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1-01-04 10:17 熱度:
摘要: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任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從本縣實際出發,遵循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協調、全面發展,促進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關鍵詞:縣域經濟;科學發展觀
縣域經濟是指縣級(不含市轄區)行政區劃范圍內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備、產業門類齊全的區域經濟,是構成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力量。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任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從本縣實際出發,遵循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協調、全面發展,促進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在工作指導上,以制度創新為動力,深化政府改革,提高縣級政府競爭力。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增強經濟自主增長能力。發展產業集群,打造產業鏈,發揮集聚效應。注重資源的組合、升級、擴散,提高對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致力于改善發展環境,營造低生產成本、低交易成本的投資環境。堅持分類指導,扶優扶強,實現增強綜合實力,促進農民增收,協調健康發展的目標。
一、實施強縣戰略,賦予縣市更多自主權
縣域經濟的突出問題就是縣級規模小、整體實力弱,迫切需要實施強縣戰略,擴縣強權,使縣級擁有更多的發展權。擴縣,就是減少縣的數量,增加縣級人口和經濟規模。減少縣級行政區劃的目的在于提升縣級人口、經濟規模,增強縣域經濟的競爭力;減少財政供養人員,減輕財政負擔,增加財政收入。強權,就是按照城鄉分治的原則,規范條塊管理制度。把省級事務規劃權下放給縣市,地級市和縣一樣接受省統一行政管轄;下放部門管理權,凡是國家、省行政機關延伸到縣一級的,均由縣統一領導,享有與地級市平等的人事、財政和事務管理權限;下放審批權,凡是有利于縣域經濟發展、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不能下放的審批權均下放到縣一級。
二、深化改革,使制度創新成為縣域經濟的第一推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實行了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農村辦工業的制度創新,使農業生產潛力在短期內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強了縣域經濟實力。當前縣域經濟制度創新面臨新的突破。農村土地流轉制度、訂單農業、農業產業化、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土地反租倒包制度的完善和農村戶籍制度改革等,如果不能在理論和實踐中盡快解決,將嚴重束縛生產力的發展,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從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制度創新必須以市場化為導向,通過對農業生產制度、土地制度、產權制度和社會制度的系統改革創新,加快推進城鄉商品和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生產要素市場。要克服等政策的錯誤觀念,在制度創新上大膽探索,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求得突破:完善反租倒包制度,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進行鄉鎮產權制度改革,確定民營經濟的主體地位,增強自主增長能力;建立并完善農村土地使用權市場,促進土地流轉;努力消除城鄉二元體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向農村延伸,在就業、戶籍制度、公共財政、稅收等方面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目標。
三、發展民營經濟,優化產業結構
民營經濟伴隨市場經濟產生,并在市場經濟中發展壯大,已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民營經濟產權清晰,風險自負,具有發展的內在動力。民營經濟機制靈活,具有適應市場的內在品質,在適應經濟激勵、市場競爭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民營經濟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在推進資本社會化、化解國家集中投資風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預見,民營經濟將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力軍,發展民營經濟對于啟動民間投資,拓寬就業渠道,優化所有制結構,增強經濟自主增長能力,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至關重要。發展民營經濟既是大勢所趨,又是當務之急。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盡快消除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觀念障礙,改善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適應民營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把縣鄉鎮企業局改組為民營企業發展局,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政策引導和監督、服務;擴大市場準入,全面清理、廢除限制民營經濟的政策法規,完善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縣以下所有領域向民營企業全面開放,縣以下公用事業、電力、水利、通信等國家壟斷行業允許民間資本進入;一次性完成縣以下國營職工的身份轉換;鼓勵民間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作、參股等形式,參與公用事業的建設和運營;以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為導向,鼓勵民間資本興辦醫療、保健和社會福利事業以及教育文化體育事業,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
四、開發綜合扶貧項目,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脫貧能力
充分認識扶貧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進一步拓展工作思路,深化扶貧工作內容,將扶貧工作置于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科學組合扶貧資源,采取綜合開發式扶貧,形成扶貧工作合力,增強扶貧開發的有效性和連續性。政府牽頭,有關科研單位、高校、企業和貧困戶參與,針對中東南部各貧困縣實際,系統設計開發扶貧項目,由救助式扶貧、生產扶貧逐步轉向改善基礎設施、生態移民與科教文衛并舉的綜合開發式扶貧,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增強扶貧工作的綜合社會效益。建立掃除文盲、科技培訓、生態村建設、衛生保障與改善生活質量的綜合扶貧試點,探索適宜農村的脫貧致富之路。立足治本,把增強造血功能作為扶貧工作的歸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重點發展能直接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并有長期效益的農業、手工藝和農副產品加工項目,使扶貧經濟產生持久效益。
五、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與扶持力度
轉移支付制度的薄弱和不規范,造成縣以下財政普遍困難,財力薄弱,對上級財政依賴大,屬于典型的吃飯財政,是導致地區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財政支出增長快與可用財力增長的矛盾,已經嚴重影響縣域經濟的發展。加之縣以下財源結構單一,過分依賴農業,短期內縣級財政難有改觀。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應以實現省內縣級相對均衡為目標,調整平衡既得利益,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從根本上確保各縣之間協調發展。構建省、縣(市)二級財政框架,減少財政層級。在轉移支付結構上,壓縮專項轉移支付規模,取消對縣以下項目配套資金要求,減輕縣級財政負擔。著眼于降低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縣級財政對農村公共服務的資金投入。
六、減輕農村家庭教育負擔,落實九年義務教育
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進一步完善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強化縣級政府責任,鞏固普九成果。把掃除青壯年文盲與扶貧、職業技術培訓結合起來,完善并實施教育獎勵政策;在中小學普遍實行免收學雜費和書本費,同時為貧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費或部分免費學習用具;開展企業助學與對口支援,學校可以用捐助企業和個人的名字命名,積極在全國范圍內爭取企業、學校以及個人對縣以下農村學校實行對口支援;實行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一體化,給予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同等待遇,鼓勵民間資本以國有民辦、民辦公助、共建聯辦等多種形式投資興辦教育;對民辦學校招生、教師聘用、教研活動、評比表彰等方面與公辦學校同等待遇;多途徑解決農村教學力量不足的問題,省內高校采取定向招生的辦法,培養志愿在貧困地區、高原、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才;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艱苦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任教;適當放寬農村教師退休年齡,保證農村基礎教育需求;盡快完善教育立法,實行政府督學責任制,實行教育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監督機制,保證教育的優先地位。通過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增加后勁。
文章標題:關于全面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chengshi/625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