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藥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9-16 09:31 熱度:
藥學論文快速發表期刊推薦《環球中醫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主辦,國內刊號CN11-5652/R;國際刊號ISSN1674-1749。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醫學術期刊,2010年11月被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樟樹作為我國南方藥材集散和加工炮制的發祥地,其藥材炮制及經營獨具特色,自成體系,素有“樟樹幫”之稱。樟樹幫中藥選料上乘,炮制技術精良,且品種花色齊全,享有“藥不過樟樹不靈”、“藥不到樟樹不齊”的盛譽,自古以來被稱為“南國藥都”。
關鍵詞:樟樹藥幫,歷史考證,飲片炮制,經營體系
中國醫藥學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有豐富的內容和寶貴的臨床經驗,是我國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江西就因得天獨厚的中藥資源和“樟樹幫”精湛的加工炮制技術和中藥經營體系而享譽全國。
我省樟樹市是我國南方主要的藥材集散地,對傳統炮制有悠久的歷史和極為豐富的經驗,與河北省安國縣并稱南北兩大藥市。樟樹幫中藥選料上乘,炮制技術精良,且品種花色齊全,享有“藥不過樟樹不靈”、“藥不到樟樹不齊”的盛譽,自古以來被稱為“南國藥都”。
1樟樹藥幫的歷史
樟樹藥業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南方藥材集散和加工炮制的發祥地,被人們稱之為“藥墟”、“藥市”、“藥碼頭”,為我國南方中藥業的“中心”。眾多史料證明,樟樹藥業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1樟樹藥幫的起源樟樹藥幫起源于樟樹。樟樹背野面河,瀕臨贛江,扼袁贛二水四通之地,得地勢之便。沿贛江上達虔、吉、兩廣,下走洪、江(州)、皖、鄂,車通閩、浙,西連袁、瑞、湘、川,商賈匯集,成為貿易勝地。袁河贛水交江口沿江兩岸生產的枳殼、陳皮等風行各地,南銷東南亞,北運天津。早在宋神宗熙寧(公元1069~1077年)年問,這兩味藥即已作為“貢品”進入皇宮,樟樹藥業的聲譽因而遠揚。除樟樹藥商外,其他地方的藥商,特別是“兩廣”、“三巴”的藥商,也都順江而來,云集樟樹。隨著時間的推移,樟樹藥業益趨發達。
1.2樟樹藥幫的形成樟樹藥幫的形成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東漢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葛玄(公元164-244年)就曾到樟樹東南的閣皂山。東吳嘉禾二年(公元233年),他在閣皂山東側之峰,建起一座“臥云庵”,筑壇立灶,專心采藥,洗藥,制藥,修煉他的“九轉金丹”。從嘉禾二年到赤烏七年(公元244年),他在閣皂山煉丹整整十一年,在這十一年里,他對煉丹的水土選擇,對藥物藥性療效識別、鑒定、加工炮制等積累了經驗,是樟樹中藥材加工炮制的創始人,并吸引了一些丹術家、醫學家、道學家遠道前來閣皂山學道。
唐代來閣皂山學道、學醫者高峰時達五百人之多。這些人既學道煉丹,又采藥行醫。因閣皂山擁有豐富的藥材資源,盛產土茯苓、土沙參、烏藥、葛根、首烏等藥材達200余種,為他們從事藥業工作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條件,有的人還兼營“藥圃”。其中著名的有明末的方以智(人稱“藥地和尚”)和清末的歐陽明性。直到民國時期,遺風尚存。
宋代樟樹醫藥有很大的發展。當時政府撰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州府均設有官辦藥局,出售各種成藥,私人經營的藥鋪不斷增加,經樟樹運轉的藥材日益頻繁,舟車輻湊,商賈云集,藥業市場興旺。
宋室南渡后,江南經濟驟趨繁榮,樟樹藥業貿易進一步發展。南宋詞人宋遠在《意難忘·題樟樹鎮華光閣志別》詞中寫到:“更與誰題詩藥市,沽酒新豐”,表明南宋時期樟樹鎮已經形成“藥市”。
明代樟樹鎮商販大興,賈人云集,各地藥商“百里環至,肩摩于途”,尤以四川、廣東的藥材為多,遂有“藥碼頭”之稱。當時國內經濟、文化、工商業和國外貿易的發展,使樟樹藥業空前興盛。藥學巨著《本草綱目》中收載的許多海外舶來品如郁金、番木鱉、大風子等,樟樹都有經營。由于樟樹藥材品種齊全,加之炮制精良,明萬歷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前后,皇宮特派“中使”來樟樹選購藥材。樟樹藥材貿易范圍,已從袁河贛水流域擴大到長江、珠江兩大流域,名聲大振,招來了更多的南北川廣藥商而成為南方藥材集散中心。這是形成“藥不到樟樹不齊”的重要因素之一。
明末清初,樟樹兒經戰亂,城市蕭條。鎮人多持空囊而奔走四方,“或棄妻子,徒步數千里,甚有家于外者,粵、吳、滇、黔無不至焉”。
清代初期,社會生活較為安定,樟樹多年在外的藥人曾掀起一股回鄉浪潮。各地藥號老板、伙計多在這股回鄉浪潮中帶回一些當地的道地藥材〕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地藥商到樟樹買賣藥材,因此,樟樹藥市出現空前興旺,四川的附片,河南的地黃,湖北的獲荃,安徽的棗皮等等,在樟樹藥市上是應有盡有。清代中期,隨著藥業競爭的出現,全國各地藥商漸漸形成幫派。樟樹藥商為了競爭的需要,也結合成幫,即“樟樹幫”,并且以人數眾多、經營獨特、管理嚴密見稱。與天津、北京的“京幫”、四川的“川幫”并稱為中國三大藥幫。
2樟樹藥幫的特色
2.1"樟樹幫”的加工炮制特色樟樹中藥的炮制技術,不論炒、浸、泡、炙或烘、曬、切、藏均十分考究,獨樹一幟,炮制工具、輔料和仁藝獨具一格。樟樹中藥炮制技藝在不斷總結完善的過程中,創造了一套自己獨特的傳統加工炮制工具。主要工具有:鍘刀片刀、刮刀、鐵錨、碾槽、沖缽、蟹鉗、鹿茸加工壺,壓板和硫磺藥柜等。尤有片刀、側刀面小口薄,輕便鋒利,被稱為“樟刀”;飲片工藝獨具風格,有“白芍飛上天,木通不見邊,陳皮一條線,半夏魚鱗片,肉桂拜肚片,黃柏骨牌片,甘草柳葉片,桂枝瓜子片,積殼r眼片,川芍蝴蝶雙飛片,檳榔切108片,一粒馬錢于切206片(腰子片)”的說法;“樟樹幫”輔料非常講究,歷來反映“樟樹中藥炮制,輔料講究地道,歸經如擇,用量適度,療效增強”;樟樹藥工對中藥炮制芽有“術遵歧伯,法效雷公’之訓。在長期的繼承、實踐中將古人之經驗,各派之成就,按藥物性能與臨床-r合,獨創自已的一派風格,堅持以中醫藥理論指導卜的經典方法,做到藥為醫用,藥為病用之旨。
2.2“樟樹幫”的經營特色“樟樹幫”是一股強大的藥業勢力。它包括江西臨江府的新珍、新喻、峽江、清江和豐城五縣的藥人,故又稱“臨江幫”。其人數之多,輻射范圍之廣,影響之大,居全國之首。在長期的實踐中,樟樹藥人不斷改進經營管理方法,倉〔造了行、號、店、莊的獨特的經營方式,體現了樟樹獨特的經營藝術。藥行是“一把算盤一把秤”,資金不需太多,全靠為四方的藥商代購、代銷、代存、代運,從中抽取傭金;藥號是“深購遠銷,白行販運,零發整批”,藥號從藥行發展而來,有特定的業務范圍和經營的路子;藥店也叫咀片店,其特點是“前堂賣藥,后堂加工”,名氣大的有長春、黃慶仁、信豐、濟生堂等20余家;藥莊是樟樹藥店的派出機構或外地藥商弓樟樹的派出機構,任務是采購、銷售、兼向本店通打行情藥價。樟樹藥市獨特的經價方式,靈活多樣,適應性強,幾乎壟斷了東南各省的藥材市場,故享有磚國藥都之稱。
3樟樹藥幫的展望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樟樹藥幫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在繼承棒樹傳統中藥炮制技術的特色、優勢的基礎上,努力挖掘、發展樟樹藥幫是樟樹藥業當代的發展方向。
中藥炮制技術要跟仁現代科技發展的步伐,就要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去揭示炮制技術的科學陣涵。著名中藥炮制專家仁孝濤在《實現中藥現代仕相關問題的思考和建議》中寫到,中藥現代化應在紹承中醫辨證用藥特色和中藥生產自身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和借鑒現代科學技術和西為一制藥技術的經驗,研究創新,實現中藥的現代化。借簽現代科學技術來整理規范樟樹藥幫的傳統中藥飲片加工炮制方法和開發原藥材資源、擴大中藥飲片經營規模是當前最迫切和最有前景的任務。首先,在原有中藥飲片生產規模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原有的樟樹藥幫中藥傳統炮制技術的特色和優勢,應用現代新技術,加強對中藥炮制原理的研究,使獨到的炮制工藝得到現代科學的闡明并擴大規范化的生產。另外,樟樹為全國十大中藥材市場之一,全國三大藥交會主辦地之一,每年舉辦的“藥交會”在藥界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樟樹藥業經營體系的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樟樹因樹得名,因藥揚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中藥現代化的發展步伐,樟樹藥業在各方關注和幫助下,有條件把握新的時機再得到新的發展。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允分利用當地藥材資源,使資源優勢與制藥_巨業和飲片生產相結介,使科研、生產、貿易一體化,以產業化、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為發展方向,樟樹藥業必將在新的時代跨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史好地為人類健康事業服務。
文章標題:藥學論文快速發表樟樹藥幫的歷史與特色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yaoxue/1871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