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yī)學論文 發(fā)布日期:2021-02-27 10:57 熱度:
最新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我國總體卒中終生發(fā)病風險位居全球首位,達為 39.9%,意味著每 5 個人中 2人罹患卒中。據(jù)《2019 中國衛(wèi)生健康統(tǒng)計提要》,2018 年我國居民因腦血管病致死比例超過 20%[1] ,國外研究預測至 2025 年愛爾蘭 40~89 歲的人口(20.5億人)中風累積發(fā)病率將達到 3.7%[2] 。中風后認知功能障礙(Post -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中風后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是指由中風引起的一系列從輕微認知障礙到癡呆的綜合征,目前西醫(yī)尚缺乏確切的療效說服力,而以傳統(tǒng)針灸作為干預手段對本病有益。本文通過深入總結以針灸為主治療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關鍵要素提供如下綜述。
1 病因病機
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西醫(yī)認為可能與腦關鍵部位血管損害、腦神經(jīng)退行性變、腦部炎癥反應以及遺傳相關。最新研究表明針刺能夠改善大腦缺血區(qū)域的血流、促進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神經(jīng)形成和細胞增殖、抑制炎性反應、抗細胞凋亡[3] 。傳統(tǒng)醫(yī)學無“認知功能障礙”一詞,與之相對應的中醫(yī)病名有“呆病”“善忘”“健忘” “文癡”等。《類證治裁·卷之三》曰:“腦為元神府,精髓之海,實記憶所憑也”。唐容川《內經(jīng)精義》:“事物之所以不忘,賴此記性,記在何處,則在腎精”。腎主骨生髓。固其病位在腦,病性則以腎虛為本,痰濁、瘀血痹阻腦絡為標。辨證分型主要為腎精虧虛,心腎不交,心脾兩虛,肝腎陰虛,肺氣虧虛,痰瘀阻竅。通過文獻檢索與分析,發(fā)現(xiàn)臨床上用于改善中風后認知功能障礙的針灸治療各有特點,多以頭部經(jīng)穴主,體針為輔,結合各種認知康復訓練方法,對中風后不同年齡、不同時期、不同病情程度均能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Hung Y F[4] 研究證實針灸治療具有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無明顯不良事件。相關臨床研究也從患者精神狀態(tài)、日常生活能力、分子水平進行了療效評定。
2 臨床研究
2.1 針刺治療 2.1.1 頭針《素問·五臟生成篇》提出“諸髓者,皆屬于腦”,精髓匯聚于腦,腦能夠統(tǒng)帥人體情感認知,臨床上對于頭部“神”穴的應用顯示出其良好療效, Zhan Jie[5] 等證實百會、神庭穴結合基礎治療和定期康復治療,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和 MOCA 評分均有明顯改善,Yao R[6] 等證實靳三針(智三針、腦三針)對卒中后認知障礙患者療效顯著,并發(fā)現(xiàn)其機制可能是通過調節(jié)神經(jīng)電生理進一步改善患者認知。頭皮針作為中醫(yī)特殊療法之一,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中應用廣泛,張去飛[7] 將針灸與八卦相結合,證實八卦頭針(以百會穴為中心,分別在其前、后、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向取穴,百會穴旁開 1 寸為小八卦,旁開 2 寸為中八卦,旁開 3 寸為大八卦)可明顯改善腦卒中后認知障礙的患者 MOCA評分,MMSE 量表評分和 Barthel 評分以及血漿 HCY 水平。熊建[8] 將頭針與認知訓練,證實觀察組加入頭針后,其 MMSE、洛文斯頓作業(yè)療法認知成套測試(LOTCA) 及日常生活活動(ADL)能力量表更能顯著改(P< 0.05)。
2.12 體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恐驚。”人體的精神情志活動的物質基礎乃五臟精氣;五臟精氣充沛,才能使人神清意明。聶亞朋提出腦與五臟所生之精、氣、血、津液密切相關,腦依賴后天之精的濡養(yǎng),證實常規(guī)針刺+五臟俞[9] 更能改善中風后患者的認知功能。張園園[10] 證實三焦針法(主穴選取膻中、中脘、氣海)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起效更快,遠程療效更佳。王靜[11] 等使用心膽腎針灸(先針刺百會、印堂,再刺內關、陽陵泉、太溪、足臨泣,接著雙側膽俞、膈俞、涌泉穴進行艾炷,最后取雙側心俞和腎俞埋皮內針)整合方案能有效改善卒中后認知障礙患者的認知功能,提高其生存質量及日常活動能力。朱永磊以 “從督論治(水溝、印堂、神庭、上星、百會)”[12] 理論出發(fā)。強調督脈“統(tǒng)攝陽經(jīng)”“入絡腦”的生理特性決定了“從督論治”針刺能調節(jié)全身的氣血運行,尤其對“腦”的功能。
2.13 眼針“八廓應乎八卦,脈絡經(jīng)緯于腦,貫通臟腑,以達氣血,往來以滋于目”。腦與目通過經(jīng)絡相連,可在生理上相互協(xié)調,病理上相互傳變。其治療可通過調節(jié)眼周經(jīng)穴,進而促進腦部功能恢復,廖亮華[13] 證實眼針聯(lián)合認知訓練治療對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具有協(xié)同作用,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視運動組織能力、思維運作能力,觀察組LOTCA評分,ADL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水平(P< 0.05)。
2.3 放血療法《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曰:“十二經(jīng)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于目而為睛,共別氣走于耳而為聽”。通過刺激其相應的反應點及穴位,能夠補腎填精、補髓健腦增智,改善患者的認知狀態(tài)。馮小東[20] 發(fā)現(xiàn)耳穴放血結合認知康復訓練能有效改善老年腦卒中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其效果優(yōu)于單純康復訓練。《針灸十二原》云“所出為井”。所有井穴均能溝通表里經(jīng)脈氣血,而放血可以引陽通絡。曹慧[21] 等運用井穴刺血輔助治療中風后認知障礙,在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認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有明顯療效,并能一定程度降低不良反應。
2.4 灸法 馮曉東[22] 觀察督灸(主穴神庭、百會、風府采用實按灸,附子片隔灸。大椎、身柱、至陽、筋縮、脊中、懸樞、命門、腰陽關、腰俞、長強用清艾條溫和灸)對腦卒中后認知障礙的臨床療效。提出督灸可振奮督脈之氣,從而能使陽氣上達腦竅,以溫熱化瘀血通腦絡以醒神,達到擴充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嚴宏達[23] 用雷火灸大椎、腎俞結合認知訓練臨床療效在臨床預防和治療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中優(yōu)于單純認知訓練。張繼云[24] 提出溫針灸(腎俞、關元、風府、神門、太溪、手三里、足三里、水溝、神庭、承靈、豐隆)更益于培補先天后天,共同能達到良好的扶正祛邪、溫經(jīng)通絡、溫補脾胃、振奮陽氣、調和氣血的作用,針刺與熱力共同作用,促進認知功能康復。
3 結論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證實,針灸在腦中風后認知功能障礙治療中,具有卓越的應用前景,療效顯著。且針灸治療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方法多,能夠適宜長期治療、不良反應少、操作簡便、經(jīng)濟成本低等優(yōu)勢,同時針灸也可以與各種治療手段相聯(lián)合,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針灸因為豐富的理論基礎決定了其臨床治療的多樣性以及有效性,然而,目前各臨床研究中,由于選穴、辨證標準不一,療效評價參差不齊,導致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尚缺乏療效的真實可靠性。此外,用于臨床試驗前后各評估和對比評定標準各異,導致結果可視化分析相對欠缺,也需要更高質量的臨床研究。
參考文獻
[1]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 2019》概要[J].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20, 17(5):272-281.
[2] Eithne Sexton, Nora Donnelly, Martin O'Flaherty, et al. Projecting incidence of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in the Irish population aged 40–89 years in 2015 to 2025 [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Medicine, 2018,392(Supl.2):S78.
[3] 鐘俊青,王連成 .針刺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20,35(2):823-826.
[4] Hung CY, Wu XY, Chung VC, et al.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with meta-analyses on acupuncture in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pression management[J]. 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 2019, 8(3) :145-159.
《針灸治療卒中后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來源:《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作者:潘雪飛,梁繁榮
文章標題:針灸治療卒中后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4509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醫(yī)學論文范文
精神醫(yī)學論文 康復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校驗論文 臨床醫(yī)學論文 預防醫(yī)學論文 基礎學論文 營養(yǎng)學論文 藥學論文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