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2-02-03 10:36 熱度:
摘要:近年來,延安市志丹縣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很大提高。但是長期以來形成城鄉二元結構至今未被打破,管理模式也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城市居民和鄉村居民依然存在一個失衡問題,。盡快消除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實現城鄉統籌,已經成為志丹縣當務之急。
關鍵詞:城鄉統籌論文;城鄉一體化論文;志丹
1志丹縣城鄉一體化的背景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2010年6月,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印發了《延安市統籌城鄉發展總體構想》、《關于率先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進一步明確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的新起點上實現科學發展,必須以轉變方式、統籌城鄉發展、調整經濟結構、著力改善民生為主線,全面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志丹縣隸屬延安,地處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以川道型城鎮為主,特殊的地理環境是制約市域產業布局、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發展的最大先天制約因素。由于延安地區自身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產業結構形成了嚴重資源依賴型的特點。這樣的產業結構使工業與農業之間嚴重脫節,進而拉大城鄉差距。
2志丹縣統籌城鄉發展現狀論文
志丹縣位于陜西省延安地區西北部,2009年是延安市域中唯一一個GDP破百億的縣,在延安市域內處于第一位,是延安市人均GDP的3.23倍。志丹縣在延安市域中的經濟優勢十分明顯,但其經濟與社會、城鄉發展之間的發展步調并不協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業結構嚴重失衡,二產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2009年志丹縣一、二、三產業結構為2:93.9:4.1,比例嚴重失衡,屬于嚴重資源依賴型,即以石油資源的開采為主,產業非常單一,產業鏈條較短。石油產業超速發展的同時,與地方農業經濟聯系緊密,但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加工工業卻相對滯后。該產業結構,一方面受資源儲量的影響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和風險性;另一方面造成工業與農業之間的嚴重脫節,對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非常不利。
(2)城鄉居民收入情況差距大。
2008年,志丹縣職工年均工資為34916元,而農民人均純收入3447元,比上年增長2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96元,比上年增長26.1%。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098元,同比增長30.50%。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度增長,年末人均達12242元,同比增長25.90%。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增速快,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已由2.83:1擴大到3.71:1,呈逐年擴大的趨勢。
(3)城鎮化水平情況
近幾年來志丹縣域經濟雖發展加速,但城鎮化發展卻遠遠滯后于經濟發展。2008年,志丹縣城鎮化水平為43.00%,高于延安市(40.50%)和陜西省(42.10%)水平,但低于45.68%的全國水平。此外,志丹縣人口較少,鄉鎮數量多而規模偏小,城鎮難以發揮其規模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
3推進城鄉統籌的基本原則論文
3.1規劃引領、改革推進。
樹立全域規劃理念,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小城鎮建設規劃、村莊布局規劃“五規”融合,高起點編制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增強對城鄉空間結構、城鎮體系、土地利用、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產業布局、公共服務的統籌調控能力,建立新型城鄉關系。通過深化配套改革、創新體制機制、跟進保障措施,強力推進城鄉一體化。
3.1政策普惠、資源共享。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政策措施的科學性、連續性和普惠性,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完善“以城帶鄉、以鄉促城”機制,用發展城市的理念發展農村,縮小城鄉資源配置、公共服務和收入差距,為城鄉居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務和平等的發展機會,使城鄉居民更有尊嚴地生活創業,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3.1轉變方式、科學發展。
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清潔發展、安全發展、科學發展。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區別對待,不搞“一刀切”、“一樣化”,用科學的方法促統籌、謀發展。
3.1政府主導、社會聯動。
強化行政推動作用,堅持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長遠目標與當前發展、政府主導與社會聯動相結合,通過抓點示范、典型引路等辦法,著力在戶籍改革、土地流轉、新型社區建設等方面先行突破,動員全社會力量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4構建志丹城鄉一體化新格局
4.1統籌城鄉產業發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加快構建以石油為主導的新型工業體系,把縣域工業化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根本動力,強化石油工業支柱、切實做好石油資源爭議區塊的協調工作,實現多方共贏和諧發展,培育農副產品加工業集群,實施規模強企、科技強企、品牌強企,培育石油配套產業集群、圍繞石油勘探開發,鼓勵發展探、采、修等配套服務產業,壯大發展規模。積極培育以綠色無公害為標志的特色農業產業,按照“興果、強畜、擴菜、精糧”的思路,著力擴大農業產業規模,大力發展以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依托獨特的紅色文化和黃土風情文化資源優勢,加快培育以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
4.2統籌城鄉基本建設,提升區域發展支撐保障能力
1.做強縣城。加強縣城管理、完善縣城功能、提升縣城品位。
2.做大集鎮。全面修編小城鎮建設規劃,撤銷鄉級設置,成為區域性經濟、文化、信息中心,進一步加強城鎮規劃,突出區域特色,擴大城鎮容量,完善城鎮功能,努力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和創業環境,增強城鎮集聚產業、承載人口、吸納就業、帶動農村發展的能力,
3.做好社區(村)。按照居住集中化、環境生態化、管理社區化、設施城鎮化的目標,推行“多村一社區”和“一村一社區”模式,所有中心村全面推行社區化管理。制定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標準。
4.做實基礎。優化城鄉交通網絡、優化城鄉飲水用水網絡、優化城鄉供電網絡、優化城鄉信息網絡、優化城鄉清潔能源供給網絡。
4.3統籌城鄉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論文
全面提升城鄉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完善覆蓋城鄉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推動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接軌融合,縮小城鄉社會保障水平之間的差距;加快城鄉住房保障體系建設。認真做好城鎮居民住房需求調查,制定切合實際的住房建設計劃和住房保障政策措施,逐步實現進城農民居有定所;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按照“辦好幼教、鞏固小學、加強初中、提升高中、發展職中”的思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健全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城鎮居民醫保達到應保盡保;加快城鄉文化體育事業發展。以打響叫亮“將軍故里”和“革命紅都”特色文化品牌為龍頭,主打紅色文化,整理民間文化,培育旅游文化,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
4.4統籌城鄉勞動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建立城鄉一體的就業體系。實行城鄉一體的就業政策,大力拓寬就業渠道,繼續加大與石油企業的協調力度,著力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和退伍轉業軍人就業安置工作。
5小結
統籌城鄉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共同富裕,志丹縣經濟高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長期以來,在志丹縣城鎮化的進程中,廣大農民做出了重大貢獻,卻沒有更多地享受城鎮化帶來的成果,農民生活并沒有隨著城鎮化、城市化得到較大幅度的改善。志丹縣統籌城鄉發展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陶德凱,彭陽,楊純順,黃亞平,城鄉統籌背景下新農村規劃思考,小城鎮建設2010(07)
[2]李琳.統籌城鄉發展的外延.企業導報,2011(01)
文章標題: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志丹縣城鄉一體化新格局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chengshi/1114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