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12-05 10:25 熱度:
急性闌尾炎屬于兒科最常見急腹癥,具有病情發展迅速、診斷困難等特點,可直接危及生命健康。闌尾周圍膿腫是小兒闌尾炎常見惡性并發癥,主要由闌尾炎時間較長、炎癥控制不徹底等因素引發,需要及時治療[1-2]。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是針對闌尾周圍膿腫的常規治療方案,但對于兩者的選擇臨床上存疑,因此本研究探討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闌尾周圍膿腫的可行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的80例闌尾周圍膿腫患兒的臨床資料,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40例。納入標準:①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入組的患兒;②滿足《實用兒科學》[3]診斷標準患兒;③滿足藥物或腹腔鏡手術指征患兒等。排除標準[4-5]:①伴局限性或彌散性腹膜炎患兒;②合并肝、腎功能或造血功能障礙患兒;③存在遠期失訪風險患兒等。腹腔鏡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11個月~14(5.6±1.7)歲,入院時間2~10(6.3±1.0)d,右下腹痛16例,轉移性腹痛9例,臍周痛12例,全腹痛3例;傳統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9個月~13(5.4±1.0)歲,入院時間2~11(6.7±1.4)d,右下腹痛17例,轉移性腹痛8例,臍周痛13例,全腹痛2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入院時間與腹痛類型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未見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
1.2治療方法:
傳統組患兒給予傳統藥物治療,即口服或靜滴甲硝唑+頭孢曲松鈉治療,治療時間為1~14d,以白細胞恢復正常、膿腫體積縮小、腹部壓痛輕微為出院標準。腹腔鏡組患兒則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即麻醉后建立人工氣腹,并于臍下緣、左側腹、下腹分別置入5.5mmTrocar,觀察膿液、粘連與腸管情況;以吸引器與無創傷鉗分離腹壁等處粘連,抽吸膿液后分離闌尾;超聲刀割斷闌尾系膜,并以2.0微橋線結扎闌尾根部,切除微橋線上0.5cm處闌尾并電凝殘端;自操作孔引出闌尾,沖洗腹腔、盆腔,同時吸出并放置引流管。
1.3檢測方法
[6-7]:治療效果參《實用兒科學》,規定體溫恢復正常、腹痛等臨床癥狀與局部壓痛等體征消失、觸診與B超顯示包塊消失為治愈;體溫恢復正常、腹痛等臨床癥狀與局部壓痛等體征基本恢復,觸診與B超顯示包塊減少2/3為好轉;體溫下降、腹痛等臨床癥狀與局部壓痛等體征改善,觸診與B超顯示包塊減少1/3為有效;癥狀、體征與影像學檢查無變化為無效。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x珋±s)采用單獨t檢驗與重復配對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或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治療期間臨床指標比較:
腹腔鏡組體溫恢復時間、腹痛消失時間、白細胞計數恢復時間與住院時間均顯著性低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疾病相關參數比較:
腹腔鏡組治療后即刻WBC、NEU、CRP、闌尾包塊彩超數值、包塊大小、TNF-α與IL-4水平組間比較均顯著低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總體治療效果比較:
腹腔鏡組總體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808,P<0.05)。見表3。
2.4兩組患兒治療后1個月隨訪結果比較:
腹腔鏡組治療后1個月殘余膿腫、感染擴散與膿腫復發率明顯低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據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小兒闌尾炎在我國發病率約為1.6%,占全部小兒急腹癥的90%,好發于6~12歲兒童,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小兒急腹癥[8-9]。闌尾周圍膿腫是小兒闌尾炎常見并發癥,發病率約為4%~10%,主要由闌尾炎時間較長、炎癥控制不徹底等因素引發,加上小兒闌尾生理、病理與解剖特性,使闌尾周圍膿腫成為嚴重威脅小兒健康的因素,因此需要及時治療[10-11]。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是針對闌尾周圍膿腫的常規治療方案,其中藥物治療主要以三代頭孢聯合甲硝唑等廣譜抗生素與抗厭氧菌藥物為主,可有效抵抗炎癥,是組織逐漸吸收膿腫組織,但治療周期較長,易復發,部分患者存在膿腫潰破而引發腹膜炎的危險,遠期效果存在爭議[12-13]。而手術治療本身創傷較大,可傷及腸管,可引起炎癥擴散,造成腸粘連或切口感染等,加上小兒闌尾解剖特殊,需要針對性手術,因此難度較大[14]。腹腔鏡技術是臨床上最熱門的微創技術之一,其中三孔法適用于各類闌尾炎,可有效減少離斷腹壁神經、肌肉與血管的風險,減少手套、紗布對于腸管的刺激,并能擴大視野,有利于發現微小病變,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干擾,在操作完畢后可直視下吸凈腹腔,降低腸梗阻與殘余感染的可能性,加上Trocar孔取出病變組織,可減少切口感染概率,因此恢復效率較高,遠期預后良好[15]。本研究腹腔鏡組體溫恢復時間、腹痛消失時間、白細胞計數恢復時間與住院時間均顯著性低于傳統組;治療后即刻WBC、NEU、CRP、闌尾包塊彩超數值、包塊大小、TNF-α與IL-4水平組間比較均顯著性低于傳統組;總體治療效果顯著性優于傳統組;治療后1個月殘余膿腫、感染擴散與膿腫復發率明顯低于傳統組?梢钥闯,腹腔鏡手術可明顯提升治療效率,改善炎癥改變,有效去除膿腫,從而提升治療效果,并優化隨訪結局。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闌尾周圍膿腫的治療效果顯著,遠期預后較好,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可行性。
《小兒闌尾膿腫腹腔鏡手術治療研究》來源:《臨床醫學》,作者:張天鋒
文章標題:小兒闌尾膿腫腹腔鏡手術治療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4445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