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2-12-12 09:40 熱度:
摘要:本文通過對水體環境的現狀來分析武漢市南湖周邊水體變化.思考城市污水治理工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合適的對策.指導城市污水工程規劃、建設和管理,以達到保護城市水環境的目的。這對于優化城市生態環境、創造親水怡人的自然景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水體景觀,城市,思考與對策
1.水體景觀的歷史概況
水體景觀是用藝術的手段來體現水的靈性,而水則是水體景觀必不可少的要素,要更好的了解水體景觀首先必需對水有一個詳細客觀的了解。
水是生命的起點,也是人類文明的源泉。我們通過對歷史源流的縱向考察,可以為今天的設計理論找到客觀的發展邏輯和充分例證。一萬多年前,隨著農業的產生,人類告別了蠻荒時代,跨入了文明的大門,人類因農業的不斷發展造就了東西方不同的古代文化。如以黃河流域為代表的中華文明,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以及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為中心形成的巴比倫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巴拉文明,地中海的古希臘文明,還有美洲的瑪雅文明等都與水域或流域緊密相連,各文明的發展繁榮充分體現了當時鮮明的自然文化特色,這種自然的文化既重人倫又重人事。
人類居住環境的理想在跨越千年的當代仍是要承襲歷史文脈,走山水田園式道路;當這些文明被人類了解后的不久又進入了濱海、湖泊的文明時代。埃及北臨地中海,東隔紅海與沙特阿拉伯相望;兩河流域分別為黑海、地中海與阿拉伯海的近海包圍,印度東南是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中國東部和南部分別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連成一片;文明古國希臘三面被地中海所包圍;意大利、法國等古老國家的海岸線富饒發達,第一經濟強國美國更是如此。
關于湖泊文化,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之煙波浩渺,江西省北部的鄱陽湖之萬頃碧波,杭州西湖之寧靜蔥蘢都令人心馳神往。中國歷史上的阿姆渡文化及良渚文化就是在長江、錢塘江三角洲的土壤里成長起來,它是吳越文化產生的基礎,楚文化也是得益于洞庭湖和洪湖的滋潤。作為整體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湖泊文化獨具風光。從這些歷史文化的發展和變遷,我們從中窺探到水文化對人類社會、人類文明、人類文化、人類居住環境的影響是無可替代的。
2.城市水體景觀的發展狀態
居住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一。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全球大部分人居住在城市,中國也不例外。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以從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0年的36%。在這樣一個高速城市化過程中,武漢城市住宅建設也在呈現出現快速上漲的勢頭。在武漢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忽視了水體的重要性。建國初期武漢市有湖泊127個,到90年代初,7個中心城區主要湖泊銳減到35個,如今僅剩下27個湖泊,10年凈減湖泊面積5000多畝,湖泊在萎縮及隱性消亡,“百湖之都”已名不副實。隨著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實行,填湖開發成本低,助長了填湖行為。如沙湖原有水面積585畝,90年代由于開發性填湖,至今僅存50畝。
南湖位于武漢市洪山區,是武漢市僅次于東湖的第二大湖,原屬城郊淺水湖泊,北臨東湖、沙湖,南臨湯遜湖、黃家湖,湖水一度清澈見底。然而由于近年來城市建設的發展,南湖現已成為城中湖。長期以來大量商品建筑的涌入所帶來的的生活垃圾以及城市污水入湖,致使南湖水體污染非常嚴重,水體生態功能嚴重退化,其水質已不再清澈,。據調查,該湖周邊現有24個主要排污口,占全市入湖污水總量的30%。
南湖水質的惡化,導致湖體的生物組成發生變化,現在湖中水草基本絕跡。不少稀有水生物現在也極為少見。同時漁業養殖也面臨危機,從1998年開始,到高溫季節時就會發生魚類浮頭和批量死亡,2001年后,水質惡化嚴重,每年都有大規模的死魚現象,且還有逐年加劇趨勢,南湖魚翻塘現象已成“家常便飯”,幾乎每到天氣變化時都會有大量魚翻塘。城市水環境的污染嚴重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我們目前最關鍵的是要改善水體水質,控制濱水區的城市建設,對南湖岸線盡可能采用自然形態、增加綠化植被,同時充分運用濕地、水生植物等,加強生態系統的修復與建設。同其它環境污染問題的治理一樣,對武漢南湖水體污染的整治是一個系統和長期的過程。要想將這些方法真正運用到南湖的整治中,還需要更進一步對南湖的污染狀況進行實地考察分析,并進行具體對比研究。
3.水體景觀未來發展前景
必須調整我們的生存態度和價值觀,給予水體景觀以倫理關懷,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簡單的施于人的居住不能使人達到精神的暢然,而只有大自然之萬物有機地呈現在人類面前并與人形成良性生物鏈,人才有可能感覺到生命的真正活性與愉悅。在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大背景下水體景觀無疑是人們選擇的首選,現代水體景觀是處于現代城市中的要素,好的設計也能使城市空間具有定位的作用,這體現在物質對人的影響,比如將水體景觀設置為標志物,就可以在特定的區域內構成一個空間,人的親水性決定了水體景觀的設計跟人的心理行為關系密切,有水的空間給人的場所感增強。或是邊界主要具有劃分領域空間的功能,就不需要設計的太豐富,而一些組織周圍建筑,比如住宅小區,形成中心的水體則需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給人一種親近自然的無拘束感。
水體景觀的保護與開發,最終是要服務于人類,創造出令人生理、心理都接受,現在、未來需求都能得以滿足的健康水景區。對人類而言,好的環境不僅繼承傳統的社會依賴性,同時更加強調人生的自然依賴性,因為人類根本無法擺脫首先是自然的,然后才是社會的這種依賴性。這些認識必將使水體景觀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生存居所的地位超然!
4.結語
從城市化進程到都市品質與性格形成過程中水環境設計的作用以及水環境設計作為公共藝術的精神性存在,從而深入探討水環境對于人類文化形成以及人居環境在生態功能、生存功能、景觀藝術個精神潤澤等方面的立體文化含義。這些水體景觀都能充分、深刻、細致、完美的表現出來,建立符合人類可持續發展生存戰略原則的水體景觀,從而創造出一種東方品格的人居環境,提升人類的生命價值。
參考文獻
[1] 園林水景. 詹姆士·埃里森.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2] 水景園. 余數勛. 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
[3] 中國古典園林史. 周維權.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4] 園林理水藝術. 朱鈞珍:中國林業出版社,1998.
文章標題:城市中水體景觀的發展前景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chengshi/1470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