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7-09 17:28 熱度: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好發于中老年人,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臨床上一般采取全胃切除治療,但術后易出現腹脹、腹瀉、營養不良等并發癥[1]。隨著外科手術的不斷發展,全胃切除術可以提高胃癌患者術后的生存率,但有效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選擇對于胃癌患者術后病情的恢復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 [2]。
[摘要] 目的 比較分析P型空腸袢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與改良空腸間置代胃術在胃癌全胃切除術后的療效。 方法 將2008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行P型空腸袢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的32例胃癌患者設立為對照組,將同期入住我院行改良空腸間 Roux-en-Y置代胃術的32例胃癌患者設立為觀察組,比較兩組胃癌患者消化道重建時間及術后進食、術后6個月體質量下降情況、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 結果 觀察組消化道重建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后進食情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6個月體質量下降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術后6個月對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改良空腸間置代胃術的療效明顯優于P型空腸袢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具有進食快、并發癥少等優點,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醫學學術論文,P型空腸袢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改良空腸間置代胃術,胃癌全胃切除術后
本研究主要將2008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行P型空腸袢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的32例胃癌患者與改良空腸間Roux- en-Y置代胃術32例胃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將2008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行P型空腸袢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的32例胃癌患者設立為對照組,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齡 37~79歲,平均(57.7±11.2)歲;將同期入住我院行改良空腸間Roux-en-Y置代胃術的32例胃癌患者設立為觀察組,其中男16例,女 16例;年齡38~76歲,平均(56.2±13.4)歲;兩組患者的年齡、病變部位及臨床分期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術前均經胃鏡檢查以及病理活檢確診,排除合并心衰、腎功能不全、其他嚴重的急性或慢性疾病及精神性疾病等。
1.2 手術方法
1.2.1觀察組 采用改良的空腸間置代胃術,在距離Treitz韌帶15 cm和65 cm的空腸作吻合,形成長度約50 cm的空腸袢,將袢中間長約20 cm的空腸間置于食道和十二指腸間分別行食道空腸和空腸十二指腸的端側吻合術。
1.2.2對照組 采用P型空腸袢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消化道重建時間及術后進食、術后6個月體質量下降情況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的數據均由SPSS 12.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消化道重建時間及術后進食、術后6個月體質量下降情況比較
兩組術后均無死亡病例發生。觀察組消化道重建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后進食情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6個月體質量下降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術后6個月對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全胃切除術是治療晚期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適用于病變侵犯全胃(皮革胃、胃多發性癌、息肉或潰瘍),病變位于胃的遠近兩端,賁門胃底癌向下侵犯,胃體癌向上侵犯,殘胃癌或殘胃復發癌,遠處淋巴結轉移者[3]。全胃切除術能有效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并且遠期療效佳。且胃癌全胃切除術后消化道重建術的開展有效降低了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胃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質量。全胃切除術后患者將完全喪失胃的各種功能,導致營養代謝障礙及反流性食管炎、傾倒綜合征等并發癥,消化道的重建應盡量適應人體的生理狀態,延遲食物的排空;有效防止反流性食管炎及傾倒綜合征的發生,盡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從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4]。有學者研究發現,約2/3全胃切除術后的患者訴有早期飽滿感,導致熱量攝入減低及體重丟失,而90%術后體重下降是由于體脂的丟失造成的[5]。
全胃切除術消化道重建術式常用方式有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及食管-空腸P袢Roux-en-Y吻合術等。P型空腸袢Roux-en-Y術式將食管吻合的一段腸袢做成“P”形儲存袋增加容量,延緩食物進入腸道的時間,患者主觀感覺好、食欲好、食量大,獲得營養多,患者營養狀況好,但該術式常因重建中切斷空腸,破壞腸道的神經-肌肉功能,術后出現相當比例的并發癥[6]。而改良的空腸間置代胃術在保持了消化道神經-肌肉功能的連續性,貯袋的近端空腸粘黏膜具有高度生理性吸收功能,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提高了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本組資料證實,觀察組消化道重建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后進食情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6個月體質量下降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與鄭奇志[6]報道的觀點基本相符。
綜上,改良空腸間置代胃術的療效明顯優于P型空腸袢食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具有進食快、并發癥少等優點,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鴻飛,徐立群,張鐵流,等. 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術式的比較[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1,22(5):577-578.
[2] 蔣訓歸,何云,歐陽正晟,等. 胃癌全胃切除不同消化道重建術式術后療效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0, 8(27):28-29.
[3] 董振江,武來興,李恩軍. 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J]. 河北醫藥,2009,31(21):2953-2954.
[4] 趙國華,許國巖,趙宜良. 全胃切除術后三種消化道重建術式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臨床腫瘤學雜志,2009,14(3):229-231.
[5] 余樹青. 胃癌全胃切除術后兩種消化道重建術式的臨床比較[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3):44-45.
[6] 鄭奇志. 胃癌全胃切除術后消化道重建23例觀察[J]. 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7):87-88.
文章標題:醫學學術論文術后不同消化道重建術式的療效對比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2175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