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04 15:12 熱度:
[摘要]文章結合實踐,分析研究了目前我國資源型區域經濟轉型的相關思路,指出資源型區域經濟結構調整不斷表現出對于資源部門技術和制度變遷路徑的依賴,這已經成為了目前實現經濟轉型的主要阻礙。在我國經濟的轉軌過程中,各個區域之間的經濟獨立性更加的明顯,區域經濟主體地位也更加的突出,客觀上要求我國必須進行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區域經濟轉型。對于資源型區域經濟的轉型來講,創新能力是走可持續發展和實現區域經濟轉型的原動力。
[關鍵詞]論文發表核心期刊,資源型經濟,區域經濟,轉型問題,思考分析,研究探討
資源型區域主要是指依賴于某一種或者多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的開采和加工所發展起來的經濟區域。在這些區域或者城市中,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支柱產業,并且對于城市的發展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一些城市本身也是因為資源的開發而發展起來的。但是,伴隨著資源出現枯竭,這些城市沒有了后續發展的產業,城市經濟隨之也出現了沒落的情況。我國資源型城市非常多,這些城市的轉型問題不僅關系著該城市自身的發展,同時也和該城市周邊的一些區域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因而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只有將資源型區域經濟的轉型放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進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才會有新的思路。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資源型城市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礦物能源,這為提供社會就業崗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加速城市化進程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礦產資源有著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的特點,加上長期以來資源型城市的傳統發展模式,使得資源型城市區域環境的質量不斷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區域內居民的身體健康,加上資源枯竭所導致的經濟下滑,還會給社會就業造成比較大的影響,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給資源型區域經濟的轉型造成一定的困難,影響到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以下結合實踐就我國資源型區域經濟轉型問題開展分析和探討。
一、資源型經濟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分析
(一)多數資源型區域的資源正面臨著枯竭的問題
我國大多數的資源型區域經濟的發展是以涸澤而漁的方式來追求高產量的礦產開發作為基礎的。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加上資源型的區域對于資源的過度依賴,使得資源的問題已經成為了資源型區域可持續發展中面臨的重大問題。由于資源枯竭所帶來的城市發展、經濟穩定以及就業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資源區域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
(二)資源型區域產業結構相對比較單一
資源型的城市多數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大多數產業集中在礦產的開采和粗加工方面,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很少。大多數資源型城市的產業都有著高投入、高能耗、低產出的特點。這種發展模式造成了區域產業結構之間的趨同化,生產的成本不斷上升,區域經濟發展的效益和競爭力下降等一些問題。以黑龍江大慶市為例,該市第二產業的共效率一度達到了90%左右,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滯后,這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埋下了一定的隱患,一旦資源枯竭,多數的從業者將會面臨失業的危險,進而影響到市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三)資源型區域缺少必要的技術和資金支撐
技術和資金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資源型區域缺少有效的技術支撐和資金積累,在過去國家所制定的價格體系嚴重不符合市場規律的狀況下,資源型區域的經濟利潤大量流失,導致資源型區域城市發展所需要的財力和技術嚴重不足。因為資源型區域長期處在封閉的狀態,一方面是人才比較缺乏,另外一方面是和外界的技術往來相對較少,進而造成了資源型區域技術落后的現實,這給資源型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四)資源型區域的生態環境惡化
傳統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高投入來完成,在資源型的區域主要是依靠對于資源的高消耗來支撐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種粗放型的經營方式對資源進行掠奪式的利用,導致生態遭受嚴重污染和破壞。另外采礦過程中所形成的山體崩塌、地面塌陷和土壤的沙化等地質災害,都可能造成大量的建筑物破壞。資源型區域的生態環境惡化給本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也不利于群眾的身體健康。
二、目前資源型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市場主導型的資源型區域經濟轉型模式分析
目前市場主導型的資源型區域經濟的轉型模式比較流行,其代表主要是美國的一些城市。眾所周知美國是資源型大國,國土面積大且人均資源占有量也比較高。美國同時也是世界上較為典型的自由經濟的國家,絕大多數的資源型企業都是私營企業,政府一般很少干預資源型企業的正常發展。在實現資源型區域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美國主要體現在市場資源配置方面,通過市場的力量來引導資源型區域經濟的轉型。同時美國的財政和金融政策也進行了相應的調節,比如在應對休斯敦的轉型過程中,為了能夠解決該城市的經濟轉型問題,美國將休斯敦建設成為美國的航天城,然后在市場的自覺引導下,有來自各地的1300多家企業落戶休斯敦,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的轉型。
(二)政府主導型的資源型區域經濟轉型模式分析
政府主導資源型區域經濟轉型模式也比較普遍,主要是以日本為例。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其國土面積十分狹小,相應的也缺少必要的礦產資源,加上日本人的人口多,人均資源的擁有量不足,因此日本政府十分重視資源區域經濟的轉型問題。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以政府的名義先后制定了多次煤炭轉型的政策。在煤炭產業轉型初期,資金主要是用于對煤炭行業以及產煤地區的補貼,這種辦法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顯。所以在后期所制定的煤炭產業轉型則主要是側重于對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相關的帶頭產業。日本的政府主導型經濟轉型模式獲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
(三)自由放任式經濟轉型的模式分析 自由放任型的經濟轉型模式主要是以蘇聯為代表。蘇聯的資源十分豐富,而且品種比較齊全。在蘇聯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一大批資源型城市被強制性地發展起來,但是在發展之初并沒有做出長遠的規劃,這導致這些城市最終陷入了資源枯竭的城市衰敗之中。自由放任式經濟轉型的模式并沒有獲得比較好的發展,多數資源型區域或城市在轉型中并不是很成功。
三、資源型區域經濟轉型的對策建議
在實踐中,我國很多資源型城市出于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考慮,依據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選擇了不同的經濟轉型模式,這些模式在應用的過程中獲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還有一些區域在轉型的過程中,效果并不理想,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資源型區域發展的質量。
依據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理論,現代化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會在人才、資金和技術方面通過一定的媒介向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比較低的地區進行擴散。伴隨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多個具有特色的經濟區域,他們有著很強的輻射力和內聚力,而目前我國很多資源型城市就處在這些區域之中。資源型的區域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尋找適合自身的位置,強化和區域經濟之間的聯系,改善城市發展額軟硬環境,這是目前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的重要路徑。
(一)優化產業結構的調整
在我國資源型區域中,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往往發展較為滯后,第二產業的發展往往較為超前。在實現資源型區域經濟的轉型過程中,要注意將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結構進行科學的優化,大力發展一些非資源型的經濟,特別是要發展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同時也要結合本地區的特色進行經濟發展。遼寧省阜新市是以煤礦為主的資源型城市,在進行經濟調整的過程中,阜新市發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目前該園區基礎設備完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入規;a階段,到2010年的年總產值已經達到7.5億元,在優化產業結構的過程中發揮出很好的作用,為區域經濟的轉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二)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
資源型區域經濟主要是依靠對于資源的開采而發展起來的,很多地區在“先生產后生活”思想的指導之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來講比較薄弱。資源型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往往交通設施不夠齊全,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區域大多處在較為偏遠的礦產資源集中區,這不但不利于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也給群眾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對此我們可以借鑒外國的成功經驗,例如,伯明翰是英國有名的礦床資源城市,該地區在進行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通過建立一些大型的基礎設施來增加第三產業的發展。比如該城市耗巨資所修建的布林商業街不僅為城市的發展引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提供了大約8000個就業機會。這極大地促進了以礦產著稱的伯明翰地區的產業轉型,帶動了當地的就業。
(三)做好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的資金保障
在實踐中,資金是保障資源型企業實現快速轉型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可以設置專項的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基金;鸬膩碓匆徊糠謶撌潜镜貐^礦產企業所征收的資源稅,另一部分則應該是國家和省財政的投資。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的基金主要應該用于對老礦區企業的轉型的支持,同時也用在對于一些新興產業的扶植方面,也可以用于對于下崗職工進行再就業的培訓,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另外該基金還應該勇于對資產開采所形成的地表塌陷以及環境污染實施資金支持。通過設立必要的基金來實施資源型區域經濟轉型在國外比較多見,如法國的地區開放獎金、美國的社會賠償基金等等。
(四)強化人力資源的開發力度
資源型城市的人才大多集中在相同的行業,人才的結構相對不夠合理,特別是缺乏現代物流業、現代服務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人才,這是目前制約資源型區域實現經濟轉型的因素。資源型城市的復興離不開人力資源的開發,在具體的工作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努力。首先是要抓好教育工作,提升對于本地區教育的投入,培養多類型的人才。另外在抓好基礎教學的過程中,還要花大氣力培養專業人才,比如遼寧省阜新市2005年在沈陽農業大學和遼寧工業大學定向培養了 628人,這些人才成為了阜新地區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其次就是要開展培訓工作。資源型地區的下崗職工一般比較多,他們往往技能較為單一,而且數量比較多,對這些人實施必要的技能培訓有利于下崗職工的再就業,促進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
(五)加大對于環境的治理力度
資源的開采很容易形成空氣和河流污染,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資源型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利于本地居民的身心健康。為了能夠實現資源型區域經濟的轉型,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資,集中更多的人才,資源型城市必須要開展環境的治理,提升本地空氣的質量。美國匹茲堡是環境治理的典范,在實踐中值得借鑒。匹茲堡曾經因為工業的發展排放了大量的廢棄物,使得城市的空氣質量很差,河水也被大量污染,這一度影響了該城市的健康發展,匹茲堡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通過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和治理,使得公眾積極參與到環境的治理之中,環境的治理獲得了比較好的效果,這為后期該城市的經濟轉型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
四、小結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經濟轉型方式,這些不同的模式在對于資源型區域經濟的發展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通過研究可以發現,資源型城市之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顯得乏力,主要原因在于資源型城市的經濟結構比較單一,和外界的聯系相對比較缺乏。要想實現資源型區域經濟的快速轉型,就必須使資源型區域經濟能夠融入整個社會發展的潮流之中,積極地參與新一輪的社會分工。另外在資源型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打造本地的城市品牌,發展特色經濟,注重結合本地的文化、旅游資源發展無煙工業和現代高新技術產業。國家也應該為資源型城市的發展提供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以此來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步伐,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的成功。
文章標題:論文發表核心期刊投稿我國資源型區域經濟的轉型問題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chengshi/2465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