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2-12-12 09:34 熱度:
【摘要】“碎.非碎”是針對荊州寶塔河灣“10.24”事件而設計的一個景觀概念設計,它要求參與設計者從專業層面去思考景觀設計中如何有效的避免不必要事故的發生,以及如何通過合理的規劃來契合游覽者多樣的景觀需求。本設計從基地環境出發,通過分析不同人群的行為方式,以“空間體驗”為著手點,試圖設計一個兼具景觀、警示、救援、紀念為一體的公園景觀規劃設計。通過空間情節的體驗,達到對此地塊“場所性”的確定。
【關鍵詞】 行為心理,景觀設計,空間體驗,場所
1 緣起——基于對空間體驗的探討
“碎.非碎”是針對2010年荊州“10.24”事件而設計的一個瀕臨長江的景觀公園設計。該設計基地位于荊州寶塔灣河段,是一個事故頻發的危險瀕水地段。其本身的景觀資源非常豐富,到由于其基本服務設施的缺乏和不利的管理,導致人們的行為方式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規范。經過我們的分析,現有的景觀資源與參與者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得矛盾,它缺少人們的空間體驗,所以我們決定從人們的行為心理方面著手。
2 大眾行為心理——空間體驗的來源
大眾行為心理是隨著人口增長、現代文化交流以及社會科學的發展而注入景觀環境的現代內容。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導,研究如何創造使人賞心悅目,積極上進的精神環境。[1]所以,合理的分析人們對于景觀的需求,從而達到更為合理的規劃目的。由此可見,空間體驗的前提是解釋清楚人們的體驗邏輯,而體驗邏輯的推斷來源于行為方式的積累,繼而影響到承載空間情節的景觀規劃實體本身。
3 立意——場所記憶
“鋪成大地,創造山川,其遠近高卑,曲折深淺,皆令各得其勢而不背,則格制定矣。然后相其地勢之情形......”——《畫法新法問答》[2]
立意是景觀規劃的總意圖,即設計思想。在保證基地環境完整性和整體性的同時,我們首先對基地進行宏觀的立意。在找不到基地文脈的切入點之后,我們決定從感性方面著手。通過回顧整個“10.24”事件,結合分析當時那種破碎的心情和基地本身存在的眾多破碎的環境,我們提取出“碎”的概念。通過碎的形式來契合參觀者對于此塊基地的過去的感受,來完成體驗的承接環節。正如卒托姆所言:記憶包含了我所知的最深的建筑體驗,它們是作為建筑師的我試圖在工作中探索的建筑氛圍和形象的豐富源泉。[3]記憶作為體驗的先決條件,即為景觀的參與提供了空間定位與空間情節。
4 景觀軸線與功能分區——“碎”的呼應
基地本身存在著眾多的隱形條件,通過對軸線的提取,來完成對基地的打碎,又通過合理地對功能體塊進行分區,來保證基地的完整性和景觀游覽的整體性。所有這兩方面的努力,就將基地重組成為網狀的不規則結構,不論從平面還是空間,為了達到我們定義中的“碎”的定義,這樣就需要有強烈的景觀引導軸線來貫穿聯系整個基地。
5 碎的建筑——基于空間情節的氣氛的營造
“什么是氣氛?讀一段我在筆記中寫下來的,為大家提供我試圖表達的:我在這里,坐在陽光下。一個在陽光下顯得十分美麗的宏偉而高大的拱廊。那個廣場為我提供了一個全景——住宅的立面,教堂,紀念物,身后是咖啡店的墻,不多不少的人們,花市,陽光。十一點鐘,廣場的對面在陰影中,令人愉快的藍色。奇妙的不同聲域的噪聲:臨近的對話,廣場上的腳步聲,踏在石頭上的聲音,鳥語聲,人群中傳來的有節制的腳步聲,沒有汽車、沒有發動機聲,偶爾從某個建筑工地傳來的噪聲......“——卒托姆[4]
對于景觀設計中的建筑主體以及建筑小品的處理,都來源于人們的生活體驗,通過設計符合人們記憶產物的氛圍來達到和參觀者的互動。參觀者通過從景觀外圍進入建筑的過程當中,體驗到經過陽光打下的斑駁的光影來體會那令人破碎的心情,通過參觀者忽明忽暗的穿梭,體會生命的曲折變化。
6 “碎”的景觀規劃道路——基于體驗的豐富性
縱觀整塊景觀規劃,所得的成果頗具動感。彼此相交的直線最為明顯的就是設計中充滿穿梭感的道路。通過隱性的軸線控制,道路順應建筑形體自然的布滿整個基地,在連接各個景觀節點的同時,是整個規劃具有一種整體感。應該說是道路服務更完善了整個景觀設計。為了豐富綠化,我們在沿江的一面種植低矮的灌木和小型花草,在靠近大堤的一面種植高大的常青樹,用來抵擋冬季北方吹過來的北風,而夏季吹過來的季風則可以輕而易舉的通過江面到達建筑,理結合高低樹木,達到符合景觀公園的休閑與愉快目的。在靠近大堤的干道旁種植更高的樹木,以呼應城市干道的快節奏。在種植物相互掩映的綠地內,布置有若干紀念小品和紀念雕塑。通過如此豐富的植被布置,在或肅穆或活潑中滿足參觀者多樣的景觀需求,相關體驗也就豐富起來。
7 場所的建立——基于秩序的空間體驗
如果將秩序作為外部知覺,現象看作是內在知覺,那么在一個物質的營造中,外部知覺和內在知覺交織起來。從這點上說,體驗的現象是將概念和感覺結合起來理由的材料。主觀和客觀統一起來,外在知覺和內在知覺被合成在空間、光線和材料的秩序中。——霍爾[7]
通過將理念和設計手段結合起來,將歷史記憶與生活情節結合起來,將主觀感受和客觀景觀結合起來,那么這個景觀設計所營造的地點就成為了讓人難以忘懷的場所,從而更加正確的認知場所和完善場所。正如海德格爾所言:建造的本質就是對家園的營造。[8]所以,當這個場所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家園的時候,它還兼具保護功能,而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本設計不是一個純粹的景觀設計,而是一種對已有不安定場所的安定化改善。
參考文獻:
1.著作:盧新海. 楊祖達. 《園林規劃設計》. 60頁.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
2.著作:沈克寧. 《建筑現象學》. 目錄頁.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著作:沈克寧. 《建筑現象學》. 66頁.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4.期刊:陳潔萍. 《建筑師》. 96頁.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11
文章標題:“碎.非碎”——基于空間體驗的景觀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chengshi/1470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