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12-02 14:50 熱度:
兒科醫學是醫學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支,嬰幼兒由于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比較差,難免會產生一些疾病,針對這些疾病的控制和預防治療醫生們也有很多方法。本文是一篇中國中醫急癥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嬰幼兒腹瀉輪狀病毒檢測及結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討嬰幼兒腹瀉輪狀病毒的感染情況及其發病規律,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方法選取于201 3年1-12月入該院就診的腹瀉嬰幼兒2 507例,收集其糞便標本采用乳膠法進行輪狀病毒檢測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2 507例送檢標本中有393例輪狀病毒抗原陽性,陽性率為15.68%。1~2歲嬰幼兒輪狀病毒檢測陽性率為20.11%,6月齡~1歲嬰幼兒檢測陽性率為17.68%,均顯著高于其他年齡段(P<0.05)。其中1月收治腹瀉嬰幼兒178例,陽性45例,占25.28%;10月收治腹瀉嬰幼兒243例,陽性43例,占17.70%;11月收治腹瀉嬰幼兒224例,陽性77例,占34.38%;12月收治腹瀉嬰幼兒224例,陽性79例,占35.27%。其中11、12月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他月份(P<0.05)。結論輪狀病毒是引發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多發于6月齡~2歲嬰幼兒,秋冬季節感染率較高,及時檢測該病毒抗原可為疾病監測與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關鍵詞] 嬰幼兒,輪狀病毒,腹瀉
嬰幼兒腹瀉是臨床常見的流行性傳染病,其中由病毒所引發的腹瀉占75%,而A群輪狀病毒是引發該病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嬰幼兒腹瀉有明顯的季節性,通常秋冬多發,春夏較少見。6個月齡~2歲嬰幼兒為主要患病群體,是危害嬰幼兒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患兒以腹瀉為主要表現,部分病例可出現電解質紊亂,如不及時給予有效治療,甚至會危及生命。有研究認為,及早進行臨床檢驗并確定病原體,是防控疾病傳播和病情發展的關鍵。為了解嬰幼兒腹瀉的發病規律,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該次研究2013年1-12月對該院收治的691例腹瀉患兒實施了輪狀病毒抗原檢測,現將其檢測結果及分析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人該院就診的腹瀉嬰幼兒2 507例,均符合兒童腹瀉病的診斷標準,年齡2個月~5歲。其中男性患兒l482例,女性患兒1025例,其大便多呈糊狀、黏液狀、蛋花湯狀或稀水狀,鏡檢顯示有脂肪球和白細胞,除腹瀉外,部分患兒伴有嘔吐、發熱、脫水和腹痛等癥狀。于腹瀉癥狀開始后1~7 d采集每例患兒的糞便標本1份,進行輪狀病毒抗原檢測。
1.2 檢測方法
輪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購白艾博生物醫藥),本次研究所有試劑都為同一廠家同一方法試劑盒。采用乳膠法檢測標本中輪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含有輪狀病毒抗體和輪狀病毒抗體乳膠,其中輪狀病毒抗體事先被同定于膜上檢測區R區,而輪狀病毒抗體乳膠包被在聚酯膜上,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1.3 統計方法
研究數據應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
2 結果
2.1 輪狀病毒感染情況及性別分布情況
2507例送檢標本中393例輪狀病毒抗原陽性,陽性率為15.68%。1 482例男性患兒陽性235例,占15.86%;1 025例女性患兒陽性158例,占15.41%。男性患兒陽性率略高于女性,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0.089 7,P=0.764 6>0.05)。
2.2 輪狀病毒感染年齡分布情況
1~2歲嬰幼兒輪狀病毒檢測陽性率為20.11%,6月齡~1歲嬰幼兒檢測陽性率為17.68%,均高于其他年齡段檢測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輪狀病毒感染月份分布情況
1月份檢測陽性構成比為11.45%,2~9月份檢測陽性構成比明顯下降,至10月份明顯升高,1月、10~12月為輪狀病毒腹瀉發病的高峰季節,其中11、12月份的檢測陽性率均高于其他月份,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腹瀉多發于5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目前已成為發展中固家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輪狀病毒(RV)感染人類的共有A、B、C3組,其中A組感染最為常見。該病毒以嬰幼兒為主要感染群體,多見于2歲以下幼兒,患兒有腹瀉、嘔吐等癥狀,易引發急性腸胃炎和脫水,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治療可危及其生命。因此,及早發現并明確診斷嬰幼兒RV感染對早期診治該病具有重要意義。該次研究采用乳膠法檢測標本中輪狀病毒抗原,該方法操作簡單、特異性高,結果易于判讀,適合各級醫療單位尤其是基層單位使用。
目前,固內外各地區RV病毒的檢出率不盡一致,丁華等報道深圳沙井地區嬰幼兒腹瀉患兒的檢出陽性率為48.41%,而周文杰等報道成都地區的檢出率為19.8%。該次研究顯示,2507例腹瀉嬰幼兒輪狀病毒抗原檢測陽性393例,總陽性率為15.68%,低于文獻報道的37.01%,提示RV病毒是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該次研究發現,男性患兒檢出陽性率稍高于女性,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該病毒感染與性別無關。而1~2歲嬰幼兒輪狀病毒檢測陽性率為20.11%,6月齡~1歲嬰幼兒檢測陽性率為17.68%.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P<0.05),提示該年齡段嬰幼兒是RV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可能與6月齡~2歲嬰幼兒體內來自母體的獲得性抗體逐漸消失,加之其免疫系統尚不完善,暴露與RV的機會增加,機體抵抗力較弱等有關。該綜上所述,輪狀病毒是引發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其中6月齡~2歲嬰幼兒檢測陽性率較高,秋冬季節多發,應加強預防,在流行季節應盡量少到公共場所。同時,醫院應對病房加強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時檢測該病毒抗原,為疾病監測與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相關期刊簡介:《中國中醫急癥》雜志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和重慶市中醫研究院主辦的全國性專業學術期刊,現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源期刊。國內刊號CN:50-1102/R;國際刊號ISSN:1004-745X。郵發代號:78-98。
文章標題:中國中醫急癥雜志投稿嬰幼兒腹瀉輪狀病毒檢測及結果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2894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