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05-27 10:56 熱度:
慢性胃炎是臨床較常見的胃部疾病,該病發病率較高,發病時間長。臨床常見類型有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以及慢性萎縮性胃炎。造成慢性胃炎的病因較多,常見原因有病毒、病菌等的感染,如幽門螺桿菌等引起的急性胃炎,導致胃黏膜病變后發展成為慢性淺表性胃炎,還有刺激性物質、藥物、口腔以及咽部的慢性感染等因素,包括環境變化和長期生活不規律也會造成患者出現慢性胃炎。胃炎會嚴重影響患者胃功能,造成G細胞喪失及促胃液素減少,胃部蛋白酶及內源性因子不足[1]。慢性胃炎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隱痛、食欲減退、反酸等。其中慢性萎縮性胃炎可導致貧血、消瘦、腹瀉等癥狀[2,3]。特別嚴重的胃炎會出現間歇性隱痛或鈍痛,可表現為劇烈絞痛,嚴重威脅患者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討胃蘇顆粒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上猶縣中醫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56例,納入標準:(1)經胃鏡及常規檢查后確診為慢性胃炎;(2)患者知情且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1)接受過胃部治療患者;(2)對本研究使用的治療藥物存在禁忌證者;(3)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無法有效溝通患者;(4)合并其他臟器重大疾病患者。按照盲選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13例;年齡29~72歲,平均(52.2±4.2)歲;病程6個月~6年,平均(3.1±0.8)年;疾病類型:慢性淺表性胃炎9例,慢性糜爛性胃炎11例,慢性萎縮性胃炎8例。觀察組中男14例,女14例;年齡31~76歲,平均(54.1±3.5)歲;病程7個月~5年,平均(2.8±0.7)年;疾病類型:慢性淺表性胃炎8例,慢性糜爛性胃炎12例,慢性萎縮性胃炎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三聯療法治療,即予以阿莫西林(山西同達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00492)、奧美拉唑腸溶片(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6724)、甲硝唑片(天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1020125)治療,具體方法如下:阿莫西林0.5 g/次,口服,3次/d;奧美拉唑腸溶片20 mg/次,口服,3次/d;甲硝唑片0.4 g/次,口服,3次/d,三聯用藥持續治療1個月。觀察組予以胃蘇顆粒(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30002)治療,將藥物顆粒倒入溫開水中攪拌,直到顆粒全部溶化后服用,1袋/次,3次/d,持續治療1個月,在用藥過程如有少量沉淀,可進行搖勻后進行服用。
兩組在治療期間均需要按照護理人員開展的飲食指導飲食,禁止煙酒。在治療及后續階段禁食生冷、辛辣及具有較強刺激性的食物。在飲食上應以清淡、容易消化食物為主,還要營養均衡,滿足其營養需求,為其早日康復,提供科學的膳食營養搭配。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其判定標準:顯效:胃鏡檢查顯示患者病變消失,且幽門螺桿菌轉陰,G細胞、胃部的蛋白酶及內源性因子恢復正常;有效:經胃鏡檢查顯示病變范圍縮小>50%,幽門螺桿菌轉陰,G細胞、胃部的蛋白酶及內源性因子改善;無效:經過胃鏡檢查患者病情無明顯改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包括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3)比較兩組上腹疼痛、反酸、厭食及噯氣等癥狀緩解時間。(4)觀察兩組惡心嘔吐、皮疹、腹瀉和口干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相對數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高于對照組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000,P<0.05,見表1)。
2.2 、炎性因子
治療前兩組CRP、IL-8、TNF-α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IL-8、TNF-α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癥狀緩解時間
觀察組上腹疼痛、反酸、噯氣、厭食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72,P<0.05,見表4)。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不規律的飲食結構,使得慢性胃炎發病率持續攀升,從而威脅廣大患者的身體健康[4,5]。該病主要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G細胞喪失,胃部的蛋白酶及內源性因子不足,使得胃功能出現功能性障礙,對患者營養攝入等造成了影響,導致免疫能力下降。慢性胃炎發病因素較為復雜,主要有刺激性物質、藥物、口腔以及咽部的慢性感染等,另外環境變化和長期生活不規律也會導致慢性胃炎[6,7],且部分患者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環境等因素的變化,也易誘發胃神經功能紊亂,使胃液的分泌出現問題,導致胃炎產生;颊咧饕R床表現為上腹痛、食欲減退、反酸等。其中慢性萎縮性胃炎可導致患者貧血、消瘦、腹瀉等癥狀。如胃炎特別嚴重的患者會出現間歇性隱痛或鈍痛以及劇烈絞痛。老年人也是慢性胃炎的多發人群,與老年人功能逐步衰退,免疫功能下降有關。
胃鏡檢查顯示患者胃黏膜會有糜爛、出血及水腫等現象,因此給予患者及時的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8,9]。既往常采取阿莫西林、奧美拉唑、甲硝唑片三聯療法治療該病。其中阿莫西林屬于廣譜青霉素類抗生素,能夠在胃腸道中被吸收,對細菌有著非常良好的抑制作用,在進入人體后水解出肽鍵,能夠對細菌內部的轉肽酶進行有效結合,導致細胞壁的合成受阻,對導致胃炎的幽門螺桿菌起到滅殺作用,且效果明顯。奧美拉唑適屬于質子泵抑制劑,在進入人體后可形成良好的抑菌效果,因此奧美拉唑對胃酸有較強的抗性。3種藥物聯合應用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胃部炎性反應,但長期治療效果不佳,可形成耐藥性,難以形成良好的治療效果,且患者會發生腹瀉、嘔吐、惡心及過敏等不良反應[10,11]。
傳統醫學認為慢性胃炎的治療應以理氣疏肝、解郁以胃等方式進行,可提高臨床療效。胃蘇顆粒主要由香附、佛手、紫蘇梗、陳皮等幾味藥材組成[12,13],其中佛手、陳皮可化濕、健脾,具有一定的理氣效果;雞內金可升降氣機、實現消積行氣的功效,諸藥聯用可達到消漲止痛、理氣疏肝的療效,可見胃蘇顆?捎行б种莆杆岱置诩拔敢核岫龋鰪娔c胃蠕動功能,有效修復胃黏膜[14]。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上腹疼痛、反酸、噯氣、厭食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胃蘇顆粒可提高臨床療效,與田濤等[15]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說明胃蘇顆粒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少炎性反應,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仁鵬.胃蘇顆粒聯合三聯療法治療Hp感染慢性胃炎的療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5(2):160,176.
[2] 陳新,王安平.胃蘇顆粒輔助治療對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環氧化酶-2、鈣黏蛋白E表達及血清降鈣素原、促胃液素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8,24(1):19-22.DOI:10.13210/j.cnki.jhmu.20171120.030.
[3] 劉志清,艾耀偉.胃蘇顆粒聯合三聯療法對慢性胃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19(4):24-27.
《胃蘇顆粒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來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作者:賴燕華,藍冬香
文章標題:胃蘇顆粒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4579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