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1-17 14:49 熱度:
子宮肌瘤是臨床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發病率極高,是當前影響女性身體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療子宮肌瘤臨床主要采用手術進行治療,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創刊于1985年,系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國醫師協會和中國實用醫學雜志社主辦的全國性婦產科學技術類期刊。自創刊以來,得到全國婦產科專家、學者的熱心關注和大力支持,始終堅持“面向臨床,突出實用,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為提高婦產科臨床醫生診治水平服務”的辦刊宗旨。指導性強、覆蓋面廣,發行量位居國內同類期刊的首位。是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婦產科學計劃生育類核心期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O月應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68例子宮肌瘤患者,年齡24~57歲,平均年齡(38.42~3.09)歲;病程2個月~5a,平均病程為(6.24~1.07)個月;肌瘤直徑為2-9cm,平均為(4.33±0.62)cm;疾病類型:子宮粘膜肌瘤4例,漿膜下肌瘤22例,肌壁間肌瘤38例,闊韌帶肌瘤2例,子宮腺肌癥2例;臨床主要表現為月經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癥狀。
1.2方法采用氣管插管行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頭低腳高傾斜15。,用安爾碘液常規消毒腹壁皮膚、會陰、陰道2次,常規鋪消毒巾。自臍孔處氣腹針穿刺,建立氣腹,氣腹壓力維持在14mmHg,橫形切口開臍孔下緣皮膚長約10mm,10mm套管TROCAR針穿刺進入腹腔,置人腹腔鏡探查盆腔臟器有無粘連及子宮肌瘤的大小、數目等。對于粘膜下肌瘤患者,直接應用單極電凝肌瘤蒂部,將肌瘤切除;對于肌壁間肌瘤患者,可先分離雙側子宮動脈,然后在電凝子宮動脈。切開肌瘤表面隆起最突出的部位,直達肌瘤表面,分離肌瘤,用大抓鉗鉗住肌瘤并向外牽拉,邊旋轉邊向外牽拉,用電凝切斷結締組織、切除肌瘤。
1.3護理
1.3.1術前準備術前保持與患者良好溝通,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協助患者做好各項術前檢查,對患者的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定,以確定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前對手術范圍進行消毒,徹底清潔臍部,以預防穿刺口感染[2]。同時,術前用碘伏液沖洗陰道,1次/d,連續用藥3d。術前進行消化食物,術前6h禁食水,手術當天早上應用肥皂水常規清潔灌腸,排空腸道,以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1. 3.2心理護理由于患者缺乏對腹腔鏡手術的了解,擔心手術的治療效果,加上疾病所帶來的心理負擔,易使患者產生抑郁、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尤其是未生育的女性,擔心自己以后不能做母親,因而不良情況更加嚴重。護理人員就加強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變化,并針對患者心理情緒的原因,制定相應的心理支持措施,以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息及治療依從性[31。同時,術前主動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腹腔鏡手術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優點及成功病例,必要時讓成功的患者現身說法,使患者以最佳的狀態接受手術 。
1.3.3術后護理
1.3.3.1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術后每2h測量患者血壓、心率、脈搏等生命體征的變化1次,待患者生命平穩后,延長測量時間至每4h 1次;同時,加強病房巡視力度,密切觀察患者尿量、顏色等變化,以使及時掌握患者腎功能,以及手術過程中是否損及膀胱及輸尿管。同時,觀察手術切口出血滲血、腹壁淤血及患者疼痛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1.3.3.2臥位的護理手術結束后,將患者轉移到病房后,給予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避免嘔吐物誤吸造成患者窒息;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盡早取半坐臥位,同時,鼓勵患者早日下床活動,以加速血液循環,防止深靜脈血栓發生,減少肺部合并感染的機會及促使胃腸蠕動的恢復。
1.3.3.3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① 皮下氣腫:皮下氣腫是由于手術過程中co2在肌體內存留過多而引起,常發生于胸部、腹部等處。護理人員可通過指導患者被動運動,以加速肌體血液循環,通常情況下CO 可自行吸收,無需任何處理,如情況特殊,可給予患者持續低流量吸氧或應用堿性藥物。② 肩痛:肩痛是腹腔鏡手術的常見并發癥之一,主要是由于術中co2氣體殘留腹腔中刺激膈下神經所導致。術后伴肩部疼痛的患者,可采用腸部腹壁加壓,將CO 排出體外,或常規吸氧2h,以緩解患者的疼痛情況151。③腹部疼痛:建立氣腹后,CO:會刺激7~12肋的神經,使膈肌向上移位、伸展引起,從而引發疼痛。一般情況下術后腹部疼痛無需任何處理,但對于疼痛較嚴重的患者,可遵醫囑給予鎮痛劑以緩解疼痛 。
1.3.4出院指導患者出院后,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多食蔬菜水果,不要過于勞累,可適當進行簡單的有氧運動,提高肌體的抵抗力;術后2~3w要禁止性生活,以避免腹部受壓,造成出血,注意保持外陰部潔凈,防止發生盆腔炎癥;術后6w到醫院復查。
2 結果
本組68例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為60~190min,平均為(83.52~15.31)rain;術中腹腔、陰道出血較少,患者無明顯的疼痛癥狀,留置尿管5-lOh,術后8-12h患者可下床活動,48h內所有患者拔除引流管,術后住院時間3~7d,平均住院(4.26~1.03)d,所有患者均無并發癥發生。
3 討論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具有微創、患者痛苦少、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已成為臨床上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腹腔鏡技術要求高、操作難度大,一旦操作不當將極有可能引發患者并發多種并發癥。因而加強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術期的護理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對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給予術前、術后全面的護理干預后,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術中腹腔、陰道出血較少,患者無明顯的疼痛癥狀,且所有患者均無并發癥發生。說明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手術期間做好術前準備、心理護理及術后病情觀察,可有效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申俸僑腹腔鏡治療子宮肌瘤的觀察及護理I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15):249
[2]馮俊珍,康紅青,劉霞子宮肌瘤患者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田當代護士.2009.(08):3536.
[3]連向群,楊美英,唐許芬,等.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的觀察及護理[I].福建醫藥雜志.2010.16(05):076.
[4]趙玲,鄒丹,邱濤,等31倒腹腔鏡下子宮頸癌根治術圍手術期護理田重慶醫學,2009,11(06):024
[5]袁軍,吳笑顏.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22例療效觀察及護理田.局解手術學雜志,2006.15(04):234235
[6]楊繼梅婦科腹腔鏡手術前后的護理D]醫學論壇雜志,2005,26(07):7172
文章標題:子宮肌瘤術后療效觀察及護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3402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