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13 14:10 熱度:
村鎮地區是我國最為廣泛存在的一種居民點,是宏觀與微觀、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結合的社會綜合體,是城鄉體系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本文對村鎮住區的概念提出新的釋義,根據我國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現狀,經過大量的基礎資料調查與實際調研工作,總結當前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現狀存在的問題,提出適應于當前我國村鎮住區現狀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及運營配套的政策建議。政策建議的提出為決策者提供較為科學的管理手段,兼顧社會效率與公平,對于完善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系統、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以及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公共管理學報》的辦刊原則是"求道無籬,兼容并包:海納百川,經世致用"。學術之本在于創新,學術之基在于致用。創新要求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摒棄門戶之見,允許各種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碰撞;致用要求深入觀察、嚴謹務實,對現實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背景有深刻的理解。為此,我們將努力建造一個氛圍寬松、百家爭鳴、研究規范、論證嚴謹的學術論壇,與本刊作者一起致力于提高我國公共管理的研究水準,與我們一起打造一份高質量的《公共管理學報》。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村鎮地域內外環境、農民生產生活方式、人口結構等的變化,農民對公共服務設施的需求也隨之改變,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與需求無論從總量上還是結構層次上矛盾都非常突出,這都是現行的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標準制定時未能預見的,這也對農村地區公共配套設施的規劃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1相關概念
1.1 村鎮住區
本文所定義的村鎮住區,是指農村居民點或鄉村聚落(不含建制鎮、集鎮),是由為農村居民提供居住、生產、公共服務、文教衛生、交通運輸、行政等設施所構成的復雜綜合體。
1.2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
本文認為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即滿足農村居民基本的教育、醫療、文化、商貿等權利,滿足農村居民基本生活需要,能夠以具體的物質形態表現出來的公共服務。為了區分不同的設施服務性質,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分類具體歸納如下:
公益性公共設施:行政管理設施、社區服務設施等公共設施。該類設施由政府主導建設管理,服務全體居民,以社會公眾利益為主,不以盈利為目的。
準公益型設施: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文化體育設施等,該類設施帶有社會事業性質,有特定受益者,政府主導與市場化建設結合,也講求效益回報。
經營性公共設施:商業設施,包括:日用百貨、集市貿易、食品店、糧店、綜合修理店、小吃店、便利店、理發店、娛樂場所、農副產品加工點等公共設施。該類設施投資建設、經營管理主要由市場支配,追求經濟效益。
2當前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存在的問題
通過前期調研,對公共服務設施現狀的研究有以下共識:
(l)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投入不足。多年來,政府對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投入太少,投入和管理的體制十分落后。
(2)村鎮服務設施結構不合理,重復設施多,缺乏統籌規劃。準公益物品少;重視短期公共服務設施投入,輕視長期公共服務設施投入;重"數量",輕"質量";重視新建,維護、維修已有的公共服務設施成效不明顯,供給意愿不強烈;農民急需的公共服務設施供給配置不足,農民不需要的或者需求較少的公共服務設施卻過剩。
(3)服務水平低,缺乏管理維護。由于某些公共政策不完善和不到位,己建成公共服務設施質量差,不滿足群眾的基本需求。
3完善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政策建議
以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己經成為我國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其合理配置直接影響到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此, 要從法規、標準、體制、政策、技術、管理、宣傳等多方面采取綜合措施。
3.1 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現有《鎮規劃標準》關于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編制體系和標準控制的內容和深度不足,使得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處于無章可依的尷尬境地,城市和鄉村之間缺少過渡和銜接。因此,必須完善有關規劃法規體系,制定與村鎮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配套的有針對性的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出臺相關配套法規、實施細則,制定村鎮規劃法規管理條例,縣級專項建設計劃與實施計劃等以指導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建設。
3.2 吸引融合社會各方資金
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形成協同配套的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統籌建設機制。一方面,吸引社會投資主體舉辦公益性和經營性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全面開放經營性公共服務市場。在政府統籌規劃、宏觀調控下由民間組織、個人或其他社會力量舉辦,由市場調節供需關系,以滿足不同市場、不同人群的多樣化需求。
3.3 明確相關主體的責任義務
作為管理者的地方政府負責各項公共服務設施的總體規劃、公共政策的供給、組織與監督。以政府為主體、市場及第三來源為補充的投資者,在以政府財政撥付前提下,由國內外企業、個人和社會集團等通過投資或捐贈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務設施。設施的運營組織實體分為,政府建立的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和民間組織。公眾在公共服務設施供給過程中扮演被服務對象、規制對象、參與者等角色。
3.4 大力推進公眾參與機制
建設村鎮住區與規劃技術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通過專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素質,加強民主管理,建議在村委會中,設立公眾參與委員會。針對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的前期調研、方案編制、方案決策、方案實施、方案管理與檢測評估等不同的規劃階段,可采用多種公共參與方式,如規劃培訓、進行民意問卷調查、入戶訪談、舉行公眾座談會、村民代表大會,開放展覽規劃方案等。
3.5 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工程
以省級政府為主導,區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建設適應地方特點的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鼓勵發達地區優化配置,可在不同地區組織一批公共服務設施的試點示范工程,作為推進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先行點,從而引導欠發達地區積極開展試點示范,梯度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各地區在試點實踐中創造并積累寶貴經驗,解決試點中暴露出的問題,合理調整試點工作方案,完善試點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積極穩妥地擴大試點。
4結論
本課題根據我國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現狀,經過大量的基礎資料調查與實際調研工作,總結了當前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現狀存在的問題,提出適應于當前我國村鎮住區現狀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及運營配套的政策建議。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中得諸多新變化,人口與社會結構的變化,交通改善與時空距離縮小,資源、環境與空間約束,農業結構的升級,農村生活方式的逐漸變化,村鎮住區公共服務的提供與適應也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指標體系層面上,也應對市場經濟的特定背景,修正補充村鎮公共設施的分級、分類項目。在原有國家標準的基礎上,根據農村地區人口結構變化、生產生活方式變化、收入水平的變化等具體情況,適當的增加社區服務、老年服務設施、文化娛樂項目等,以適應生產生活模式的不斷變革。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egb/ndtjgb/qdtjgb/t20050228402464933.htm
[2]郭偉,曹琳劍.拓寬我國新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融資途徑之我見.現代財經.2009.10:77-86
[3]王學淵.縮小城鄉差別,應首先縮小供給公共產品的差別.經濟師,2006/40
[4]李立清,張玲,李燕凌.對加強我國農村公共服務途徑的探討.農業經濟,2005/08
[5]李劍閣.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公共服務.群言,2006/09
[6]耿建新,洪勇剛.農村社區建設的實踐思考.理論探討,2009/04
[7]呂微,唐偉.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對策建議.中國行政管理,2009/07
[8]馬赤宇,張立民,邵愛云.對城鄉統籌發展規劃中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的思考.城鎮規劃,2004/08
文章標題:村鎮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政策建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chengshi/3228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