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01-22 10:47 熱度:
肩周炎屬于中醫“痹證”范疇,根據其臨床表現、發病特點、發病年齡可稱為“漏肩風”“凍結肩”“五十肩”等[1],在壯醫學中屬于“發旺”范疇,被命名為“旁巴尹”[2]。壯醫的“毒虛致病論”認為,人體氣血兩虛之時,風寒濕毒入侵阻塞“龍路”“火路”,邪毒入侵,留滯肩關節,日久為肩痹。本文將近年來壯醫外治療法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壯醫針挑療法
壯醫針挑療法是壯族地區常用的外治療法,其以“三道兩路”為理論基礎,根據病證選取相應的穴位、痛點,所患疾病不同,則針挑手法也不相同,但其目的是挑破皮膚內淺層的白色纖維狀物質。該法的作用機制為激發人體正氣,通調“三道兩路”,使人體內天、地、人三氣恢復同步。該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因其具有簡、便、廉的特點,在民間得到廣泛應用[3]。寧曉軍等[4]對120例肩周炎患者進行分組治療,治療組采用針挑療法,對照組采用電針療法,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結果表明治療組總有效率(96.7%)高于對照組(91.7%)。楊安[5]運用針挑療法治療60名肩周炎患者,針挑取穴以局部選穴為主,循經辨證配穴,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治療1~2個療程顯效,總有效率達96.7%。
2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是廣西民間常用的外治療法之一。壯醫藥線是將苧麻繩浸泡在壯藥藥酒中制成,在臨床使用時首先將藥線點燃,再對穴位進行施灸,該法通過溫熱刺激、藥效刺激、穴位特性的三重刺激,鼓舞人體正氣,促進氣血運行,平衡陰陽[6]。黃振興[7]采用壯醫藥線點灸治療92例肩周炎患者,取穴以肩井、肩三針、曲池、阿是穴為主穴,配穴以疼痛區和活動困難部位為主選穴,其中頸項疼痛區加風池、天柱、大椎,肩胛區疼痛加天宗,肘關節疼痛加手三里、合谷,手臂活動困難加后溪,治療1~3個療程后,總有效率為96.7%。馬桂敏等[8]采用單盲法將72例患者平均分為治療組(藥線點灸組)和對照組(中藥內服組),藥線點灸取穴以患側肩前、肩髃、曲池、阿是穴為主,隨癥配穴,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對照組采用蠲痹湯加味口服治療,每日1劑,水煎服,20d為1個療程;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88.87%)明顯高于對照組(66.67%)。
3壯醫經筋療法
壯醫經筋療法以經筋學說為依據,在壯醫理論指導下疏通“三道兩路”,治療前應先辨明病變的經筋與相連的經脈,治療時應遵循“以痛為腧”的原則,使用手法松解筋結達到解痙止痛的效果。該療法廣泛用于治療筋傷類疾病,對于肩周炎具有顯著療效[9]。顧羅家等[10]將100例肩周炎患者平均分為治療組(經筋手法治療)和對照組(針刺治療),治療組在經筋理論指導下先查病灶,再使用手法治療病灶,施術約20min,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對照組以針刺手三陽經穴位和阿是穴為主,行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留針20~30min;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6%)高于對照組(86%)。王鳳德等[11]將100例患者平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壯醫經筋療法(經筋手法推拿+壯醫火針+拔罐)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手法聯合溫針、拔罐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8%)高于對照組(82%)。吳飛等[12]采用壯醫經筋療法治療50例肩周炎患者,醫者先用雙手密切配合循經“摸結”,再采用手法和火針拔罐“解結”,總有效率為98%,且患者治療后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明顯降低,肩關節活動功能評分明顯升高,提示壯醫經筋療法可明顯緩解肩部疼痛,改善肩關節活動功能。
4壯醫藥物竹罐療法
壯醫藥物竹罐療法是在“三道兩路”理論和壯醫方劑學的指導下選取壯藥煮罐,臨床中常用于治療痹證。藥物竹罐具有拔罐的作用,通過負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借助竹罐內的溫熱藥液對局部起到熏蒸作用,藥物經透皮吸收可達到強化藥物治療的作用[13]。韋秀珍[14]采用壯醫藥物竹罐療法治療肩周炎,選穴以肩髃、肩外俞、巨骨、曲池、阿是穴為主,隨癥循經辨證配穴,選定拔罐部位,選用傳統壯藥伸筋草、杜仲藤、三錢三等煎湯煮罐,再將竹罐吸附于穴位上留罐5~10min,取罐后用三棱針在罐印部位上輕刺,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治療1~3個療程,總有效率為97%。趙東風[15]采用壯醫藥物竹罐療法治療100例頸肩腰腿痛患者,選用寬筋藤、蘇木、艾葉等藥物煎湯煮罐,選取患側肩部定罐,留罐10~15min即可取罐,每日1次,7d為1個療程,治療1~3個療程,總有效率為92%。鄭蝶梅等[16]將100例肩周炎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藥罐療法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火罐療法治療,選穴以肩髃、肩貞、阿是穴為主,選取伸筋草、乳香、川烏等藥物煎湯煮罐,留罐時間為10~15min,每周1次,連續治療2個月,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8%)明顯高于對照組(84%)。
5外治聯合療法
外治聯合療法是指采用兩種外治療法配合以提高臨床療效,縮短治療周期,為治療肩周炎提供更多的選擇。近年來有臨床醫生采用外治聯合療法治療肩周炎,取得了顯著療效。林雨果等[17]將80例肩周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壯醫火針加壯藥熱敷治療,火針取穴以肩髃、肩井、臂臑等為主,隨癥配穴,每周治療2~3次,2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壯藥熱敷選用大羅傘、小羅傘、兩面針等壯藥,每日1~2次,7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4個療程。對照組采用醋酸曲安奈德、2%利多卡因、羅哌卡因配成的混合液對肩部痛點進行注射,每2周注射1次,2次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進行肩關節功能鍛煉,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7.5%)高于對照組(67.5%)。程先明等[18]將32例肩周炎患者作為治療組,28例肩周炎患者作為對照組,治療組采用壯醫經筋療法聯合刺絡放血治療,對照組采用2%利多卡因、酸潑尼松龍、維生素B12的混合液對痛點進行注射,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8%)高于對照組(80%)。黃愛貴等[19]采用壯醫火針配合拔罐治療60例肩周炎患者,火針取穴以阿是穴為主,進針后留針2s左右出針,再進行拔罐,留罐5~10min,隔日治療1次,7次為1個療程,總有效率為96.7%。葉子維等[20]將68例肩周炎患者平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緩慢捻進針法配合壯醫藥線點灸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針刺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100%)高于對照組(94.1%)。周凱等[21]采用壯醫點穴配合壯醫藥物熱熨療法治療40例肩周炎患者,先采用壯醫點穴療法點揉患者患側肩部的巨骨、曲池、天宗等穴,再采用壯醫透骨海桐方進行熱敷,每日1次,4周為1個療程,總有效率為85%。
6小結
隨著壯醫治法規范化研究及理論研究的日益發展,壯醫在治療痹病方面凸顯優勢,壯醫外治療法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具有獨特的療效及鮮明的民族特色[22]。壯醫外治療法治療肩周炎療效顯著,無需內服藥物,可避免藥物代謝對肝腎的損傷,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壯醫外治療法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研究進展》來源:《中國民間療法》,作者:鄧成健 徐照琳 羅曉蕾 邱春萍 吳健文
文章標題:壯醫外治療法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研究進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4484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