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預防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10-26 10:19 熱度:
摘 要:隨著我國衛生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已不僅僅是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的學習內容,還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重要的學習內容。如何提高預防醫學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成為預防醫學教學改革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我國預防醫學教學現狀入手,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討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合現代醫學發展需要的醫學人才。
關鍵詞:預防醫學;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考核方式
1 改進理論教學方法,注重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預防醫學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從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保護和促進人群健康的新型人才[2],涉及內容廣泛。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通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由于內容多、雜,知識點跳躍性較大,學生印象不深,難以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因此,需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根據教學內容采取合理的多樣化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1)采用引導、啟發式教學方法。在預防醫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涵蓋教學內容、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圖書等資源,收集相關知識,分析、討論相關問題,尋找問題解決方法。例如,介紹營養與健康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平時的飲食習慣,分析可能存在的健康隱患,并探討解決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發現、解決問題能力。(2)采用定性研究教學方法。定性研究又稱為質性研究,是通過現場觀察、查閱文獻等方式,了解人們對某一現象的觀點,收集定性資料,并進行編碼、歸納推理,回答 “怎么樣”和“為什么”的過程[3~5]。定性研究教學方法可以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為以后從事衛生服務型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例如,介紹職業中毒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時,可以與職業病院合作,結合具體病例進行講解。學生現場觀察并進行小組討論,教師給予點評和總結,以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再如,講述流行病學相關內容時,結合具體案例,讓學生分析疾病發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以激發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問題,確定幾個選題。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目進行文獻查閱并制作課件,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參與式講授,其他學生進行點評,最后撰寫專題論文,以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2 重視實踐教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預防醫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通過實踐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2008 年,全國醫學教育工作會議提出“醫學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標[6]。因此,在加強預防醫學理論教學的同時,應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7]。傳統預防醫學教學往往忽視理論與實踐結合,以實驗教學為主,多采用驗證性實驗。學生根據給定的實驗原理、步驟、注意事項等進行單純的模仿性操作,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單調的教學內容、較低的教學難度”[8]減少了學生獨立動手解決問題的機會,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無法實現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的。因此,減少驗證性實驗內容,增加實踐性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是預防醫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1)增加現場學習機會。比如,講解預防醫學中生產性毒物相關內容時,可以根據教學安排,組織學生到空氣中含有鉛、汞、苯等的工作場所進行實地監測,觀察中毒病例并進行分析、討論,從而更好地了解生產性毒物的中毒機理及防治措施;講解環境與健康章節時,可以組織學生對當地水體、土壤、空氣等環境衛生條件進行調研,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衛生監督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衛生防疫機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2)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深入社區、企業、廠礦等基層單位,開展預防醫學知識宣傳、社區調查,參與社區衛生服務等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課堂所學預防醫學專業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3)重視綜合性科研訓練。教師可在開學初,根據預防醫學相關內容,設計若干選題。學生以興趣小組或課題小組形式,利用課余時間查閱文獻,完成實驗課題設計,并進行樣品采集、實驗方法檢測等,最后撰寫論文,以提高科研水平及解決問題能力。
3 改變傳統考核方式,發展多元化考核方式
考核是評價教育過程的一種重要手段,它不僅要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情況,還要檢驗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9]。預防醫學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門學科,其考核內容應該包括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兩部分。傳統的預防醫學考核方式以期末記憶性的閉卷考試為主。這種單一的考試方式只強調學生對書本知識的記憶,而忽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容易導致學生“重記憶,輕能力”。素質教育要求考試內容應全面覆蓋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有利于對學生素質的綜合評價,體現教育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10]。因此,有必要對傳統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以全面反映學生綜合能力。學生的最終考核成績應該包括理論考核成績和實踐考核成績兩部分。其中,理論考核成績包括閉卷考試成績、課堂表現、分組討論成績等,實踐考核成績包括現場調研成績及綜合性實驗成績。綜合性實驗可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實施,撰寫論文,以培養創新意識和主觀能動性。
綜上所述,隨著全球性衛生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時代的發展。這就需要從事預防醫學教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從而培養“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應用型、創新型、開拓型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郭彩霞,李艷博,牛丕業,等.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學中 TBL 教學模式的初探[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4):308-311.
[2]楊偉品.淺談如何提高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學習預防醫學課程的興趣[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8):66-67.
[3]林琳,葉冬青.定性研究方法在預防醫學研究中的應用[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15(3):246-248.
《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學方法探討》來源:《衛生職業教育》,作者:于光艷。
文章標題: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學方法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yufang/4111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