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9-29 09:58 熱度:
新型布尼亞病毒,屬布尼亞病毒科白蛉病毒屬,全稱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bunyavirus,SFTSV),感染此病毒后,通常以發熱為初發癥狀,以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時會出現意識障礙、多臟器出血等,最終因呼吸衰竭、休克或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多器官功能不全而導致病人死亡,是一種新型感染性疾病[1]。我科2016年4月收治1例SFTSV感染并發癲癇及多系統功能障礙的病人,經過嚴格規范化治療與護理,最終痊愈出院。
1病例資料
28歲男性,因發熱伴咽痛、左側腹股溝疼痛5d于2016年4月16日入院。入院時體格檢查:體溫39.5℃,其余生命體征正常;全身皮膚粘膜未見皮疹、出血點,未見破潰;咽部稍充血;左側腹股溝可捫及3.0cm×1.0cm大小淋巴結,質軟、邊界清晰,有壓痛;無其他陽性體征。入院后急查血常規示白細胞2.5×109/L,血小板87×109/L。尿隱血(+)、尿蛋白質(++)。呼吸道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傷寒沙門氏菌、G試驗均陰性。血清風濕、類風濕因子正常,血培養陰性。頭顱CT、肺部CT、腹部超聲、心臟超聲未見明顯器質性病灶。腹部CT示右側腹股溝多發增大淋巴結。考慮病毒感染,給予抗病毒治療,但體溫無明顯下降,在39℃以上。入院后5d,復查血常規示白細胞1.4×109/L,血小板48×109/L,肝功能、凝血功能、D-二聚體、心肌酶譜、心肌標志物、尿常規均出現異常。24h尿蛋白定量為6.33g。緊急行骨髓穿刺檢查示反應性骨髓象?紤]合并有多臟器損害,加強抗感染治療。入院后6d,突然出現癇樣發作、意識模糊、煩躁、低血壓。入院后8d,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檢驗所分離血清檢測SFTSV核酸陽性,確診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調整治療方案:抗病毒治療(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注射用阿昔洛韋針500mg,靜脈滴注,1次/8h);抗感染治療(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注射用頭孢曲松鈉2g,靜脈滴注,1次/12h);脫水治療減輕腦水腫(甘露醇注射液125ml,靜脈滴注,1次/8h);抗癲癇治療(左乙拉西坦片0.5g,口服,3次/d;如出現癲癇發作頻繁,靜脈注射安定控制發作)。治療1周,體溫恢復正常,治療1個月痊愈出院。出院3個月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心肌酶譜、血脂、甲功三項、心肌標志物、CEA、AFP、大小便常規未見異常;心臟彩超、腹部彩超未見明顯異常;頭顱MRI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腦電圖正常。
2護理措施
2.1消毒隔離防護接觸為SFTSV感染的傳播途徑
之一[2]。直接接觸急性期病人的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導致感染,因此,早期隔離是控制本病傳播的關鍵。一經確診,應進行單獨病房隔離治療。病房每日早晚開窗通風一次,每次30min。有條件時,可采用人機共存式紫外線空氣消毒機消毒。房內地面清掃時,采用濕式清掃;有血液、分泌物等污染時,隨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拖拭干凈。醫護人員對病人進行治療或護理治療時,應穿戴好隔離衣、帽子、口罩、手套等;進行有創操作時,要加用護目鏡、防護面罩。診療過程中,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每日均用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在診療、護理和接觸病人后,均應規范洗手。對病人日常用品、食具采用含氯制劑擦拭或浸泡消毒,處置病人污染物品時,醫護人員需加強個人防護,病人的床單、被褥、垃圾等按丙類傳染病用物處理。
2.2病情觀察
該病起病隱匿,易跟常見病混淆且發展迅速,應嚴密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重癥病人行24h心電監護。注意觀察神志、瞳孔、發熱、出血情況以及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精神癥狀的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進行處理。
2.3發熱的護理
本文病例體溫持續在38.5~39.5℃,甚至超過40.0℃。應注意監測體溫,每2小時測量1次,觀察熱型、發熱程度,并注意觀察病人的神志、脈搏、呼吸、血壓的情況,發現異常立即上報,遵醫囑給予藥物和物理降溫(冷敷時,注意保護皮膚),鼓勵病人多飲溫開水。病人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血小板減少,高熱降溫不宜采用酒精擦浴,以免加重出血傾向[3]。溫水擦浴時,應采取點式擦拭,濕度以不滴水為宜,要求動作輕柔,禁忌來回擦拭皮膚。使用退熱藥后,往往出汗較多,應及時更換衣物,保持皮膚干燥,加強保暖。大量出汗,可導致血容量不足、電解質紊亂,應及時補充水、電解質,以維持內環境的穩定[4]。
2.4預防出血及出血護理
本文病例血小板呈進行性減少,最低時白細胞1.4×109/L、血小板48×109/L。病人可因凝血功能障礙并發顱內、消化道或其它部位出血。應觀察有無牙齦、皮膚出血,以及有無顱內、消化道出血等,密切觀察大便的顏色、量。行靜脈治療或采血時,壓脈帶扎的時間不宜過緊、過長。輸液時,選用小號針頭進行穿刺留置,盡量減少穿刺次數,穿刺操作集中進行,減少穿刺損傷的頻率。輸液結束后,按壓針眼的同時可將肢體抬高,按壓10min,防止因血小板減少、凝血時間延長所致的瘀斑。
2.5癲癇護理
保持呼吸吸道通暢、吸氧,開口器或壓舌扳置上下齒咬合間,防止病人咬傷舌、口腔粘膜或嘴唇,吸出口腔分泌物,防止病人誤傷,并按醫囑給予抗癲癇藥物,嚴密觀察監護至發作停止。
2.6營養支持
高熱期,鼓勵病人多飲水,進食清淡、易消化、高熱量無刺激性的食物,減少對消化道粘膜的刺激。鼓勵多食富含營養、維生素和水分的水果,以補充機體的能量與水分。昏迷期,遵醫囑行靜脈補充液體、電解質和氨基酸等營養物質,需要時遵醫囑留置胃管,每次注食前應先抽吸胃內容物,無出血方可注食,回抽時應適當把握力度,防止負壓過大導致胃粘膜損傷出血。
2.7心理護理
該病發病初期,病人及病人家屬認知為普通感冒發熱,后病情突發變化,昏迷不醒,病情進展迅速,加之對病情進展及預后的不確定性,家屬一時難以接受,難免產生焦慮和恐懼。因此,醫護人員應加強與病人家屬進行溝通交流,講解本疾病的相關知識及轉歸過程,提高病人及家屬對本病認知度,消除家屬焦慮和恐懼心理,鼓勵其積極配合治療、護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8出院指導
本文病例擔負國內外飛行任務,航線地形、地貌越來越復雜。囑病人執行任務時,搞好個人和環境衛生,本病為蜱蟲傳播感染,減少暴露于蜱蟲的機會,酌情加強個人防護。如需要進入山林地區,必須穿緊袖口長衣長褲,以防蜱蟲叮咬。
3討論
SFTSV是我國新發現的一種病毒,早期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目前沒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及疫苗。通常以發熱為初發癥狀,以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時會出現意識障礙、多臟器出血等,最終因呼吸衰竭、休克或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死亡。由于醫護人員對此病認識不足,易延誤診斷。隨著國人國內外活動及綠色旅游活動的增多,感染不典型病原體的幾率增大。醫務工作者應提高警惕,詳細詢問接觸史,了解地方傳染病的特點,不明原因發熱,有可能感染新的、輸入性傳染病,應嚴密觀察病情,盡早明確診斷,積極治療,改善病人預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熱伴血小板較少綜合征防治指南[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1,4(4):193-194.
[2]陶文元,陶欣.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致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8例報告[J].江蘇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21(1):91-92.
[3]張婷婷.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致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人的皮膚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8(7):2393-2394.
[4]龍志國,陳菊,汪香,等.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的治療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8):704-705.
文章標題: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并發癲癇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4394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