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11-12 09:55 熱度: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屬于臨床常見的胃腸道疾病,隨著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不斷改變,該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嚴重威脅人們的生活質量[1]。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表現為腹瀉、腹痛、腹脹等,病程較長,易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尤其是患者出院后,生活飲食不注意,難以堅持醫囑,進而導致病情反復,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2]。延續性護理能充分滿足患者出院后的疾病調理需求,督促患者完成自我護理工作,從而促使患者的病情快速恢復,應用價值高。有相關學者指出[3],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與患者的體質息息相關。在延續護理中,需指導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的體質,掌握正確的體質調理方法,以此增強患者體質,改善疾病。現階段,有關體質識別干預的相關報道較少,為進一步探究其應用效果,本文在我院收治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延續性護理中應用體質識別干預,并獲得理想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在我院治療的102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與《腸易激綜合征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相符,伴隨腹痛、腹瀉、腹脹等癥狀,弦細或者脈弦澀,納少泛惡,神疲乏力,便下黏液,舌淡胖等,經實驗室指標、臨床觸診等確診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者;(2)近1個月內未進行手術治療者;(3)認知功能正常,能獨立完成量表填寫者。排除標準:(1)伴有心腦血管疾病者;(2)內分泌嚴重失調者;(3)合并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者;(4)伴有先天性疾病者。本次研究開展前已獲得倫理委員會的同意。按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每組51例。常規組中男25例,女26例;年齡20~65(46.10±3.84)歲;病程0.5~6(3.02±0.66)年。研究組中男27例,女24例;年齡20~66(45.75±3.14)歲;病程0.4~7(3.16±0.72)年。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延續性護理干預,方法為:患者出院后,每隔1周電話回訪1次,每隔2周復診1次,通過電話詢問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飲食生活情況等,為患者解答疑惑,調整作息時間;通過復診測量患者的血壓、體重,指導患者清淡飲食,忌油膩、辛辣食品,督促患者適當運動等。研究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應用體質識別干預,方法為:護理人員熟讀《亞健康中醫體質辨識與調理》[5]內容,根據每位患者的體質評分制定針對性的飲食、生活方案。例如陽虛質的患者可多進食羊肉、花椒、韭菜、鱔魚、胡椒、姜蒜等食物,少吃西瓜、黃瓜、梨等寒涼食物;平時多進行日光浴,做好全面的保暖措施,每天敲打背部、足部,中藥水泡腳,用熱水袋敷丹田部位;在運動中應注意避風寒,選擇較為溫和的有氧運動進行鍛煉,包括八段錦、太極拳、慢走、倒走等,不宜大汗;使用艾灸刺激足三里、涌泉、三陰交、血海等穴位。氣郁質的患者則多進食苦瓜、大麥茶、白蘿卜、蘑菇等食物,以調理脾胃、理氣解郁,少食用寒涼之物;適當進行戶外運動,可選擇慢跑、游泳、登山、武術等運動;多傾聽愉悅的音樂,以喜勝憂,常看歡樂的電視劇或者綜藝節目,主動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增加生活情趣,尋找更多的快樂感;每天適當按摩天樞、神闕等穴位,也可進行艾灸調理。陰虛質的患者可多進食甘涼滋補的食物,如百合、燕窩、芝麻、鴨肉、蜂蜜等,少食用羊肉、龍眼、大棗、濃茶等食物;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注意避暑,適當做一些安靜的活動,如繪畫、練書法、聽輕柔的音樂等,盡量不與他人爭吵,也可以選擇八段錦、太極拳進行鍛煉,拒絕高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每天輕揉太溪、三陰交等穴位,睡前進行泡腳,并針對上述穴位進行艾灸。告知患者詳細的調理方案后,每周電話回訪2次,督促患者全面落實方案中的內容,并囑咐家屬進行監督,輔助患者做好飲食、生活調理。
1.3 觀察指標
隨訪2個月,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體質評分、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評分、IBS病情嚴重程度調查表(IBS-SSS)評分以及腸屏障功能指標[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并對比兩組腹瀉、腹痛、腹脹消失時間。采用中華中醫藥學會制定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評定體質評分:量表共有8種偏頗體質,包括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等,每種體質對應多個不同的問題,每個問題采用5級評分,原始得分轉化為最高分100分,轉化分≥40分為偏頗體質。WHOQOL-BREF評分:該量表共有5項領域,包括社會、軀體、心理、環境、綜合,共包含26道題目,總分100分,分數越高則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IBS-SSS評分:該評分共有5項評分內容,包括腹痛發作天數、大便情況、腹痛程度等,以1~5級評定,分值范圍100~500分,總分值越高則說明患者的腸道癥狀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2.0統計包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各項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體質評分、WHOQOL-BREF評分、IBS-SSS評分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體質評分、IBS-SSS評分低于常規組,WHOQOL-BREF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腸屏障功能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腸屏障功能指標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血清D-乳酸、DAO水平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的腹瀉、腹痛、腹脹消失時間均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延續性護理是一種將護理服務延伸至患者家庭中的干預措施,可全面保證患者離院后在疾病恢復期亦能獲得連續性的醫療保障服務,促使患者病情快速恢復。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疾病復發率較高,臨床需要加強護理干預,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水平,以改善患者預后[6]。
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的體質評分、IBS-SSS評分低于常規組,而WHOQOL-BREF評分與血清D-乳酸、DAO水平高于常規組(P<0.05);研究組的腹瀉、腹痛、腹脹消失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這說明在延續性護理中應用體質識別干預,能幫助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快速緩解癥狀,提高腸道屏障功能,改善體質和生活質量。中醫認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屬于“泄瀉”等范疇,與患者飲食不節、臟腑虛弱、情志不暢、外感六邪、體質等有一定的關系,疾病本虛標實,若患者體質偏頗,則更容易影響疾病的轉歸和預后[7,8]。因此,需要在延續性護理中加入體質識別干預,通過此干預,能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的體質。護理人員也能針對患者的體質制定針對性的調理方案,從飲食、運動、情志、養生等各方面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意識和水平,慢慢糾正患者的偏頗體質,最終養成科學飲食、生活的好習慣,這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以及生活質量的提升[9]。趙蔚波等[10]學者也指出,通過中醫體質辨證學調理患者的機體,糾正患者偏頗體質,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防治有積極意義,通過一定的運動、飲食、生活起居調整,能有效降低該病的復發概率,這一結論與本文結果相符合。患者了解自身體質后,也能有意識地進行科學養生,注意飲食,改掉不良生活習慣,而護理人員通過延續性護理不斷督促患者的自我調理,并聯合家屬完成監督工作,最終可以保證護理方案全面落實,保證護理的實效性[11,12]。
綜上所述,在延續性護理中應用體質識別干預,能有效糾正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偏頗體質,為患者建立科學生活方式,改掉不良飲食習慣,促使病情快速恢復,進一步增強其腸道屏障功能,改善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房小紅,黃艷琳,湯代雄,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焦慮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8, 46(2):113-115,124
[2]房小紅,黃艷琳,湯代雄,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焦慮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9,51(3):334-335.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延續性護理中應用體質識別干預的效果分析》來源:《醫學理論與實踐》,作者:劉中華
文章標題: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延續性護理中應用體質識別干預的效果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4714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