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公司法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09 15:17 熱度:
摘 要 微博實名制要求微博用戶在注冊微博賬戶時使用真實身份信息,而用戶在使用微博的各種功能時,并不需要提供真實身份信息。在互聯網時代,微博的各種言論成為了可以左右現實生活決策的重大輿論影響,而微博這種多元性網絡交流平臺在處于實名制限制的情況下雖然有一定的益處,但用戶的各項信息被非法濫用和傳播,微博使用者的隱私權、個人財產、正常生活乃至人身安全都受到影響。而我國法律并沒有完善的對策來加以保護,這種只監管但不保護的情況反應了對于隱私權保護上存在著諸多問題。
關鍵詞 怎么發表論文,微博實名制,隱私權,法律保護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北京市公安局聯合制定的《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下稱(若干規定》)出臺,“微博實名制”開始正式實施。微博實名制的出臺雖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爭論也絡繹不絕。隨著近幾年世界范圍內的大量個人信息泄露,人們對于個人隱私的權益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微博實名制這種網絡限制措施會不會對隱私權造成影響?這種監管是否會存在著其他威脅?該如何有效的保護被侵犯的權益?帶著這幾個問題,本文對微博實名制中的隱私權問題進行探討。
一、微博實名制概述
(一)微博實名制的內容
《若干規定》第9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注冊微博客賬號,制作、復制、發布、傳播信息內容的,應當使用真實身份信息,不得以虛假、冒用的居民身份信息、企業注冊信息、組織機構代碼信息進行注冊”,同時,根據時限要求在2012年3月16日前,微博老用戶(即該條中的“現有用戶”)必須補充自己的真實身份信息,否則將“將被強制欄截,不能發言、轉發,只能瀏覽相關內容”。也就是說微博實名制,是指用戶在注冊微博賬號時必須使用真實身份信息;用戶在注冊完畢后、使用微博服務時,并不需要使用真實身份,亦即“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微博管理制度。
(二)微博實名制的立法背景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微博作為一種新穎占大比重的言論形式出現,讓言論自由煥發出了新的活力,在廣度和速度上都超越了以往的言論表達形式。
脫離需要話語權的時代,微博的低門檻讓在讓人們傳播信息更加積極的同時也為信息的真偽辨識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微博發布信息的迅速且缺乏審核,使信息中充斥大量糟粕,使得微博上的言論不具有權威性和客觀性。互聯網時代下微博的廣泛的傳播性,使信息以極快的速度發散,在輿論傳播上引發重大的影響。雖然促進了信息的交流,但有利就有弊,更激發了網絡上產生各種語言暴力和惡意造謠并引發群體性事件,而微博產生的目的是傳播分享信息,并非制造一個相互攻擊謾罵的空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這種惡性事件的發生,必須有有效的手段加以限制。
二、微博實名制中的隱私權
作為一種基本人格權利,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一般認為,隱私權的內容主要包括個人生活安寧權、私人信息保密權、個人通訊秘密權、個人隱私利用權。公民隱私權是諸多人格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伴隨著人類對自身的尊嚴、權利、價值的認識而產生。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信息的廣泛傳播使傳統的隱私權發生了變化,在新領域內產生了“網絡隱私權”。網絡空間的個人隱私權主要是指“公民在網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復制、公開和利用的一種人格權;也禁止在網上泄露某些與個人有關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實、圖像以及毀損的意見等。”
微博,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其基于互聯網建立的社交平臺特性符合網絡隱私權的各類特征。首先,微博中的網絡隱私權體現在個人數據的保護。在微博中個人信息會以數據化來進行存儲,在未經用戶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其個人數據應在隱私權的保護范疇內不受侵犯。其次,在微博中的隱私權除一般的人格權屬性外,還具有一定的財產屬性。隱私權在微博中的體現主要是以信息的形式,在如今個人信息被當做商品瘋狂買賣的背景下,隱私權作為信息而存在則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價值。最后,在信息化時代的浪潮中,網絡隱私權不僅僅保護了人格權利同時也保護了人身權利。在微博上,不同社會背景的人會在同一平臺上進行交流,人們會因此接觸到不同階層的人,此時的網絡隱私權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同時也對自身的人身安全進行了概括性的保護。
三、微博實名制對隱私權存在的威脅
首先,用戶的個人信息在未經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會存在被泄漏的風險。雖然微博實名制有利于對于微博不良言論的監控和限制,但個人信息交給他人管理并不能讓人放心,尤其在近幾年大量服務網站的用戶個人信息泄露,也說明這完全是合理的擔心。
其次,信息時代所帶來的信息價值暴增,隱私權的商業價值讓這些信息產生巨大的利益。個人信息被打包販賣已成為當今的一種產業,而隨之而來的垃圾郵件、垃圾短信、身份證件號碼泄露、個人其他信息泄露,無一不會產生惡劣的負面影響。在隱私權被侵犯的同時,惡意騷擾短信郵件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詐騙短信會對沒有防備的用戶造成經濟損失;更有個別組織獲取這些個人電話,來進行不正當的煽動宣傳,嚴重影響公共秩序。 再次,在微博實名制下的隱私權容易受到侵害,個人信息泄露將在網絡的推動下迅速傳遍每個角落,當這種網絡隱私權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時,這毫無疑問是非常大的影響。而且微博這種新興的信息交流平臺使得侵害后果更為嚴重,微博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對當事人隱私權侵害較之傳統的方式的后果更大,不僅在虛擬世界中帶來不利影響還會在現實生活中造成不便。
最后,微博領域保護隱私權的法律規范不健全。“隱私權”在憲法中并沒有明文規定,僅在38條一般人格權隱晦的對隱私權予以認可與保護。《民法通則》也沒有對“隱私權”加以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雖有“隱私”字樣,但是以名譽權的一種客體存在,隱私權并未成為一種獨立的權利種類。自2010年開始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2條明確提及隱私權,但其只作為民事權益一種加以保護,并未對隱私權進行細致的界定。在刑法領域中,對侵犯隱私權構成犯罪的規定并沒出現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一章。有學者提出,網上侵犯他人隱私權利的行為“按照中國現行刑法的規定”,“在中國原則上不為犯罪”,除非行為竟合侮辱罪或誹謗罪。因此,我國立法中隱私權還未被完善。而網絡隱私權更是處在沒有體系、極低的水平上。
四、對微博實名制下隱私權保護的建議
(一)實現行業自律
行業自律要求微博經營者切實保護公民的隱私信息,從硬件以及軟件上提高自身水平,防止用戶信息被盜取的現象發生。同時,對內部員工要嚴格要求,培養守法精神,如果有人員倒賣用戶信息牟取利益則應當嚴厲懲罰給予教訓,構成犯罪則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二)轉變監管思維,從其他角度入手
從立法目的的角度來看,微博實名制主要是防止傳播謠言和虛假信息、買賣“粉絲”、利用網絡進行欺詐等問題的發生。而作為監管手段,并不需要這么僵硬的方法。比如進行手機綁定注冊,每個手機只能綁定一個微博賬號,從而限制“僵尸賬號”;而且可以利用官方的辟謠和網友們的幫助防止謠言和虛假信息的泛濫。在不侵犯公民權益的同時,用其他的方法來進行管制。
(三)加強實名制下隱私權的立法保護
1.促進相關專門法律的制定。目前,對隱私權還沒有相關的專門立法。隱私權作為一項具體人格權,在人格權法或民法典人格權編中必將有一席之地。網絡實名制下的隱私權發生了許多不同于傳統隱私權的改變,如何處理好傳統隱私權和網絡實名制下的隱私權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沖突,成為隱私權立法的重大問題。許多國家專門制定了個人信息保護法,就網絡中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作出了詳細的規定。我國正在加緊制定民法典,在人格權編和侵權行為編中,既要對傳統隱私權予以保護,又要體現在網絡實名制這一新的社會背景下對隱私權的保護。
2.加強網絡行業法律的制定,規范網絡經營者的行為。第一,公民個人信息保密義務。網絡經營者在管理用戶個人信息的同時應在法律允許和用戶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合理使用,對用戶在網絡中進行的各項活動痕跡都有保密的義務,對因過錯導致公民個人信息泄露所產生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嚴格禁止將用戶信息作為商品進行非正當交易的行為。網絡經營者對用戶信息負有保密義務,不得通過販賣用戶信息進行牟利,也不得間接的參與其中獲得好處。
第三,防止危害結果擴大的義務。對于侵權行為人利用用戶信息實施的侵權行為,網絡經營者一旦發現或收到當事人通知后,應當及時采取斷開鏈接、刪帖等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結果的進一步擴大,否則對損失擴大部分承擔連帶責任。
五、結語
當今中國,微博已成為信息傳播最快,發展最迅速的媒介之一。而在微博用戶享受信息爆炸帶來快捷時,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政府對于怎樣有效的監管微博也處于摸索階段,微博服務商在政府與微博用戶之間做出選擇和妥協也是作為一個中介者的必備技能。制定《若干規定》時的初衷一定是好的,但是僅僅做出了監管卻不對監管產生的影響進行保護的行為,反而會阻礙微博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繪雯. 微博實名制的行政法分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2]王宇. 論網絡實名制下個人隱私權的保護.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3(3).
[3]韓寧. 微博實名制之合法性探究――以言論自由為視角.法學.2012(4).
[4]張新寶. 隱私權的法律保護(第二版).群眾出版社.2004 .
文章標題:律師怎么發表論文之淺析微博實名制下的隱私權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gongsifa/2477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