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4-03 09:45 熱度: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疹塊,是皮膚黏膜的暫時性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腫反應。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兒童以急性多見。其病因復雜,對一些通過詢問病史不能明確病因者,過敏原檢測可提供有價值的信息[1-3],F將2012年本院兒科門診193例不明原因蕁麻疹患兒體外常見過敏原檢測結果分析如下。
【摘要】目的:對本院蕁麻疹患兒過敏原情況進行分析探討。方法:采用免疫球蛋白E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總IgE(TIgE)和Phadia公司全自動體外變應原檢測系統ImmunoCAP250熒光酶聯免疫法檢測血清吸入物過敏原過篩查試驗(Phadiatop)、食物過敏原過篩查試驗(Fx5E)和特異性IgE(SIgE)。結果:193例蕁麻疹患兒中,TIgE陽性率為99.3%。Phadiatop、Fx5E總計陽性率為59.8%;Phadiatop、Fx5E陽性率分別為32.1%和49.7%。SIgE顯示吸入物過敏原以屋塵、粉塵螨、屋塵螨為主(47.6%),食物過敏原以牛奶、雞蛋為主(56.3%,52.6%)。0~3歲年齡段患兒Fx5E陽性率為45.2%,明顯高于Phadiatop的陽性率26.2%(P<0.05);>3歲患兒中兩者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蕁麻疹患兒多屬特應性體質,約60%與第I型變態反應有關;吸入物過敏原主要為屋塵、粉塵螨、屋塵螨,食物過敏原以牛奶、雞蛋為主;0~3歲患兒食物過敏是其主要因素,而>3歲患兒食物與吸入物過敏幾乎均等存在。
【關鍵詞】蕁麻疹,總IgE,吸入物過敏原過篩試驗,食物過敏原過篩試驗,特異性IgE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2年在本院進行了TIgE和/或Phadiatop、Fx5E、SIgE檢測的193例蕁麻疹病例資料。所有患兒均在本院兒科門診就診,符合該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1]。其中男110例,女83例;年齡1個月~15歲,其中0~3歲153例,>3歲40例。
1.2體外過敏原檢測常規干燥管靜脈采血3mL。血清TIgE采用免疫球蛋白E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法)檢測,TIgE參考值:0~52IU/mL,>52IU/mL為檢測陽性。Phadiatop、Fx5E和SIgE采用Phadia公司全自動體外變應原檢測系統ImmunoCAP250熒光酶聯免疫(RASTFEIA)法檢測和相應的軟件對結果進行判讀,結果≥0.35KUA/L為檢測陽性。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93例蕁麻疹患兒中,TIgE陽性率為99.3%(192/193)。Phadiatop、Fx5E總計陽性率為59.8%(113/189);Phadiatop陽性率為32.1%(50/156);Fx5E陽性率為49.7%(77/155)。其中,在81例檢測了常見過敏原SIgE中,陽性檢出率分別為:屋塵與螨系列(屋塵、粉塵螨、屋塵螨)47.6%(30/63);昆蟲系列(飛蛾、蠶絲、蟑螂)42.9%(3/7),動物系列(貓、馬、奶牛、狗毛皮屑)6.7%(1/15);奶系列(牛奶)56.3%(9/16);蛋系列(雞蛋白、雞蛋黃)52.6%(10/19);谷物系列(大豆、小麥、花生)9.1%(1/11);魚蝦蟹系列(魚、蝦、蟹)2.3%(1/43)。同時將患兒按不同年齡進行統計分析比較,見表1。
3討論
盡管確切的發病率仍然未知,但蕁麻疹在嬰兒和兒童中十分常見,而病因多不易明確。發病機制可分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兩類,免疫性者,主要是第I型變態反應,其抗體通常是IgE[2]。近20年來,體內、體外過敏原檢測方法常常是協助IgE介導的過敏性疾病尋找病因的重要手段。蕁麻疹患兒就診因多在有癥狀時期,體內皮膚點刺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且因往往曾用抗過敏藥物,影響結果判讀,所以,選擇體外血清過敏原檢測是安全和準確的。
193例蕁麻疹患兒中,TIgE陽性率高達99.3%。正常人血清中TIgE含量很低,并隨年齡增長而增高,TIgE增高是特應性體質的特征之一[3]?梢娛n麻疹患兒TIgE增高,提示患兒處于致敏狀態,尤其對嬰幼兒意義更大。本組患兒吸入物、食物過敏原過篩試驗總計陽性率59.8%,Phadiatop陽性率32.1%,Fx5E陽性率49.7%,可視為不明原因蕁麻疹患兒中,有約60%與過敏有關,屬第I型變態反應,且食物過敏高于吸入物過敏。
從SIgE結果分析,吸入物過敏原主要是屋塵與螨系列(屋塵、粉塵螨、屋塵螨,占47.6%),與劉啟文等[4]報道結果基本一致。認為與中山市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潮濕,有利于塵螨生長有關。接觸塵螨蟲體、分泌物、排泄物或被螨叮咬,均可能導致蕁麻疹發生。昆蟲系列次之,動物系列少見。食物過敏原主要是牛奶和雞蛋[5-9]。雞蛋白和牛奶SIgE是嬰幼兒體內常見的SIgE,出現最早,濃度最高[5]。本研究0~3歲患兒為多,牛奶和雞蛋常常是該年齡段兒童的主要食品,發生過敏的幾率隨之增多[10-11]。中山市屬沿海地區,魚、蝦、蟹是餐桌上常見的食品,食后發生蕁麻疹者在門診時而見之,因病因明確,這部分患兒未抽血檢測過敏原。魚、蝦、蟹SIgE檢出率低,在不明原因蕁麻疹患兒中,認為其不是致敏的重要原因,大豆、小麥、花生亦然。
從不同年齡段過敏原過篩試驗來看,0~3歲患兒Fx5E陽性率高于Phadiatop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嬰幼兒蕁麻疹食物過敏是其主要因素。>3歲患兒兩者陽性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對于較大兒童蕁麻疹患兒,食物與吸入物過敏因素幾乎均等存在,不同于過敏性鼻炎和哮喘,后期兒童形成對吸入性變應原過敏[6]。綜上所述,體外過敏原檢測是一種可信的查找蕁麻疹病因的方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檢測SIgE了解病因,對預防和治療蕁麻疹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WilliamL,WestonAlfredT,LaneJosephGMorelli.兒童皮膚病學[M].項蕾紅,姚志榮,譯.第4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197.
[2]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647.
[3]鄭躍杰,劉萍,袁雄偉,等.總免疫球蛋白E和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在兒童呼吸道變態反應疾病中的分布[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21(21):1456.
[4]劉啟文,李萍,劉建中,等.深圳地區蕁麻疹患兒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的檢測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08,30(2):7.
[5]WolkerstirferA,WahnU,KjellmanNl,etal.Naturalcourseofsensitizationtocow’smilkandhen’segginchildhoodatopicdermatitis;ETACStudygroup[J].ClinExpAllergy,2002,32(1):702-703.
[6]SpergelJM,PallerAS.Atopicderrnatitisandtheatopicmarch[J].AllergyClinimmunol,2003,112(6suppl):118-127.
[7]曾月靜,解士海.廣東省惠州市187例慢性蕁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檢測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0,7(3):124-126.
[8]張潔,趙玉岐,張永菊,等.滄州地區172例兒童食物不耐受情況調查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8):86-88.
[9]李桂珍,趙宏麗,趙俊芳,等.慢性蕁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與二胺氧化酶活性相關性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6):129-131.
[10]張曉杰,宋曉莉.158例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患者血清食物IgG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山東中醫雜志,2008,27(2):135-136.
[11]胡軍,查永生,李敏.安慶地區97例慢性蕁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檢測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138-139.
文章標題:醫生中級職稱論文蕁麻疹患兒體外過敏原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2036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