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2-12-11 09:12 熱度: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居住條件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與此同時,城市擴大和人口劇增使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生態系統失調和生活環境質量下降,因此,現在住宅小區特別注重生態景觀的設計。文章結合景觀設計與生態理念,找出當今住宅小區景觀存在的一些通病,提出了自己對其的應對措施和觀點想法。
【關鍵詞】:城市住宅小區,生態,景觀設計
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和環境的污染已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今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這種環保意識的加強在住區建設方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開發商認識到環境好能促使房地產增值,開發程序經歷了從初期的“容積率至上”,到后來的“建筑優先,環境補救”,直到現在的“環境當先,建筑跟后”的演變過程。另一方面,居民在購房時,除了考慮房型、住區外部環境(交通、購物、教育、文化、衛生設施等)之外,住區內部環境也成為決定因素之一。市場買賣雙方的互動過程,推動著住區環境品質的不斷提高。
1 居住區環境建設現存問題分析
1.1 忽視對自然景觀資源的利用
目前居住區景觀環境建設中常常忽視原址環境中有價值的信息,如水體、生物種類、地形地貌、既有景觀等。缺乏對原有自然環境的尊重和利用,不論基地自然條件如何,一律先填溝推山,將原有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特征一概抹去,代之以全新的布置,這實際上是一種得不償失的逆生態做法。
1.2 片面認為高綠地率即能產生好的生態效益
許多住區建設片面追求高綠地率,把其作為衡量是否為生態住區的唯一標準,認為只要綠地率高就能產生好的生態效益,小區的環境質量就高,就是生態小區。
1.3 重人工環境,輕自然環境
居住區中動輒長達100m以上的軸線,廣場、噴泉、雕塑一應俱全,以為這樣就成了現代高檔小區。過分追求精心修飾、超前鋪張的人工化環境,形成大面積的硬質鋪地,卻忽視了豐富多彩的自然化環境的內在精美結構。殊不知相對于人工環境具有的功能性、時效性而言,自然環境更具有田園式的魅力。
1.4 過度追求植物材料的珍稀與奇特,忽視本土植物的運用
1.4.1 植物配置時選用苗木樹種不當
住宅區綠化要適地適樹,盡量選用有觀賞價值的鄉土樹種和花卉。不但可以降低綠化費用,而且還有利于管理養護。但一些房地產商為追求新異,加強賣點的宣傳,常要求種一些高檔的樹木,一株樹動輒十幾萬,幾十萬也在所不惜。
1.4.2追求大樹,忽視實生苗的使用
為了樓盤促銷,要求植物種植能夠立竿見影,從而違反生態規律的各種做法比比皆是。尤其是在植物配置方面,為日后的管理埋下隱患。因此,待效期太長,三五年后才成型的種植設計不是好的設計,剛種上時沒有葉子不行、修剪過度不行、會落葉也不行,造成對植物選擇的局限性極大。
1.5 水體的過度使用
水景對于提高居住環境質量有著重要意義。但現在的水景現狀卻令人勘憂,許多小區的水景大多是用水泥石塊砌筑而成, 甚至底面也用水泥澆筑,這對于面積較小、有特定功能的水體( 如噴泉、戲水池等) 來說是無可非議的,對于面積較大的水體(如人工湖泊)來說就不太適宜。它嚴重影響了水循環的質量及時空分布,進而影響了水體的生態環境,同時也影響了水體的美學、游憩和教育功能。
1.6“以人為本”的理念難以體現
目前,我國許多住宅區內景觀設計沒有做到“以人為本”。景觀要“以人為本”,重要的是設計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齡結構、職業、生活工作習慣、生理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設計, 這樣才能使小到每一個細節都尊重、體貼人的活動行為, 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讓住戶感受到舒暢的人性空間。
2 思考居住區環境建設措施
2.1 保留現狀植被
長久以來,城市或住區建設中,綠化植物都當做點綴物。出現了先砍樹、后建房、再配置綠化這種事倍功半的做法。生態學知識告訴我們,原生或次生地方植被破壞后恢復起來很困難,需要消耗更多資源和人工維護。因此,某種程度上,保護比新植綠化的意義更大。因而在居住區環境建設中,應盡量保留原有植被。古樹名木是基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盡可能將它們組織到居住區生態環境的建設中去。
2.2 保持綠化物種的多樣性
生態學認為,物種多樣性是維持系統穩定的關鍵因素,同時,植物系統的物種多樣性也將更好地發揮其生態功能。有數據表明,同樣面積的喬、灌木和草坪組成的復層結構的綜合效益,為單一草坪的4-5倍,而養護管理投入之比為1:3,生態效益的趨勢是:喬灌草復合型群落>灌草型群落>單一草坪>裸地。所以居住區環境建設中,應避免盲目使用大面積的單一草坪,而采用綜合生態效益更佳的復合林地綠化。
2.3 以生態學的角度配置植物
居住區環境的綠化設計應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征,根據不同植物種類進行合理空間分布。植物的選擇應優先考慮利用地帶性樹種,它們具有良好的生態優勢,更能適應當地的氣候、土壤、水文等條件,需要的養護、水分等投入也較外來植物少。另外,選擇生態位有較大差異的物種進行合理配置,物種之間的競爭才比較緩和,植物各物種之間對營養元素的利用趨于互補而不是直接競爭。再有應注意在居住區綠化環境建設中強調立體綠化的模式。
2.4 住宅小區的水景設計
在小區的水景設計時,首先要將水景作為一個小的生態環境來考慮。采用靈活多變的手法創造優美的景觀,同時保持這個生態系統的平衡。現在水資源日益匱乏,減少水景中水的耗損是設計水景時必須考慮的問題,一般采用的是底面和側面的防滲措施。在設計時應考慮使用天然的防滲材料,既防滲又環保。如果湖泊溪流的底面是很好的土壤,可以稍加夯實即可達到防滲效果。如果是沙土或者建筑垃圾較多的地方,要加50cm 厚的土壤后再夯實,就可以達到防滲目的,還可以種植水生植物,能滿足生物對土壤的需求,改善水體景觀。
3 結 論
總之,隨著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觀的深入人心,現代居住區中的景觀生態設計對于完善城市生態系統,提高城市居住區環境質量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對于開發商而言,景觀生態環境良好的居住區有著更好的市場前景;對于消費者而言,有著良好景觀生態的居住區是人們選擇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徐瑞萍,鄭寶俊.淺議住宅環境景觀的幾個設計誤區.建筑科學.2009
2 韓瑞光.人性化的新加坡居住及環境景觀規劃.中國園林.2007
3 聶恩來,馬小平.從“ 綠色建筑”理念談住宅小區的設計理念——以某居住小區設計為例(科學教研).2008
文章標題:城市住宅小區生態景觀設計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chengshi/1466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