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藥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9-09 14:47 熱度:
摘要:目的研究非布司他主要雜質的結構和產生的原因。方法和結果 用HPLC法分離該雜質,用波譜法推導其結構,再用合成制備對其結構進行確證。結論 該雜質的結構為2一(3一羥基亞胺甲基4.異丁氧苯基).4一甲基噻唑_5一羧酸。
關鍵詞:新中醫雜志 非布司他;雜質;分離;合成;鑒定
非布司他(Febuxostat,1)化學名為2.(3-氰基4一異丁氧苯基)-4一甲基噻唑_5一羧酸,該藥于2004年初在日本申請上市,隨后分別在美國、歐洲上市,是一種新型的非嘌呤類黃嘌呤氧化還原酶(XOR)抑制劑,其對XOR具有高度選擇性,并對氧化型和還原型的XOR均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臨床上用于治療尿酸過高癥(痛風)。
在對非布司他產品的液相色譜分析中,發現一個主要雜質峰,其保留時間t =4.8 min。用HPLC制備柱分離得到該雜質純品,用MS分析該雜質,其準分子離子峰[M+H] 為335(m/z),比化合物I的相對分子質量多18,其二級質譜的主要碎片有m/z 318(M一17)、m/z 279(M-56)、m/z 262(M-56一l7),分別為分子脫羥基、脫異丁基和脫異丁基后再脫羥基的碎片離子峰。
為確證該雜質的結構,采用制備液相色譜富集該雜質,經IR、1 HNMR、”CNMR及DEPT譜分析,發現雜質與產品的紅外圖譜中明顯的區別是雜質紅外圖譜中未出現氰基峰;雜質 H—NMR譜在低場除羧酸質子的寬峰外,多出一活潑質子的的銳鋒(11.448 ppm),重水交換后此峰消失;而伯酰胺氮質子通常為很寬的共振峰(5~8.5 ppm),且積分面積應為兩個H。由此判斷,化學位移11.48 ppm應為肟的質子;雜質的”CNMR及DEPT譜可見,雜質含7個季碳,而僅有結構Ⅲ含7個季碳(結構II含8個季碳)。綜合判斷認為雜質結構與化合物Ⅲ基本相符,因而初步判斷非布司他中的主要雜質為2一(3.羥基亞胺甲基4_異丁氧苯基)4-甲基_5-噻唑羧酸(Ⅲ)。
為進一步確證該雜質的結構,筆者嘗試合成該雜質。由非布司他的合成路線分析得出,此雜質的產生是由于中間體A制備中間體B過程中,醛基被鹽酸羥胺親核加成生成了肟(A—B的中間態),肟再脫水生成B,可能由于脫水不完全,殘留的肟在最后制備終產品非布司他水解時生成了雜質化合物Ⅲ,見圖2。為此設計合成方法如下:分離中間體B粗品中殘留的肟,經水解得到化合物Ⅲ。
1 儀器與試劑
Finnigan Surveyor—LCQ Advantage離子阱液質聯用儀,并聯PDA;Bruker Am-50OMHz超導核磁共振儀;中間體B(合肥醫工醫藥有限公司)。
2 合成
2.1 肟的分離制備取中間體B用無水乙醇進行重結晶,重結晶過濾的母液濃縮至干,得淡黃色固體粉末,將粉末上柱分離,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2)洗脫,收集群=0.55(展開劑:
乙酸乙酯:石油醚3:10中間體BR,=0.63,肟R,=0.55)成分,濃縮至干得中間態肟。
2。2 雜質Ⅲ的合成取分離的肟1 g,二氧六環5 ml,8%氫氧化鈉溶液2.5 ml,回流反應1 h,反應液濃縮至干,加少量水,用稀鹽酸調pH到1,出現大量白色固體,過濾烘干,得雜質Ⅲ。FrIR(KBr)v:3258,2960,1675,1513,1458,1395,1370,1324,1264,1114,1022em~ ; HNMR(d -DMSO)6:1.005—1.021(6H,d,16、17-CH3),2.071—2.104(1H,t,15一CH),2.664 (3H,s,7-CH3),3.896—3.911(2H,d,14一CH2),7.186~ 7.208(1H,d,12一CH),7.932~7.954(1H,d,13-CH),8.275(1H,s,9一CH),8.331(1H,s,18-CH),11.448(1H,s,NOH),13(1H,w,一CO0H);”CNMR(d6-DMSO)8:17.54(C,),19.402(C。6 ),28.183(C15),74.935(C14),113.806(C12),122.232(C5),123.714(C9),125.424(C8),129.510(Cl3),142.948(Cl8),158.809(C4),159.969(Cl1),163.395(C6),168.334(C2);ESI-MS m/z:335[M+H] 。
3 討論
將制備的雜質Ⅲ與非布司他產品進行HPLc分析,發現雜質Ⅲ與非布司他中的主要雜質的保留時間完全吻合,均在4.8 min,二者一致。而且合成的雜質Ⅲ與分離得到的雜質Ⅲ核磁共振氫譜相符,因此可以斷定非布司他產品中的主要雜質即為化合物Ⅲ。
由于雜質Ⅲ與非布司他結構很相似,很難用精制方法去除,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制備中間體B的過程中肟未脫水完全所致,因此必須嚴格控制中間體B中殘留的肟,通過對B重結晶可以有效減少肟的殘留,從而減少終產品中雜質Ⅲ的含量,制備得到質量優良的非布司他。
參考文獻:
[1] 張照偉,傅繼華.痛風的藥物治療新進展[J].安徽醫藥,201l,l5(4):408—410.
[2] 張玉秋.治療高尿酸血癥致慢性痛風的新藥非布司他[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12):1406—1407.
[3] 顏海燕,周蘭蘭.尿酸生物學功能及研究進展[J].安徽醫藥,2007,11(9):769—771.
[4] 鄭凡,錢珊,楊莉,等.非布索坦的合成[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9,40(10):726~728.
[5] 陳艷,羅宇,呂 偉.非布索坦的合成[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9,40(1):1—5.
文章標題:新中醫雜志論文之非布司他主要雜質的合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yaoxue/2259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