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9-21 10:13 熱度:
中國睡眠研究會曾對睡眠障礙問題做過調研,問卷結果顯示睡眠障礙問題占比達到38.4%[1],可見失眠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和身體健康,不容忽視。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西藥、中藥或針刺艾灸聯合療法等治療,方法多種多樣,臨床效果也不盡相同。失眠在中醫學范疇被稱為“不寐”,亦稱“不得寐”或“目不瞑”,其存在多證候分型,而心腎不交則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一種。筆者臨床上采用針刺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癥,與口服艾司唑侖片對照,取得較好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來源于黑龍江省中醫醫院針灸科符合診斷標準[2-3]的門診及病房患者70例,收集時間:2018年3月—2019年6月,中醫辨證均為心腎不交型[4]。以隨機數字法分為針灸治療組(針灸組)和西藥對照組(西藥組)各35例。針灸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年齡43~65歲,平均年齡(50.32±4.96)歲;病程平均(7.8±3.2)年。西藥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45~63歲,平均年齡(51.45±5.23)歲;病程平均(7.7±3.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1.2納入標準1)符合心腎不交型失眠診斷標準;2)年齡大于20歲且小于80歲,性別不限;3)近1周未服用治療相關藥物;4)簽署知情同意書。1.3排除標準1)不符合病例納入標準;2)合并心腦血管、肝、腎等重癥原發性疾病;3)參加其他藥物或臨床試驗者;4)妊娠或哺乳期患者;5)中醫辨證為其他證型的失眠者;6)重度焦慮癥、抑郁癥等精神障礙導致的失眠患者。
2方法
2.1治療方法西藥對照組:艾司唑侖(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3047)2mg,每晚睡前1h口服,連續服藥4周。針灸治療組:針刺主穴選取百會、神門、內關、三陰交、四神聰、太溪,灸法選取涌泉穴(左右)。針刺操作:選取一次性毫針(安迪,貴州安迪藥械有限公司,規格0.25mm×40mm),患者取仰臥位,速刺進針,三陰交、太溪兩穴采用補法,其他穴位平補平瀉;留針20min。艾灸操作:留針同時艾灸涌泉穴,點燃純艾條,一端對準涌泉穴,距離皮膚2~3cm位置進行溫和灸,左右兩側涌泉穴各灸10min,使皮膚紅潤(謹防燒傷),以患者獲溫熱感、溫和舒適為度,以溫熱感傳至小腿為佳。每日1次,7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4周。2.2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失眠”的療效評定標準判定。2.3觀察指標1)睡眠質量評分:治療前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5]進行評分,計算各分項得分和總評分。PSQI總評分范圍為0~21分,分值越高,睡眠質量越差,反之睡眠質量越好。2)不良反應監測。2.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經連續治療4周,針灸組總有效率為94.3%,對西藥組為8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3.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總評分比較見表2。3.3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針灸組治療4周,未見不良反應發生;西藥組口干4例,乏力3例,頭暈2例,記憶力下降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4.3%。
4討論
“不寐”病名首見于《難經·四十六難》“老人臥而不寐,……晝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而“心腎不交”最早見于《古今醫統大全·不寐》,“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心陽獨亢,亦不得眠”,《景岳全書·不寐》中對心腎不交型失眠成因有進一步描述:“真陰精血不足,陰陽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心腎不交型失眠病機為心火偏盛,心火上炎,不能下降于腎;或腎水虧虛,不能上濟于心;水火失于既濟,致心腎失交,則心神不能入舍,神不安守,而致失眠[6]。心腎不交型失眠多見于中老年患者,西醫治療主要采用鎮靜藥或營養神經的藥物,如艾司唑侖、阿普唑侖、谷維素、維生素B1等藥物,長期服用患者易出現藥物依賴或耐藥性,且存在毒副作用,效果不盡理想。針灸配合艾灸治療失眠具有見效快、無副作用、費用低等優點,已成為當前臨床治療失眠的中藥方法之一,越來越多的患者更傾向于選擇此治療方法[7]。本文針刺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主要應用了腧穴的歸經、特定穴功效及其特異性,通過針刺穴位,以促進交通心腎、寧心安神。所選百會穴位于巔頂,屬督脈腧穴,督脈循行貫通脊柱,絡腦屬心,其氣通于腎府,可安神定志;神門、太溪分別為心經、腎經原穴,針刺神門能清心祛火、寧心安神,針刺太溪可補益腎氣、滋養腎陰,兩穴合用能補腎養心、安神定志,從而使心腎相交、陰陽調和,水火既濟,達到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的目的[8];內關為心包經絡穴,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有清心除煩、鎮定安神之功;三陰交為肝、脾、腎三陰經的交會穴,具有健脾補腎、養陰柔肝之效,補之可滋陰益腎、補益心脾,使心腎相交,從而達到滋陰瀉火,心火除而夜寐安;四神聰為經外奇穴,其前后穴均在督脈循行路線上,左右各穴均緊靠膀胱經,有鎮定安神之效[9];涌泉穴是腎經井穴,具有寧神、開竅的作用[10],灸之可交通心腎、滋陰降火、協調任督、健腦生髓,使心神內守,有引火歸元之功效。本文觀察可見,針刺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操作簡便,療程短,見效快,無毒副作用,容易被患者接受,宜于臨床推廣應用。
《針刺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來源:《中國中醫藥科技》,作者:蔣軼男
文章標題:針刺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4386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