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10-12 09:16 熱度:
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是指個人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的中醫養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知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養生保健內容、養生保健簡易方法以及對養生保健知識的理解,并結合運用提高自我健康的基本能力和素質[1]。據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萬人,占總人口的15.5%,比2013年增長約1000萬;65周歲及以上人口13755萬,占總人口的10.1%。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加強老年人的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促進其健康,備受社會關注。本研究分析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的影響因素,為提高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水平促進其健康提供基礎數據,并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采用便利抽樣法,以山東省威海市195名老年人和吉林省延吉市126名老年人為調查對象,問卷不記名,當場填寫收回。發放350份,收回350份,有效問卷321份,有效收回率91.71%。1.2調查與分析方法調查方法與內容:此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內容除個人基本信息外,采用201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進行調查。共42道題,包括四個部分,即基本理念和知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常用養生保健內容和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參照2016年3月31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的全國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調查發布會中提及的判定標準,回答正確≥70%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問題者視為具備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數據錄入與分析:采用Excel表格進行數據錄入,導入到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一般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的影響因素。
2結果
2.1一般情況321名老年人中,山東威海市老年人195人(60.7%),吉林延吉市老年人126人(39.3%);男性128人(39.9%),女性193人(60.1%);漢族288人(89.7%),少數民族33人(10.3%);年齡中60-70歲的154人(48%),71~80歲的116人(36.1%),超過80歲的51人(15.9%);文化程度中未念書的112人(34.9%),初中及以下的181人(56.4%),高中及以上的28人(8.7%);無職稱的299人(93.1%),有職稱的22人(6.9%);以前或現在從事農業生產類工作的240人(74.8%),非農業生產類工作的81人(25.2%);年收入1萬以下的237人(73.8%),1萬以上者84人(26.2%);身體健康者160人(49.8%),患病的161人(50.2%),有配偶的231人(72%),無配偶的90人(28%)。2.2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水平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水平是指具備基本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2]。結果顯示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的水平是15%,基本理念和知識方面的素養水平是15.9%,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方面的素養水平是60.7%,常用養生保健內容方面的素養水平是12.1%,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方面的素養水平是11.8%。2.3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單因素分析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總體水平在地區、民族、年齡、文化程度、職稱、曾經或現在職業、年收入、居住地、身體狀況上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延吉市、少數民族、年齡越小、文化程度越高、有職稱、非農業生產類職業、年收入在一萬及以上、城市、患病的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較高;基本理念和知識方面在地區、文化程度、職稱、曾經或現在職業、居住地、身體狀況上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延吉市、文化程度越高、有職稱、非農業生產類職業、城市、患病的老年人素養水平較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方面在地區、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稱上均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延吉市、女性、年齡越小、文化程度越高、有職稱的老年人素養水平較高;常用養生保健內容方面在地區、民族、文化程度、職稱、曾經或現在職業、年收入上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延吉市、少數民族、文化程度越高、有職稱、非農業生產類職業、年收入一萬及以上的老年人素養水平較高;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方面在地區、民族、年齡、文化程度、職稱、曾經或現在職業、年收入、身體狀況上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延吉市、少數民族、年齡越小、文化程度越高、有職稱、非農業生產類職業、年收入一萬及以上、患病的老年人素養水平較高。2.4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地區和文化程度是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及基本理念和知識方面素養的影響因素(P<0.05),威海市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和基本理念知識方面素養低于延吉市老年人,未念書的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和基本理念和知識素養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基本理念和知識素養低于高中及以上的老年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是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方面素養的影響因素(P<0.05),男性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低于女性,60~70歲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高于超過80歲的老年人,未念書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低于高中及以上的老年人。地區是老年人常用養生保健內容方面素養的影響因素(P<0.01),威海市老年人常用養生保健素養低于延吉市老年人。地區、職稱、身體狀況是老年人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方面素養的影響因素(P<0.05),威海市老年人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素養低于延吉市老年人,無職稱的老年人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素養低于有職稱的老年人,健康的老年人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素養低于患病的老年人(詳見表1)。
3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總體水平較低,其中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最高,其次是基本理念和知識素養,常用養生保健內容和方法素養最低,與全國居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調查結果和張顯娟、譚巍等人的調查結果一致[3~5],可能與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對中醫養生保健方面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困難有關。與周萍等人[6,7]的研究結果不同,與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相差較大有關。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水平在地區、民族、年齡、文化程度、職稱、曾經或現在職業、年收入、居住地、身體狀況上存在差異。延吉市老年人素養水平高于威海市老年人,可能與社會、經濟、人文、教育等因素的綜合作用有關。少數民族的素養水平高于漢族,可能與民族文化背景有關。年齡越小的老年人素養水平越高,可能與獲取信息的能力及生理因素有關。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素養水平越高,這與認識和理解中醫養生保健信息的能力相對較高及獲取信息的途徑較多有關。非農業生產類職業及有職稱的老年人素養水平較高,可能與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關。年收入在一萬及以上的老年人素養相對較高,原因是經濟條件好的老年人,應用于健康保健的投入相對較多。城市的老年人素養高于農村,原因是城市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較多,關于中醫養生保健的宣傳信息較多。患病的老年人素養高于健康的老年人,可能是患病的老年人為了促使身體更加注重養生保健。研究顯示地區和文化程度是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的影響因素。而民族、年齡、職稱、職業、年收入、居住地、身體狀況是否是其影響因素仍需進一步探究。針對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整體較低的狀況,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提高其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實現202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0%[8],更好的維護和提高公眾的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孫吉.澳大利亞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展望[J].亞太傳統醫藥,2016,01:4-5.
[2]荊偉龍,王朝君.國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偏低[J].中國衛生,2016,05:97-98.
[3]楊柳.2016年全國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調查結果發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08:104.
[4]張顯娟,翟瑞峰,張茲鈺,等.內蒙古地區居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調查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8,37(4):100-102.
[5]譚巍,郭穎,殷曉月,等.《2014年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調查問卷》質量評價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8,34(11):984-987+1019.
《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及影響因素》來源:《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作者:秦蓉蓉 遲榮香 王吉華
文章標題: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及影響因素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4399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