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公司法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09 15:07 熱度:
摘 要 在如今的我國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已經開始成為了當今影響越來越大的社會犯罪,并且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犯罪開始觸及刑法的高壓線。因此本文在確認了刑法視角上對于未成年人的定義后,通過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具體特點和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進行闡述后,對未成年人行為及心理矯正具體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期刊投稿論文,刑法視角,未成年人,矯正措施
在目前的我國,未成年人的犯罪問題始終是困擾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即未成年人的犯罪問題已經開始成為了我國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除此之外,在世界范圍內,未成年人犯罪已經開始成為繼吸毒販毒、環境污染之后的影響全世界發展與進步的第三大潛在化威脅。第三大社會公害。因此在這一前提下對于基于刑法視角的未成年人行為及心理矯正的措施進行分析與研究就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法制意義。
一、刑法視角上對于未成年人的定義
隨著我國社會的持續進步和法制的日益健全,我國先后一共頒布并且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這兩部法律配合刑法能夠較為有效的對于未成年人犯罪行為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針對,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我國對于從法律上來解決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重視性。例如根據我國現行的《刑法》第17條中的規定,在法律定義上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通常是指年齡14周歲到18周歲之間的青少年。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彌補在法律上未成年人的定義范圍只存在上限而不存在下限的缺陷,我國的最高人民法院在2006年的1月開始頒布并且執行《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這一法律文件,從而能夠較為明確的對于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的具體內涵進行更加明確的界定,這一界定是“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已經達到了十四周歲但是并不年滿十八周歲的案件。因此,在刑法視角上對于未成年人的定義為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青少年,而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義則是所符合上述要求的實施的符合刑法規定的具體犯罪構成要素的行為。
二、我國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特點
結合我國的《刑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近年來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我國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即犯罪團體化特點突出、未成年人犯罪的被判處非監禁刑的比例很高、犯罪行為和犯罪心理更加復雜、犯罪種類持續增加等特點。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具體特點進行了分析。
(一)犯罪團體化特點突出
犯罪團體化特點突出是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最主要特點,這集中體現在了共同犯罪的比例相比之前三年來有著明顯的提升。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院審查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同犯罪占案件總數的47.4%。渴望友情,樂于合群,是未成年的一種心理需求,獨立意識的外在表現。未成年往往到了心理斷乳期,就容易對家長和親人不愿吐露真情, 不愿與成人多接觸, 他們把自己的一切封閉起來, 不讓成人知道, 而自己又強烈要求別人理解自己的矛盾心理, 稱為“ 閉鎖性”但是對于自己的秘密, 愿意向年齡相仿、趣味相投的伙伴傾訴,形成一群體。容易相互影響。只要其中一人萌發犯罪意識,就可能引起共同作案。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被判處非監禁刑的比例很高
根據我國的刑法規定,對于在刑事上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應當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并且對于未成年的犯罪人的量刑也往往秉持著從寬從輕處理的態度,因此對于一些犯罪情節輕微,被告人認罪悔罪態度較好的案件在刑法上通常都會適用非監禁刑。根據響許多法院的統計資料顯示,自從 2009年以來審結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適用非監禁刑比例達到40%。而社區矯正機構是緩刑等非監禁刑的執行機關,社區矯正效果的好壞決定了這些未成年被告人從犯罪中恢復的程度。
(三)犯罪行為和犯罪心理更加復雜
由于未成年人受到自身的身心發育的影響,通常會存在心理狀態極為不穩定、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性格躁動不安,遇到他人蓄意滋事時容易產生仇視心理、報復心理從而在此基礎上做出故意傷害甚至是故意殺人的行為。除此之外,由于大多數的未成年人往往還是學生,而學生總是要面對中考和高考帶來的高強度學習壓力,因此更加容易產生非常強烈的對立情緒和對抗情緒,這都導致了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和犯罪心理變得更加復雜。
(四)犯罪種類持續增加
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多樣化趨勢,由過去的單一性財產性犯罪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如出現了詐騙、聚眾斗毆等更多的犯罪類型,且犯罪比重在不斷上升;但是,搶劫、盜竊、性犯罪仍為犯罪的主要類型。同時,近年來吸毒誘發的犯罪也在成倍增長且多是伴隨著突發性、暴力性發生的。
三、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引起未成年人觸犯刑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主要包括了青春期逆反心與好奇心增加、思想道德體系仍不健全、受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等因素。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對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一)青春期逆反心與好奇心增加
眾所周知,未成年人在身心發展階段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因此導致了其身體因素與心理因素都極為不穩定,這也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增加的重要因素。通常來說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成因往往比較復雜,對其進行分析與整合可以發現主要包括了好奇心理、盲目心理、逆反心理、報復心理、尋求刺激心理、模仿心理等青春期獨有的心理特點。并且由于未成年人通常的年齡都比較小,因此導致了其世界觀和人生觀都很不成熟,與此同時辨別是非的能力較為差,與罪惡對抗的意志較為薄弱。另外,社會經驗基本沒有和心理狀態非常不穩定的特點也往往導致未成年人在逆反心和好奇心的驅使下一步一步誤入歧途,走上了犯罪與觸犯刑法的道路。 (二)思想道德體系仍不健全
對于未成年人而言,由于其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因此正確的品德教育將會對于未成年人的人生發展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但是通常的情況是,由于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非常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被簡略化或者是形式化,我國許多學校僅僅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而不是從學生的思想品德出發,這種現象的存在使得我國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在學校很難有效的進行,因此導致了許多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體系仍然不健全,從而為其犯罪的行為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助推力。
(三)受教育水平參差不齊
雖然我國已經進行了常年的義務教育普及,但是我國仍然存在的較為嚴重的教育水平差、失學輟學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是導致我國大量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勞教所中的在押犯中有大約65%均為未接受完我國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中小學輟學生,這意味著這些參與、進行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整體文化程度大都是初中或者高中以下的。因此參差不齊的教育水平使得未成年人在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情況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四、未成年人行為及心理矯正具體措施
未成年人行為及心理矯正需要具體措施的有效支持,這主要包括了完善未成年社區矯正制度、開展專門的法制教育與心理教育、擴大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判定范圍等措施。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對未成年人行為及心理矯正具體措施進行了分析。
(一)完善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制度
未成年社區矯正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國,后來在歐洲和日本等刑法體系較為完善的國家得到發展壯大,并且途徑港澳臺等地傳入我國內地。通常來說我國的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制度和項目開始于我國未成年人法院的建立,在這一法院中法官可以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有權作出緩刑和居中制裁等多種形式的判決。除此之外,完善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制度還包括了對于未成年犯罪者的釋放與安置內容,即觸犯了刑法的違法未成年人從專門的勞教設施出來后,可以對其提供一定程度的監督與幫助,從而使其能夠更加快速的重新適應社會生活,最終促進其身體與心理都能夠重新與社會接軌。
(二)開展專門的法制教育與心理教育
開展專門的法制教育與心理教育對于未成年人行為及心理矯正有著重大的意義。根據相關統計資料現實,在2011年我國僅有37%的中小學開展了專門的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其他大多數學校僅僅是在思想政治或者是思想道德課上對對我國的法制內容和心理教育進行了簡單的講述,因此學校應當注重開展專門的法制教育與心理教育,邀請該方面的專家學者來為未成年人講述法制的意義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而在改進學校教育方式的同時,能夠真正的做到更好地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并且對其行為和心理進行有效的矯正。
(三)擴大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判定范圍
我國刑法中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判定范圍在近年來得到了持續的擴大,并且這一擴大趨勢在今后將會繼續保持下來。例如將之前刑法條件下并不予以起訴的未成年犯罪者如今納入起訴的判定范圍,并且在此基礎上規定了檢察機關作為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考察機關。在刑法實踐中檢察機關用處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來有效履行我國刑法的監督職責,因此在這一條件下對于不滿足刑法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者應當由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執行和考察,人民檢察院負責監督司法行政機關的執法行為以及未成年人的執行和權益保護情況。檢察機關做出不起訴決定前,考驗期限內應明確中止對附條件不起訴案件的審查起訴,犯罪人的考驗期滿后,檢察機關做出不起訴決定。一旦犯罪人實施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檢察機關撤銷附條件不起訴,提起公訴,從而在提升對于未成年犯罪者威懾力的前提下對其行為和心理進行有效的矯正。
五、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持續提升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未成年人的行為和心理矯正的重要性開始得到廣泛的重視。因此社會各方面應當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和具體原因有著清晰的了解,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未成年人行為及心理矯正具體措施,最終促進我國廣大未成年人能夠更加陽光、更加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吳曙燕.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新探.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6).
[2]邵磊.略談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社會原因及司法對策.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
[3]石繼祥.未成年人犯罪外部因素分析.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5(21).
[4]李文匯,李文靜,李康熙.山東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預防對策.青少年研究.2005(2).
[5]穆凱鋒,穆自明.對未成年人犯罪及預防的思考.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5(3).
文章標題:期刊投稿論文未成年人行為及心理矯正的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gongsifa/2477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