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20 15:14 熱度:
摘要:抗生素在抗感染中應用廣泛,但是過量服用與盲目濫用抗生素能夠嚴重損害身體健康。本文主要對抗生素在抗感染中的應用藥理進行分析與討論,旨在能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護理實踐與研究,抗生素,抗感染,應用藥理
抗生素一般被人們稱為"消炎藥",能夠治療多種傳染病與感染性疾病,是家庭常備藥物。氨基苷類、內酯胺類、喹諾酮類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臨床用量中所占比例超過80%,而抗生素催生的"超級細菌"也在不斷增長。在不良反應致死的病例中,抗生素濫用已經成為主要罪魁,對人類生存安全與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應當引起臨床高度重視[1]。
1抗生素的正確認識
抗生素是一類由放線菌屬、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在活動中產生的抗病原體強的代謝產物,能夠殺滅包括病毒、細菌、腫瘤細胞與寄生蟲在內的生命體,抗菌藥物的作用以殺滅細菌為主。抗生素不僅能夠殺滅或者抑制致病性微生物,而且可以抑殺惡性腫瘤細胞與包括螺旋體、支原體與衣原體在內的其他微生物,效果顯著。抗菌藥物是臨床中品種最多、使用最廣的藥物,能夠抑制或者殺滅諸多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磺胺藥物、抗生素、喹諾酮類藥物與呋喃妥因、甲硝唑、異胭肼等抗菌藥物。除細菌外,另有多種微生物能夠引起感染,例如春秋季流行的流感,此類病毒感染應當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抗細菌藥物與抗病毒藥物均可納入到抗生素范疇。
2抗生素的藥理分析
抗生素的藥代動力學以分析藥物在組織與血清中的濃度升降為研究對象。多種因素能夠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為避免致病性微生物與濃度過低的抗生素接觸,保證抗菌治療效果,設計治療方案時藥效學參數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據不同的藥效學特點,抗感染藥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①濃度依賴性抗生素:此類抗生素特征與藥物濃度密切相關,氨基苷類與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為主要代表。濃度依賴性抗生素清除病原菌的速度與自身濃度呈正比,即濃度越高,清除病原菌的速度越快,所用時間越短,AUC/MIC與峰濃度/MIC為此類藥物的最佳預計參數。而對于氨基苷類抗生素,其峰濃度只有達到MIC的10~12倍才能得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動物試驗證實[2],喹諾酮類抗生素同樣需要達到類似濃度才可發揮理想療效。一旦低于此值,臨床治愈率就會不足30%,而若是超過此值,治愈率則會高于80%。②時間依賴性抗生素:此類抗生素的峰濃度并非特別重要,關鍵在于濃度保持于最低病原菌抑菌濃度的時間,β內酰胺抗生素為該藥的主要成分。一般來說,藥物濃度超過MIC的時間>40%時,臨床治愈率最高。此外,時間依賴性抗生素的最大活性需要的濃度>MIC時間根據不同的病原菌而發生變化。動物實驗提出,藥物濃度>MIC時間與給藥間隔相比達到其40%時,時間依賴性抗生素能夠發揮最理想的抗葡萄球菌效果。而當60~70%的給藥間隔>MIC時,β內酰胺抗生素才能達到最大抗腸道細菌與肺炎球菌的療效。抗生素的品種多、用量大、藥效特殊,容易出現大量濫用現象,因此臨床中應當設計合理、可行、科學的給藥方法,在保證安全用藥的基礎上達到理想的治療目的,避免細菌出現耐藥性。
3抗生素的正確用藥
積極研究抗生素的應用藥理有利于更好的指導安全用藥與臨床治療。一般而言,抗生素的適應癥主要包括:①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耳內溢膿、耳聾耳鳴與全身癥狀為主要表現;②鼻竇炎,臨床癥狀為出現膿性鼻涕;③細菌性感冒伴有高熱,體溫>39.5℃,持續1~2d高燒不退或者出現高燒驚厥;④細菌性肺炎;⑤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⑥驗血報告提示嗜中性粒細胞>80%,白細胞計數>12000個/mm3。臨床中在使用抗生素時應當由小劑量起,持續服用5d左右,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酌情增減藥量。若疾病應用一種抗生素即可治愈就不必使用兩種藥物。此外,嬰幼兒禁忌給予抗生素治療,若必須用藥也應選擇抗菌譜相對較窄的藥物。謝浩[3]的研究提出,感冒咳嗽應用抗生素多數無效,因此不可濫用。這是因為感冒后出現咳嗽癥狀,90%以上的病原體為病毒,而抗生素抑制病毒的效果不甚理想,若為復合細菌感染給予抗生素是無效的[4]。臨床中應用抗生素時應當掌握以下基本原則:①臨床醫生需要全面了解抗感染藥物、致病原與患者三者的相互關系與基本情況,熟悉抗生素藥動學、禁忌癥、適應癥、注意事項與不良反應;②明確病原學診斷,部分致病原常規檢查方法難以分離,臨床中應當善于利用其他技術輔助診斷,必要時參考藥敏試驗結果,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③根據患者免疫、病理與生理狀態針對性的制定給藥方案,醫院中應當完善藥物監測體系,改善以往估計用藥、憑經驗常規給藥的現象,特別是對于多肽類或者氨基苷類等治療指數相對較小的抗生素注意觀察血藥濃度,針對不同個體設計合適的給藥方案,避免藥物濫用;④盡量避免或者嚴加控制抗感染藥局部用藥,對于存在明確指征的患者,適當給予對應的抗生素預防與防止并發癥的出現;⑤臨床中許多感染應用一種藥物即可有效控制,綜合用藥不僅沒有必要,而且還會增加治療費用與不良反應;⑥抗感染藥的最佳使用時間為患者癥狀消失22~96h,體溫恢復正常,但是傷寒、結核病、骨髓炎、敗血癥、化膿性腦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布氏桿菌病不在此列,這一點需要醫生謹記;⑦若急性感染的治療效果不明顯,可在48~72h內合理的調整劑量或者直接改藥;⑧臨床醫師應當全面熟悉并且熟練掌握抗感染藥的作用機制、藥理作用、耐藥性、抗菌譜、適應癥、不良反應、禁忌癥、給藥途徑、用法用量,以便針對某種疾病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抗感染藥,有效控制不同的感染疾患,最大程度的避免不良反應出現。
3結論
抗生素在抗感染中應用廣泛,臨床中應當制定抗感染藥應用原則,加強合理用藥指導,避免藥物濫用,最大程度的延緩耐藥性發生發展與蔓延,盡可能的減少醫療資源浪費,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參考文獻:
[1]趙漢慶,王永友.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非抗菌作用在兒科臨床的應用[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2,29(03):172-174.
[2]康悅,吳菊芳.肺炎鏈球菌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耐藥狀況及耐藥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2,17(09):148-151.
[3]謝浩,孫勝輝.阿奇霉素聯合川芎嗪治療糖皮質激素抵抗型哮喘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22(13):263-265.
[4]黃永坤,何雯,李海林,段晶.不同季節腹瀉病患兒糞便菌群變化和微生態治療結果的分析[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1,34(17):114-116.
文章標題:護理實踐與研究投稿抗生素在抗感染中的應用藥理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2581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