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01-08 09:55 熱度:
心力衰竭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中老人年高發,主要的發病機制為心臟結構和功能改變,導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損[1]。當機體心肌收縮力下降導致心排血量降低時,各個組織器官的血液灌流不足,從而發生體循環或肺循環瘀血,嚴重者可以危及生命。目前主要治療方法為利尿、擴張血管、減輕心臟負荷,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等。近幾年隨著中醫藥的發展,中醫中藥在臨床廣泛應用,在治療上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該病在中醫學中可以歸于“心悸”、“怔忡”范疇,《靈樞·天年》曰:“50歲肝氣始衰……六十歲心氣始衰”,《圣濟總錄》曰:“虛勞驚悸者,心氣不足”,指出年齡、勞累、均可發為本病[1]。筆者對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沈陽市中醫院內二科就診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自擬舒心益氣湯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沈陽市中醫院內二科就診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40~60歲,平均年齡(50±2.1)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1.1)年;基礎疾病:高血壓5例,糖尿病10例。試驗組40例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40~61歲,平均年齡(49±2.9)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1.5)年;基礎疾病高血壓6例,糖尿病10例。經統計學分析,2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齡、性別、基礎疾病、病程無統計學差異(P>0.05)。1.2診斷標準西醫參照《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2]進行診斷;心功能分級標準: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制定的心功能分級標準(NYHA分類法)。中醫參照2002年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氣陰兩虛證,主癥:心悸,氣短,胸悶,下肢浮腫;次癥:乏力,五心煩熱,尿少;舌脈:舌苔薄,脈細數。主癥必備并兼2項以上,次癥1項,再結合舌脈象即可診斷1.3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符合中醫診斷標準;②心功能II~III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③年齡40~70歲;④未接受其他影響治療結果的藥物;⑤自愿參加,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心功能W級,屬急性心力衰竭;②各種原因引起的二尖瓣狹窄;③貧血、甲亢等,腎、肝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導致慢性心功能不全者;④不愿意參加者。1.4方法1.4.1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包括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主要為控制食鹽的攝入,限酒、戒煙、臥床,控制其他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拜阿司匹林、鹽酸貝那普利、地高辛、利尿藥、硝酸酯類、他汀類等。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自擬舒心益氣湯治療,方藥組成:人參5g,麥冬10g,天冬10g,五味子10g,黃芪10g,白術10g,丹參10g,川芎10g,山楂10g,甘草10g。隨癥加減:若瘀血明顯者加當歸20g,三七3g;氣虛明顯者加黨參15g,陽虛明顯者加杜仲20g,補骨脂20g,水腫明顯者加豬苓10g,澤瀉10g。以上水煎服,100ml,日2次口服。1.4.2觀察指標參照2002年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1.4.3療效判斷標準主癥:心悸,氣短,胸悶,下肢浮腫,以上癥狀有積4分,偶爾有積2分,無積0分。次癥:乏力,五心煩熱,尿少,有積3分,偶爾有積2分,無積0分。舌脈不計入評分。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中醫證候評分下降>90%,心功能提高2級以上者;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緩解,中醫證候評分下降>75%,心功能提高1級者;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心功能提高不足1級者,甚至惡化。1.4.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2.5%,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是臨床上心內科的常見疾病,是多種心臟疾病的中末階段,臨床高發,該病在中醫學中可以歸于“心悸”“怔忡”等范疇,中醫認為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機是虛實夾雜、本虛標實,該病以虛為主,其中以心、脾、腎氣虛陽虛為本[4]。心氣虛,日久累及心陽虛,陽氣虛弱無法化氣,不能帥血循行及蒸化水液,遂變生瘀血、飲邪,導致病情加重;病程日久會發生脾腎陽虛,則不能化氣行水,水飲上凌心肺,患者會發生阻塞肺絡亦加重喘促、水腫等癥,加重病情[5],因此在治療上益氣、溫陽。筆者采取基礎西醫治療的基礎,采取自擬舒心益氣湯進行治療,全方補充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改善患者的胸部不適、胸痛和心絞痛等、方中人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黃芪健脾補中,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消腫,托瘡生肌;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均為補氣之佳品,起到大補元氣,補脾益氣的作用,以使氣血充足,并且三藥合用,可以起到增強補氣之力又可致氣充則血旺,起到氣行則血行的作用,是甘溫補氣的經典配伍。并且有實驗研究證實,人參可以通過NO/cGMP通路對血管平滑肌發揮作用[5]。丹參的主治作用為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防止人參和黃芪溫熱太過,耗傷陰氣,給患者帶來心煩口渴等不良作用,同時又可以起到補中益氣的作用。并且丹參擴張血管作用顯著,有效改善回心血量,并且可以降低血壓。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天冬清肺降火,滋陰潤燥,有實驗研究顯示,麥冬可以增加心肌收縮力,提高左室射血分數。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可利水消腫并使邪去正安,并且可以調節交感神經。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可以改善微循環、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回心血量,降低心肌耗氧,提高心肌收縮能力。山楂消食化積,活血散瘀,含有三萜類烯酸和黃酮類等有效化學成分,可以抗心律不齊,擴張血管,降壓并加強心肌收縮力、而且還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隨癥加減,若瘀血明顯者加當歸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丹參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三七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氣虛明顯者加黨參補脾肺氣,補血,生津,陽虛明顯者加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補骨脂補腎壯陽,固精縮尿,溫脾止瀉,納氣平喘。水腫明顯者加豬苓利水滲濕,澤瀉利水滲濕、瀉熱。從本試驗可以看出,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2.5%,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自擬舒心益氣湯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澤春,張宏偉,李知生,等.生脈顆粒聯合常規抗心衰藥物治療心功能不全合并低血壓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9,34(10:1511-1513.
[2]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S].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20.
[4]張榮珍,吳桂玲.丁香開胃貼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并腹脹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7,32(11):1611-1612.
[5]韓小亮,紀勤炯,何傳飛,等.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應用參松養心膠囊聯合美托洛爾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安徽醫藥,2015,19(10):2016-2017.
《自擬舒心益氣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觀察》來源:《光明中醫》,作者:高勃
文章標題:自擬舒心益氣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觀察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4471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