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預防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4-26 16:18 熱度:
摘要:目的:通過對156例口腔不良修復體治療,說明不良修復體的危害。方法:用快慢速渦淪機、去冠鉗、持針器,祛除156例固定、活動不良修復體。結果:巧6例固定活動不良修復體均會導致口腔各種并發癥。結論:不良修復體不符合口腔生理解剖特點,給牙周、牙體造成不良影響。
關鍵詞:不良修復體,并發癥,防治
臨床資料
收治口腔不良修復體患者巧156例,男81例,女75例(為活動、固定義齒修復),年齡40一76歲123例,18一40歲33例(為樁冠或固定義齒修復)。
類型分析:①結扎類49例,此類較常見,用0.2的結扎絲“8”字形結扎于缺隙兩側基牙的頸部,缺牙間隙用自凝塑料填塞,塑料進人兩基牙的鄰缺隙倒凹區固位。②卡環類41例,用約0.smm的鋼絲彎制的卡環作為固位體,用自凝塑料填塞于缺牙間隙內,有一定的動度,但不能自行摘戴。③錘造類34例。用錘造式的金屬粘貼于牙齒的愕或舌側,使上領或下領牙齒成為整體,使口腔內少量牙齒暫時不會脫落,但粘結材料填塞了所有牙齒的間隙,使牙齒間存在大量食物碎川鄉戴環類:22例,用軟金屬片環抱于牙體以修復鄰近的缺失牙。⑤樁冠類10例。
并發癥:①牙眼出血:由于修復體形成懸突并且無自潔作用,不能自行取戴清潔,義齒覆蓋區食物存積經常刺激軟組織而致牙跟發炎出血。②基牙松動、齲壞:由于不考慮牙周的生理代償能力,不論缺隙大小均用缺隙的近遠中2顆牙做基牙,加之食物殘渣不能清潔,菌斑、牙石沉積從而造成基牙松動、齲壞。③口腔異味:由于食物殘渣滯留及低廉材料的原因,從而引起口臭。④惡變:不良修復體制作粗造,加之長期的慢性炎性刺激可使口腔勃膜癌變。
治療:對于不良修復體只有立刻拆除。對固定鋼絲+自凝塑膠牙做成的不良修復體的拆除,應先將基牙牙頸部表面的鋼絲用高速渦輪機磨斷,祛除倒凹部分的充填物,再用持針鉗或去冠鉗輕輕取下不良修復體(注意保護軟組織)。對無縫冠錘造固定橋不良修復體的拆除方法:用高速渦輪機將無縫冠的軸面(頰面)磨穿,將無縫冠橋分成幾個小的單位的固位體,再用破冠鉗將它們一一鉗除。拆除時,保護松動的基牙,以免隨之脫落。隨訪觀察3個月,各種并發癥基本消失,此時可考慮重新進行符合生理解剖要求的義齒修復。
討論
口腔修復是建立在口腔解剖生理、材料生物力學原理及醫學美學等基礎之上的綜合性的學科。一個良好的修復體不但要恢復外觀、咀嚼功能,還要對口腔組織有生理保健作用,符合生理解剖要求。而不良修復體所用的材料均為自凝塑料,口內直接使用,對口腔戮膜刺激性大,且表面未做處理易沉積牙石。因缺乏應有的制作工藝,所以不良修復體不但不能恢復咀嚼功能,而且還給牙周組織和口腔內軟組織造成不良刺激,形成醫源性疾患。不良修復體還可以導致多種并發癥,如牙槽勃膜創傷引起潰瘍,并有組織增生;余留牙齲壞、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病等。不良修復體基牙的選擇不符合生理解剖要求,無論缺牙數目及基牙健康狀況如何,都在缺牙近遠中選擇基牙。故義齒自潔作用差,往往引起鄰牙基牙齲壞,出現明顯的牙眼炎、根尖周炎癥狀,或者因充滿牙間隙的自凝塑料在咬合壓力作用下向根方移動壓迫牙眼,造成醫源性創傷,使基牙松動、移位、折斷,失去咀嚼功能,甚至導致領面部間隙感染。
不良修復體給患者帶來了痛苦和危險,作為口腔醫務工作者,要做好宣傳工作,同時,盡最大努力來滿足人民群眾的義齒修復需求,以減少不良修復體帶給人類的傷害。討論口腔修復是建立在口腔解剖生理、材料生物力學原理及醫學美學等基礎之上的綜合性的學科。一個良好的修復體不
參考文獻
1馬軒祥.口腔修復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6.
2何翔.口腔不良修復體132例分析.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08,17(25):3983一3984.3祝玉梅.347例口腔不良修復體拆除及其危害.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09,30(2):185-186
文章標題:醫學論文口腔醫學方向論文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yufang/1707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