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31 15:51 熱度:
[摘要] 目的 探討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與傳統闌尾切除術的治療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2010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闌尾炎切除術患者的病歷資料,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LA組,66例)和傳統闌尾切除術(OA組,54例),比較兩種方式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切口總長度、住院時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時間等方面的差異。結果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LA組較OA組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A組患者在出血量、切口總長度、住院時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時間上均較OA組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但在手術時間上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下行闌尾切除術具有出血少、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點,治療效果優于傳統開腹手術治療。
[關鍵詞] 新疆中醫期刊,闌尾炎,腹腔鏡闌尾炎手術,開腹闌尾炎手術,老年
闌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見的急腹癥,早期手術治療已成為治療急性闌尾炎的主要手段,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open appendectomy,OA)已有百余年歷史,但術后切口感染和腸粘連的發生率較高[1-3]。近幾年,隨著腹腔鏡手術的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腹腔闌尾切除術(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優越性,表現為安全可靠、創傷癱痕小、術后并發癥少、患者恢復快。為此,對2010年4月―2011年12月間來該院實施闌尾切除術120例患者進行資料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該院開展闌尾切除術患者120例,其中OA組患者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齡(38.2±10.4)歲,單純性闌尾45例,化膿性闌尾9例;LA組66例,其中男34例,女32例,年齡(37.9±9.81)歲,單純性闌尾55例,化膿性闌尾11例。從性別、年齡以及闌尾炎病理類型來分析兩組病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針對OA患者采取的手術方法
在右下腹麥氏切口處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對闌尾采取傳統的切除法,將腹腔內的化膿液體用紗布和吸引器完全去除掉,而在病人膿液太多或者出現根部穿孔的情況下,則需要用到引流管來進行處理。術后縫合,常規消毒及使用抗生素。
1.3 針對LA患者采取的手術方法
在臍緣處取10 mm的切口時,進行硬膜外強化麻醉或者是全麻,在建立一個壓力在13~15 mmHg(1 mmHg=0.133 kPa)之間的人工氣腹后,插入直徑為10 mm的套管,經套管置入腹腔鏡進行檢查,明確診斷,患者體位左傾,臂高頭低,左右下腹分別插入直徑為5 mm的套管,將闌尾頭端用無損傷抓鉗提起來,通過雙極電凝分離并剪斷其闌尾系膜,使用套圈線結扎闌尾動脈,用套圈結扎根部時要采用近二遠一的扎法,再利用電灼從中間切斷開。殘端粘膜用碘酒、酒精涂擦燒灼,把腔內膿液去除完全后再沖洗[4-6]。如遇患者局部闌尾出現粘連,可以采用雙極電凝和吸引器鈍性分離結合的方法,使闌尾產生游離,直至分離。
1.4 療效標準
痊愈:腹痛、腫脹、壓痛等臨床癥狀消失,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水平趨于正常值,B超示闌尾炎腫脹消退;顯效:臨床癥狀有所減退,局部有壓痛,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水平基本正常,B超無明顯的闌尾炎腫脹;好轉:腹痛,但較輕微,B超示闌尾炎腫脹,但不太明顯;無效:腹痛未減輕或加重,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B超示闌尾炎腫脹無消退。總有效率=(痊愈+顯效+好轉)/總例數×100%。
1.5 觀察指標
記錄手術時間、出血量、切口總長度、住院時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時間等,統計并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6 統計方法
統計分析數據時利用SPSS15.0軟件,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數據,使用t檢驗。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檢驗用χ2,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結果顯示,兩組總有效率比較,LA組較OA組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結果顯示,LA組患者在出血量、切口總長度、住院時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時間上均較OA組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手術時間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術后兩組患者均未出現腹腔出血、闌尾殘株炎、糞痔等癥狀,手術過程順利,未出現死亡患者。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3 結語
首例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自1983年Semm[7]實施至今經歷了3個階段,有越來越多的外科醫師接收了該手術,而傳統的手術方法也在逐漸被其取代。經歷了百余年時間的傳統闌尾切除術會出現切口長、創傷較大,對腹腔的干擾明顯,且術后并發癥多等問題。相比之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則具有明顯的優勢:①較小的手術切口,幾乎無疤痕留在腹壁。通過腹腔鏡能很快找到闌尾。對特殊病人無需擴大創口,減輕了對患者機體的更大傷害;②切口同腹腔液以及闌尾被分離開了,不會造成感染;③沒有視線障礙,能徹底清除腹腔膿液,還能對腹腔進行局部清洗,無需引流管置于腹腔;④腹腔不直接暴露,腹內臟器不會觸碰手術紗布墊,無需縫合腹膜,術后腸粘連率和留置的引流物減少;⑤較小創痛,易康復,很快就能出院。不過闌尾有很高的誤診率,統計發現,有8%-28%為闌尾炎陰性剖腹率,在年青女性中更高。傳統手術是在右麥氏點取3~5 cm的斜切口,只能探察距回盲部70~80 cm的小腸,以及鄰近10 cm的臟器。如果是以闌尾手術進腹,可是術中發現病變不是闌尾炎癥引起,一般只有采用延長切口的辦法來達到探察的目的,這樣既不美觀,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術中如果切口過小,視野、操作空間小,手術難度相對增大,如術中擴大切口,則切口感染幾率加大。在臨床實踐中還發現不是每個闌尾根部投影在麥氏點,有部分會發生變異,運用OA,很可能會導致闌尾的誤治。而運用LA在具有較好的治療優勢的情況下,也可利用腹腔鏡檢查來輔助診斷,避免闌尾炎的誤診、誤切。該研究結果顯示,對于老年闌尾炎切除者,LA組患者出血量(20.5±3.2)ml、OA組患者出血量(51.0±4.8)ml,LA組患者切口總長度(2.03±0.12)cm,OA組患者切口總長度(5.67±1.25)cm,另外LA組患者住院時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時間上均較OA組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有報道也證實腹腔鏡手術在小兒闌尾切除術上具有同樣優點[8-9]。 LA有包括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慢性闌尾炎、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等廣泛的適應癥,適合人群包括老人、小孩、處于生育期的女性,以及糖尿病患者、肥胖者、無法確診闌尾炎者等,采用該手術可通過鏡頭的不斷轉換,探查整個腹腔、盆腔,從而避免合并癥的漏診[10]。但腹腔鏡手術也有其局限性,對于穿孔性闌尾炎、壞疽、嚴重腹腔感染及伴有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應避免采用腹腔鏡手術。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采用腹腔鏡切除闌尾安全、有效,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發生率較低等優勢,對于符合手術適應癥的闌尾炎患者可考慮為首選方法。
[參考文獻]
[1] 郭全良.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傳統開腹切除術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4(23):39-40.
[2] 杜剛,呂汝齊,王紅.改良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傳統闌尾切除術的效果比較[J].西部醫學,2013,23(9):1743-1744.
[3] 羅紅杰,張曉瓊,李培生,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傳統手術療效的比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9,14(11):816-818.
[4] 智慧.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傳統闌尾切除術療效對比[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2013,25(4):30-32.
[5] 任強,鄧放.老年患者腹腔鏡闌尾切除術58例臨床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21):2818-2819.
[6] 何永滿.傳統闌尾炎切除術和腹腔鏡闌尾炎切除術的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3(11):156-157.
[7] Semm K.Endoscopic appendectomy[J].Eendoscopy,1983,15(2):59-64.
文章標題:新疆中醫期刊投稿優秀論文范文賞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2600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