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27 08:14 熱度:
惡性腫瘤并發胸腔積液是腫瘤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大多癥狀頑固,不易緩解。我們對本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惡性腫瘤并胸腔積液的病人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并同時與單用化療藥物腔內治療的20例病人進行了比較,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下:
1臨床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我科收治的住院或門診病人,之前均經CT及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而確診。中西醫組3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齡為35歲至71歲,平均年齡52歲。其中肺癌18例,乳腺癌8例,胸膜間皮瘤5例,卵巢癌5例。大量胸腔積液者26例,中量胸腔積液者10例。單側胸腔積液31例,雙側胸腔積液5例。化療組共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其中肺癌10例,乳腺癌3例,卵巢癌5例,惡性胸膜間皮瘤2例。大量積液者14例,中量積液者6例。單側胸腔積液者17例,雙側胸腔積液者3例。
2治療方法
所有病人均經胸腔穿刺抽液,盡量抽凈后胸腔內注入DDP60mg,HCPT10mg,DEX5mg,每周一次,同時給予輸液及支持對癥治療。中西醫組則加服中藥健脾利水方加減,處方如下:黃芪30g、白術15g、陳皮15g、豬苓15g、澤瀉15g、枳殼15g、葶藶子30g、半枝蓮30g、甘草10g。咳嗽痰多者加杏仁10g、浙貝15g。心慌不適者加炒棗仁30g、五味子10g。胸悶重者加萊菔子15g、丹參30g、瓜蔞30g。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3療效標準
積液基本消失為CR,減少50%為PR,無明顯減少或反而增多者為NC。
4觀察結果
以連續治療3周為療效觀察時限。中西醫組中CR26例,占72.2%,PR8例,占22.2%,NC2例,占5.6%,總有效率94.5%。化療組中CR8例,占40%,PR9例,占45%,NC3例,占15%,總有效率為85%。腔內用藥后出現發熱或胸痛惡心嘔吐等副反應者,中西醫組6人次,化療組21人次。
5討論
惡性胸腔積液是惡性腫瘤的并發癥之一,臨床多表現為胸悶氣短、咳嗽胸痛不適等,癥狀頑固,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單純抽取積液只能暫時緩解癥狀。臨床常用的有效治療方法為胸腔內化療治療,此療法可以使藥物直接作用于胸腔內腫瘤細胞及胸腔內膜,通過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及使胸膜腔粘連而抑制液體滲出,使積液減少以至消失,療效尚可,但臨床上亦存在耐藥性及藥物刺激引起的副反應等問題,如DDP引起的惡心嘔吐,食欲不振,HCPT引起的發熱、胸痛等癥狀。而臨床上加用中藥健脾利水方加減治療后,提高了病情癥狀緩解率,明顯減輕了化療藥物引起的副反應。方中黃芪,白術健脾益氣,川樸,陳皮,枳殼理氣行氣以助利水,葶藶子,豬苓瀉肺利水滲濕,半枝蓮清熱解毒,現代藥理研究證實亦有抗病毒,抗腫瘤作用。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健脾益氣、行氣利水。從臨床觀察對比可以看出,中西醫組總有效率94.4%,高于化療組85%,但兩者比較P>0.05,差異無顯著意義。CR率各為72.2%和40%,中西醫組明顯高于化療組,兩者比較P<0.05,差異有顯著意義,NC率為5.6%亦明顯低于化療組的15%,說明加服中藥能夠提高化療藥物的作用,有利于迅速緩解病情癥狀,減輕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改善病人免疫功能,利于治療方案的順利實施。
文章標題:胸腔內化療配合中藥治療36例惡性胸腔積液療效觀察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432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