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3 11:11 熱度:
摘要:本文介紹了如何在余震頻繁的汶川重建工程施工現場,開展次生火災和爆炸、鋼井架、腳手架等項目的防震應急救援。
關鍵詞:重建工程 防震 應急救援
一、緒論
截止到2009年1月15日,在四川大地震發生后,汶川共有11次5級以上余震發生。中國地震臺網表示,余震的強度是逐漸衰減的,但強度也會有所起伏。
“無危則安,無損則全。”針對我司承建的汶川縣水磨鎮恢復重建第一批代建項目工程,制定防震應急救援預案,有利于在余震來臨時,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緊急事件的發展,將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二、工程概況
位于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水磨鎮中心區的,佛山市對口支援地震災區汶川縣水磨鎮恢復重建第一批代建項目工程,總建筑面積約45000平方米,分別為1~3號學生宿舍、學生食堂、教師宿舍和1、2號教學樓以及運動場、籃球場。地上4層,建筑總高度為18.6米,天然基礎。
三、防震應急救援組織
3.1設防震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由組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副組長(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組員(專職安全員)等組成。
3.2防震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1、當工地現場因地震發生重大事故后,立即組織人員搶救,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公司,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第一時間報120或119。
2、組織人員展開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防止事故的擴大蔓延。保護事故現場。
3、負責指揮調動工地現場的應急救援排險物資和人員,確保救援工作在統一指揮下有序進行。
4、協助公司和上級部門開展事故調查。
5、分折事故原因和性質,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實相應的預防措施,切實防止類似的事故重復發生。
6、做好事故善后工作,使各級人員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實做好預防措施和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上報有關上級部門,爭取盡快批準恢復工地的正常生產。
四、防震安全保障措施
4.1防震措施
1、在工地宣傳學習地震自救知識。
2、分配每人震時的應急任務。
3、確定疏散路線和避震地點。
4、加固室內家俱雜物。
5、落實防火措施,防止爐子、煤氣爐等震時翻倒;室內易燃物要妥善保管;儲水,備防火用沙;學習防火、滅火知識。
6、學會并掌握基本的醫療救護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運傷員和護理方法等。
7、適時進行震時應急演習。
4.2避震與自救、互救
4.2.1避震
1、在室內應當充分利用12秒時間跑出室外,來不及跑時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緊挨墻根下和堅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閉目,用鼻呼吸,保護要害,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隔擋嗆人的灰塵。隨手關掉煤氣開關或電開關,迅速躲避。
2、在樓內,應迅速遠離外墻及門窗,可選擇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禁用鋼井架。
3、在戶外,要避開建筑物和堆積物,遠離高壓線。正在行駛的車輛應緊急剎車。
4.2.2自救
1、被埋壓時,設法掙脫手腳,消除壓在身上的物體,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等待救援。
2、保持頭腦清醒,不可大聲呼救,用石塊或鐵具等敲擊物體來與外界聯系,保存體力。
3、設法支撐可能墜落的重物,若無力自救,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
4.2.3互救
1、注意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
2、根據房屋結構,先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再搶救,以防意外傷亡。
3、先搶救建筑物邊沿瓦礫中的幸存者,及時搶救那些容易獲救的幸存者,擴大互救隊伍。
4、首先應使頭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內塵土,防止窒息,再行搶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5、對于埋壓廢虛中時間較長的幸存者,首先應輸送飲料,然后邊挖邊支撐,保護幸存者的眼睛。
6、對于頸椎和腰椎受傷的人,切忌生拉硬抬。
7、對危重傷員現場救治后迅速送往醫院。
4.3應急反映
1、迅速了解震情,開展應急工作。
2、迅速組織搶險救災工作,請求地方抗震救災部門給予援助。
3、建立臨時救治點,搶救并組織運送傷員。
4、保障交通通暢,優先保證搶險救援人員的運輸和傷員的疏散。
5、義務消防隊組織力量迅速滅火。
6、加強監視、控制,防止災害擴展。
五、余震各類事故的預防及應急措施
5.1余震后發生次生火災和爆炸事故的預防及應急措施
次生災害源是指因地震而可能引發火災、爆炸等災害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質的貯存設施等。工地有易燃物和大量乙炔、氧氣,地震后盛裝乙炔和氧氣的鋼瓶容易發生因氣體泄漏而產生的氣瓶爆炸事故。因此,應加強對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5.1.1預防措施
1、組織措施
(1)項目部成立義務消防隊,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
(2)加強消防知識的教育,對義務消防隊員進行滅火技能培訓,每年不小于一次消防演練。
(3)制訂撲救方案和人員疏散步驟、方法和路線。
2、管理措施
(1)按規定設乙炔和氧氣瓶庫房,通風良好,庫房門口張掛防火警示標志,配充足有效的滅火器。
(2)乙炔和氧氣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關規定。
(3)動火作業,必須先辦理“三級”動火審批手續,領取動火作業許可證,動火時設專人值班。
(4)嚴禁焊割盛裝過有可燃氣體的容器。
(5)焊割(動火)作業操作人員必須參加消防部門的培訓,取得焊工證后,方可上崗,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6)禁亂拉亂接電線,禁在電線上晾衣物,禁在宿舍內用明火、電爐、氣化爐具,禁用電熱器具和燒香拜神,禁床上吸煙。
(7)倉庫內甲、乙類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發生化學反應或者滅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須分間、分庫儲存。
(8)儲存丙類固體物品的庫房,禁用碘鎢燈和超過60瓦以上的白熾燈。
(9)庫房配電線路,需穿金屬管或用非燃硬塑管保護,每個庫房應當在庫外單獨設開關箱,人離斷電。
(10)廚房禁用煤氣爐、柴爐和油爐。
5.1.2事故應急措施
1、發生火災和爆炸,首先迅速撲滅火源和報警。
2、火災初期,把握好時機,盡快滅火。
3、撥“119”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及領導報告。
4、撤離火場附近的可燃物。
5、保護事故區域。
6、及時指揮、引導員工按預定的線路、方法疏散、撤離事故區域。
7、馬上施救,將傷員撤離危險區域,打“120”。
5.2余震時鋼井架預防坍塌的安全措施
1、搭設、拆除方案必須經過審批,實施前向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嚴格按設計及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施工。
2、搭設前應先檢查井架結構是否完好,如主要受力桿斷面腐蝕量應不大于原尺寸的10%、滑輪、鋼絲繩有否缺損及嚴重磨損、鋼絲繩直徑與繩卡是否匹配等,按《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多樓層同時使用通訊裝置聯系,專設指揮員,信號不清不開機;作業中不論任何人發出緊急停車信號,應立即執行。
4、井架架體頂部的自由高度不大于6m。
5、鋼絲繩不得接長使用。端頭與卷筒應用壓緊裝置卡牢,在卷筒上應能按順序整齊排列。當吊籃處于工作最低位置時,卷筒上的絲繩不少于3圈。
6、安全停靠裝置或斷繩保護裝置能可靠地承擔吊籃自重、額定荷載及運料人員和裝卸物料時的荷載。
7、上級限限位器當吊籃上升到限定高度時,限位器即切斷電源或自動報警;緊急斷電開關在緊急情況下應能切斷井架的總控制電源。
8、附墻件與架體及建筑物間用剛性件連接,不得連在腳手架上,禁用鉛絲綁扎。
9、附墻件的材質應與架體的材質相同,不得使用木桿、竹桿。
10、纜風繩直徑不得少于9.3㎜,井架高度在20m以下時,纜風繩不得少于1組;高度在21~30m時,不少于2組。
11、物料不得超出吊籃;均勻分布,嚴禁超載。
5.3余震時腳手架預防坍塌的安全措施
1、變形或磨損嚴重的鋼管禁用。實施前向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嚴格按設計及經過審批的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施工。
2、禁用竹外腳手架。扣件式腳手架應選用外徑48mm,壁厚3.5mm鋼管規格,嚴禁將外徑不同的鋼管混用。構配件質量,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立桿基礎硬地化。立桿有底座、墊板或埋地,排水暢通。
4、必須設縱、橫向掃地桿。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
5、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方式,禁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
6、連墻件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
7、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一道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
8、剪刀撐斜桿的接長采用搭接,符合規范規定。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
9、禁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10、禁拆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連墻件。
11、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
六、演練的要求和具體項目
6.1要求
定期舉行防震應急演習,為應急人員提供實戰模擬訓練,使應急人員積累經驗。
6.2具體項目
1、報警程序
指導人員使用報警與通訊設備。
2、通訊程序
保證應急救援系統的各個機構之間保持聯系。
3、急救演練
熟悉急救措施的具體操作。
4、疏散演練
提供事故現場地圖,標明疏散區域,疏散路線與危險目標,掩體等內容,反復練習疏散。
結論: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基本應急程序的內容,主要是針對地震發生時,事故應急的連續性,保證應急行動的及時性與合理性。根據工地的實際情況,常備擔架、滅火器、急救包、對講機等急救工具,設專人檢查維修,避免在地震危急關頭失效。每次的演練都應該認真總結,不斷修改,使其盡善盡美。
參考文獻:
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4、《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7、《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8、《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
搜論文知識網致力于為需要刊登論文的人士提供相關服務,提供迅速快捷的論文發表、寫作指導等服務。具體發表流程為:客戶咨詢→確定合作,客戶支付定金→文章發送并發表→客戶接收錄用通知,支付余款→雜志出版并寄送客戶→客戶確認收到。鳴網系學術網站,對所投稿件無稿酬支付,謝絕非學術類稿件的投遞!
文章標題:汶川重建工程現場防震應急救援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chengshi/47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