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3-03-05 08:43 熱度:
摘要:本文通過對太原地區城市概況,自然條件特別是市區氣象資料,城市綠化應用植物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橫向比較和縱向分析;在太原市區園林植物調查的基礎上,對太原城市園林植物規劃,提出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鄉土樹種為主,外來適生樹種為輔,經濟、生態、美觀諸原則,列出植物配置比例、基調樹種、骨干樹種、特定用途樹種和引進推廣樹種;探索建立合理的綠化復層種植結構的具體方法,結合傳統的抗性較強的鄉土樹種、共同構成綠化種植復層結構種植模式的植物群落。
關鍵詞:太原地區,園林植物,調查,應用分析
太原市作為山西省的省會,隨著城市結構的調整和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大,必然要對作為改變城市環境重要手段的園林綠化特別是園林植物資源的科學應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城市有限的土地和空間中實現經濟、生態、美觀三大效益的最佳整合,是提高城市綠地質量的關鍵所在。把太原地區園林植物的應用分析作為發揮園林綜合功能效益中的重點加以研究,進一步摸清太原市園林植物資源的家底,篩選出適宜太原地區園林綠化的園林植物,提出具體的太原市園林植物規劃,運用豐富的本土植物資源,按照地方植物群落的結構、層次構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園林植物景觀,使太原市園林綠化水平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1.1城市園林植物應用存在的問題
1.1.1骨干樹種種類較少,特定類型綠地中樹種單調
近年來,隨著太原綠化建設的快速發展,綠地中應用的園林植物,從總體上來說在城區和郊區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一些綠地的園林植物多樣性不夠,部分地區或特定類型的綠地中應用的樹種比較單一[1]。從調查結果來看,公共綠地樹種比較豐富,而道路綠地、居住區綠地、附屬綠地及防護綠地的樹種種類相對單調,應用樹種的種類較少。
截至2009年底,太原市建成區范圍內,落葉喬木中,國槐、銀杏、毛白楊、白臘、旱柳、垂柳、刺槐等幾個樹種占落葉喬木總量的58.6%;常綠喬木中,側柏、檜柏、油松等幾個樹種占常綠喬木總量的88.9%。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太原 城市園林綠化中大量應用的骨干樹種主要集中在數量不多的幾個樹種中,因此,樹種豐富還有很大的潛力空間。
另外,在一些特定類型的綠地中,樹種單調問題表現也比較突出。例如,在太原的道路綠化中,行道樹總體應用樹種少,僅限于國槐、白蠟、毛白楊、油松、欒樹、銀杏、臭椿等少數幾種,其中國槐的頻度高達52.75%。
1.1.2自然條件限制樹種應用
太原地區由于環境氣候條件的限制,夏季開花的喬木種類較少,只有合歡、欒樹、紫薇、木槿等幾種,另外,太原 地區冬季樹木景觀比較單調,露地越冬的常綠闊葉樹種僅有大葉黃楊、錦熟黃楊、膠東衛矛等數種,冬季缺綠情況較為突出,近年來各單位雖對此有一定認識,但仍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冬季景觀單調的狀況。今后需繼續加強本地園林樹木抗寒、耐旱、耐熱等新品種的選育研究。
1.1.3園林樹種儲備不夠合理
截至2009年,太原地區已有各類園林苗圃1234家,但由于受利益驅使,有些苗木儲備單位盲目跟風,片面求新、求奇、造成儲備樹種雷同,一些優良的植物儲備量不夠,當前仍有許多挖掘山苗、破壞資源的現象,許多苗圃中儲備的山苗,為保成活而修剪過重,樹形恢復慢,園林應用時可選擇的余地較小,許多綠化工程中使用外地苗木。
1.1.4新優樹種推廣不力
引種馴化樹種和選優的鄉土樹種推廣力度不夠,造成一些優良的園林樹種未能很好地在城市園林綠化中迅速應用。例如,楓楊、小葉樸、構樹、水栒子、烏頭葉葡萄、照山白、馬藺、射干、卷丹等,能較好地適應太原地區氣候特點,但未能在城市中很好地應用。
1.1.5綠化樹種色彩不豐富
太原在近幾年的城市綠化建設中實施了“彩葉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就總體來說,當前城市綠化樹種色彩仍不夠豐富,僅紫葉李、紫葉矮櫻、紫葉小檗、金葉女貞等樹種應用較多,秋色植物和常年色葉植物數量比較少,樹種也比較單一。另外,觀花、果植物彩葉植物的種類和數量都不多。
1.1.6部分地區沒有做到適地適樹
城市應用園林植物時,不從太原地區實際情況出發,盲目跟風,大規格、大面積使用大規格雪松、油松、銀杏及冷季型草坪,引發苗源地和用苗地的生態災害。城市的許多綠化區域立地條件較差,制約著樹種的選擇應用。在部分城市綠地中樹木應用不盡合理,造成樹木出現衰弱甚至死亡,未能有效地發揮園林樹木的生態和景觀作用。
1.1.7 養護水平低,影響新優植物的進一步推廣
由于存在重建輕管的思想,在園林植物推廣方面同樣產生了不良的后果,新優苗木從引種馴化地到城市綠地中的應用,往往有一個調整實驗期,在這個階段中本應該給予這些新優苗木更加精細的養護,在實際操作中,養護不過關,從而使新優苗木的發展雪上加霜。
1.1.8鄉土樹種、藥用植物應用少,“高價買綠”現象時有發生
太原地區在植物分布上屬華北區的遼西晉冀山區和丘陵區,植物自然分布多樣,白皮松、側柏、構樹、小葉椴、小葉樸等都有天然次生林分布,瓜蔞、甘草、桔梗等藥用植物長勢不錯,但都應用較少。反而大規格、高價格苗木走俏,“高價買綠”現象時有發生。
2.太原概況
2.1地理環境
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太原盆地北端地理坐標為東經112°33'北緯37°47'。東、西、北三面環山中南部為汾河沖積平原汾河自北向南縱貫其中境內地勢起伏較大。海拔最高點為2670m最低點為760m平均海拔約800m。東西橫距約144km南北縱約107km。市區東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呂梁山作屏障,坐落在兩大山脈間的河谷平原上。境內地貌形態復雜多樣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谷地均有分布。
2.2氣候條件
太原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干燥寒冷、晴朗少雨;夏季炎熱濕潤、雨量集中;全年盛行西北風;;年平均氣溫7.8℃-10.3℃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26.8℃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39.4℃年平均地面溫度9.3℃-12.8℃;無霜期135-157天;年平均降水量420-457mm;年平均蒸發量2043.2mm;年平均日照時數2360-2796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53%-60%。春旱、夏旱、春夏連旱局部地區暴雨、大風、冰雹是太原市的主要氣象災害干旱和冰雹幾乎年年遭遇。
2.3水文特征
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橫貫太原市全境流經境內約140km太原段是汾河的中上游。太原境內流入汾河的支流主要有澗河、大川河、凌井河、屯蘭河、原平川河、陽興河等45條河流。太原的天然湖泊有晉陽湖晉祠及市區公園內大小不等的數個人工湖。地表水的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河川徑流量大年平均為3.043億m3。一年中汛期(6~9月)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9%~80%。
2.4土壤特征
太原市土壤整體呈現微堿性或堿性反應。太原市的土壤主要為褐土和潮土。褐土是太原市主要的地帶性土壤為境內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土壤。潮土主要分布于汾河沖積平原及季節性河流的兩側。在晉源區的晉祠鎮、晉源鎮和姚村鄉等地集中分布有水稻土。
2.5植物區系
依據《太原植物志》(1990)的記載太原植物區系屬于泛北極植物區中國-日本植物亞區華北地區黃土高原亞地區。區系成分雖以溫帶性質占優勢地位且是主要成分。全區共有維管束植物139科543屬1000種(含習見栽培植物146種)占到全省維管束植物科、屬、種的78.5%、72.3%、37.3%而太原地區的域土面積只占全省的5.8%。全區的維管束植物計有蕨類植物13科15屬25種;裸子植物6科12屬20種;被子植物120科516屬955種。
2.6古樹名木
太原市古樹名木的調查工作是從1983年開始的, 2004年組織專人對全市的古樹名木進行了地毯式普查。經查,我市古樹從原來的232株上升到586株,凈增加354株,涉及20個品種。
3.太原地區園林植物選擇和應用
3.1. 選擇原則
3.1.1.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
遵循自然規律,根據的園林植物生物學特性和不同立地條件類型進行比較選擇,充分發揮樹種特征[2],培育太原市的地方植物特色景觀,實現良好的生態效益。
3.1.2以鄉土樹種為主,外來適生樹種為輔的原則
城市骨干樹種要求具有良好的生態適應性和較高觀賞價值。
3.1.3合理搭配原則
配置上應體現喬、灌、藤、草相結合,以喬木為主,灌木、地被、草坪等為輔,同時,樹種選擇要注重常綠與落葉、一般型與觀賞型、速生與慢生的結合。
3.1.4季相突出原則
創造“春花、夏蔭、秋色、冬陽”的植物景觀。針對太原市冬季缺綠、城市景觀單調的客觀現實,有計劃的增加常綠樹種的比例,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效果,減少冬夏綠量差異,改變城市冬季景觀[3]。
3.1.5經濟、生態、美觀原則
3.2太原園林植物推薦名單
3.2.1基調樹種:國槐、白臘、欒樹、毛白楊(♂)、新疆楊(♂)。
3.2.2骨干樹種:
落葉喬木:銀杏(♂)、垂柳(♂)、旱柳(♂)、饅頭柳(♂)、龍爪槐、河北楊、紫葉李、海棠類、山桃、五角楓、元寶楓、丁香類、黃金樹、梓樹、絲棉木、杜梨、文冠果、榆樹。
常綠喬木:油松、側柏、白皮松、樟子松、圓柏。
落葉灌木:黃刺玫、珍珠梅、榆葉梅、牡丹、玫瑰、薔薇類、桃(觀花品種)、紫葉矮櫻、貼梗海棠、月季、水栒子、丁香類、連翹、迎春、金銀木、錦帶花、棣棠、衛矛類、猬實、天目瓊花、山梅花、太平花。
常綠灌木:砂地柏、扶芳藤、北海道黃楊。
3.2.3特定用途植物
抗氟化物:國槐、臭椿、泡桐、白皮松、側柏、丁香、山楂、紫穗槐、連翹、金銀花、刺槐
抗二氧化硫:刺槐、銀杏、加楊、臭椿、美國白蠟、楓楊、榆樹、垂柳、旱柳、欒樹、紫穗槐、丁香、泡桐、連翹、山楂、火炬、合歡、檜柏、絲棉木
抗氯氣:國槐、榆、臭椿、紫荊、紫穗槐、加楊、側柏、白蠟、合歡、五角楓
抗光化學煙霧:銀杏、連翹
滯塵力強的植物:榆樹、臭椿、刺槐、楊樹、泡桐、檜柏
3.2.4濱河綠化植物
楊樹、楓楊、旱柳、構樹、水杉、桑、碧桃、紫葉李、迎春、連翹、蘆葦、千屈菜
3.2.5水生植物
荷花、睡蓮、蘆葦、蒲蘆、千屈菜、紅花蓼
3.2.6防風固沙植物
加楊、意楊、旱柳、垂柳、榆、刺槐、桑、白蠟、紫穗槐、沙棘、錦雞兒
3.2.7防火樹種
栓皮櫟、大葉黃楊、銀杏、臭椿
3.2.8耐鹽堿植物
白蠟、垂柳(♂)、旱柳(♂)、饅頭柳(♂)、臭椿、毛白楊、新疆楊、榆樹、杜梨、泡桐、刺槐、紅花槐、香椿、構樹、千頭椿、紅葉臭椿、欒樹、文冠果、桑樹、皂莢、絲綿木、杜仲、君遷子、鹽膚木、火炬樹、黃櫨、復葉槭、沙棗、檉柳、暴馬丁香、側柏、檜柏、紫穗槐、錦雞兒、珍珠梅、金銀木、接骨木、金葉女貞、水蠟、連翹、小葉女貞、醉魚草、錦帶花、紫葉小檗、膠東衛矛、三葉地錦、五葉地錦、紫藤、凌霄、金銀花、馬藺、鳶尾、千屈菜、萱草等。
3.2.9地被植物
沙地柏、扶芳藤、馬藺、迎春、五葉地錦、三葉地錦、蜀葵、千屈菜、荷蘭菊、景天、鳶尾、射干、萱草、桔梗.
3.2.10垂直綠化植物
紫藤、南蛇藤、葡萄、瓜蔞、野葡萄、五葉地錦、五葉地錦、凌霄、金銀花、獼猴桃、迎春、膠東衛矛。
3.2.11宿根花卉
芍藥、宿根福祿考、叢生福祿考、虞美人、八寶景天、胭脂紅景天、三七景天、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石竹、地被菊、鳶尾類、蜀葵、蛇鞭菊、天人菊、金雞菊、黑心菊、馬藺、射干、玉簪、荷蘭菊。
3.2.12引進推廣植物:
落葉喬木:金葉槐、蝴蝶槐、金葉榆、花楸、北京花楸、鵝耳櫪、金枝白蠟、小葉樸、紫椴、紅葉椿、遼東櫟、蒙古櫟、栓皮櫟、榛子、構樹、杜仲、臭檀、小葉椴、毛梾、皂莢。
落葉灌木:毛栒子、繡線菊、圓葉鼠李、小葉鼠李、六道木、蔥皮忍冬、雪果忍冬、錦帶、陜西莢蒾、蒙古莢迷、紅花錦雞兒、小葉錦雞兒、胡枝子、螞蚱腿子、黃瑞香、照山白、枸杞、毛黃櫨、茶藨子。
落葉藤本:五味子、絲瓜、苦瓜、栝樓、葛藤、蘿藦、杠柳、蛇葡萄、中華常春藤。
宿根花卉:黃芪、草木樨、宿根亞麻、薄荷、、假龍頭、婆婆納、地黃、毛地黃鳶尾。
草坪及草本地被植物:紫花苜蓿、百脈根、鐵莧菜、百里香、桂竹香、無芒雀麥、紫羊茅、剪股穎、匍匐剪股穎、冰草、花葉蘆竹、狗牙根、狗尾草、金色狗尾草、野牛草。
3.2.13市樹市花
太原市已確定市樹為國槐,市花為菊花。
4.思考與建議
4.1重視喬木的作用
必須充分重視喬木的作用,同時合理建植地被,建立必須能夠經受時間的檢驗的標準是重要的。城市要持續發展,城市園林綠化的種植結構也要持久利用的方向發展,更新周期長的當地的長壽樹種應引起進一步的重視[4],使它得到更多的發展而逐步成為城市園林綠化的骨架。
4.2建立由喬、灌、草組成的合理的復層種植結構
園林是三維空間的藝術,其生態效益同景觀效益是完全可以協調統一的.建立由喬、灌、草組成的合理的復層種植結構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正確途徑[5]。復層結構的建立必須講求科學性,建立復層結構的關鍵問題——植物耐陰性的分類和耐蔭植物的篩選,喬、灌、草的合理配植比例。
草坪的養護管理與植物群落的養護投入是3:1,而由喬、灌、草組成的植物群落的生態效益是草坪綠地的4-4倍,草坪還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資源,太原為缺水城市,尤應對此作出合理的決策。
4.3加大鄉土樹種的種植力度,適當引進外來樹種
一些抗性較強、觀賞價值較高地鄉土樹種可以加大種植力度,如欒樹、杜梨、臭椿、香椿、黃櫨等。同時也可以積極引進新、優外來樹種,豐富綠化樹種種類如金絲柳、日本櫻花、香花槐、金枝槐等。
4.4以速生樹種為主,合理搭配慢生樹種
太原市冬季漫長,植物生長期較短,選擇速生樹種會在短期內形成綠化效果,尤其是街道綠化,但速生樹種易衰老,壽命較短;而慢生樹種生長緩慢,短期內達不到綠化效果,但壽命較長[5]。所以要根據主要功能選擇不同生長速度的樹種,如街道綠化應選擇耐修剪、易移植的速生樹種:而街頭綠地、小游園則應多選擇慢生樹種,適當應用速生樹種。
4.5適量應用彩葉與觀果樹種,豐富夏秋季景觀
太原市主要觀花樹種花期大部分集中在4月份和4月份,4月份開花的樹種較少。因此需要增加一些彩葉樹種(黃櫨、元寶楓、五角楓等)、和觀果樹種(棗、柿樹、水栒子、山楂等)豐富夏秋色彩。
4.6積極探索垂直綠化、屋頂綠化
太原市綠化用地日趨緊張,應在垂直綠化、屋頂綠化上進行積極探索從管理層面進行政策扶持,形成 “政策扶綠、見縫植綠”的有效機制。
參考文獻:
[1] 陳有民. 園林樹木學[M]. 中國林業出版社. 1988:12-326.
[2] 雷淑慧. 淺談城市園林綠化中園林植物的選擇與搭配.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J]. 2004(14):2.
[3]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花卉教研組. 花卉學[M]. 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0:14-194.
[4] 裴淑蘭.,梁林峰. 太原市園林綠化樹種的調查與分析. 中國園林[J]. 2008(08):90-94. [6] [5] 任憲威. 樹木學.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7:34—489.
本文選自《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雜志是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商業網點建設開發中心主辦,聯合國全人類發展中國協會、科技部科學技術進步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指導,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科技類期刊。旬刊:上旬為時政綜合概要;中旬為學術交流;下旬為城市建設深度報道。
文章標題:從城市概況和自然條件等問題淺析太原園林植物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chengshi/1647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