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環境法論文 發布日期:2012-09-06 09:29 熱度:
一、策劃范圍
亳州市南部新區:藥都大道以南、銀杏路以北、宋湯河以東、307省道以西規劃區內綠地。
二、策劃依據
2.1《公園設計規范》(CJJ/48—92);
2.2《城市綠地設計規范》(GB50420-2007);
2.3《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年)》;
2.4亳州市南部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2.5亳州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提供的相關資料;
2.6《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85—2002);
2.7國家及地方頒發的有關工程建設的各類規范、規定與標準。
三、基本概況
大氣環境:亳州南部新區處于暖溫帶半溫潤氣候區,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征,主要表現為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春溫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長且干。因氣候的過渡性,造成冷暖氣團交鋒頻繁,天氣多變,年際降水變化大,歷年平均氣溫14.7℃,平均日照2320小時,平均無霜期216天,平均年降水量822毫米。
土壤環境:土壤主要是砂礓黑土,其次是潮土、棕壤土類。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東南微傾。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變遷和黃河歷次南泛的影響,形成平原中崗、坡、碟形洼地相間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
水文環境:主要河道有龍鳳新河、亳城新河、鳳尾溝、宋湯河等穿城而過。
主要動植物情況:動物資源有狐貍、獾、黃鼬、啄木鳥、貓頭鷹、鷺鷥、黃鸝、蛇、蝎、蛙、鯉、鯽、鱖、鰻、鱔、蝦等。水生植物有藕、菱、茭白、芡實、蘆葦、蒲等,中藥材有芍藥、菊、桑皮、花粉、桔梗、金銀花等400余種。
四、策劃指導思想與原則
4.1策劃指導思想
樹立科學發展觀,以加強南部新區生態環境建設,創立良好的人居環境,以持續發展為中心,以目標為導向,進行高起點、高標準的綠地系統,提高城市空間環境質量,繼承城市悠久的歷史文脈,把亳州市南部新區建設成為具有地方特色,并且現代生活和旅游需要的城市新區。
4.2策劃原則
①生態優先原則;②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原則;③塑造地方特色原則;④生物多樣性原則;⑤遠近結合原則。
五、策劃目標
通過“水系”和“綠化”做出文章,充分利用現有水網并加以改造完善,形成完整的河道水網系統,并依托水網安排濱水綠網系統和社區配套設施,建設成“水網、綠網與社區網緊密結合的生態網絡骨架”。
六、綠地系統策劃
6.1綠地系統結構
以南部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一心、三組團、四軸、四帶”城市用地布局為基礎,緊密結合南部新區的自然形態,突出水系網絡與生態廊道的建設。整體綠地結構系統以龍鳳新河為中心,形成“一環、兩縱、多點”的基本綠化骨架,構筑環帶結合,多點呼應的生態網絡體系。
一環:指由宋湯河景觀帶、鳳尾溝景觀帶、亳城新河景觀帶及新區南部繞城快速路防護林帶形成南部新區的環狀綠化體系,其中宋河公園、宋湯公園、子建公園、亳城公園猶如顆顆綠色寶石串聯于整個綠色環廊中,恰似一條綠色的翡翠項鏈。
兩縱:指以龍鳳新河景觀帶、京九鐵路綠化防護林帶,平行縱向貫穿南部新區,直達新區中心地段,對南部新區的整體景觀起決定性作用。
多點:指文化公園、希夷公園以及風景帶中的宋河公園、宋湯公園、子建公園、亳城公園塊狀綠地,與其他綠地形成一個點線面多層次結合的完整體系。
6.2綠地分類策劃
綠地分類根據國標《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85-2002),南部新區綠地按功能主要分為公園綠地G1、防護綠地G3、附屬綠地G4,具體如下:
6.2.1公園綠地G1
(1)綜合公園G11(服務半徑為1000米):
自然條件良好、風景優美、規模較大、內容設施完備,能滿足人們游覽休息,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需要。
(2)社區公園G12(服務半徑為500米):
以服務于南部新區居住用地內的居民為目標布置的4個社區公園,主要結合居住用地設置,位置如圖。
(3)帶狀公園G14(服務范圍為500米):
景觀帶規劃以亳州悠久歷史文化為承臺,融匯現代風景園林和生態建設為一體,結合公園、濱水綠地、道路綠化整體景觀設計,使龍鳳新河風景帶具有生動水景、豐富綠化、優美環境的,融合文化性、藝術性、休閑性和生態性于一體的城市休憩觀光帶。
宋湯河風景帶:位于亳州城南新區西側,即藥都大道以南、工業路河口以北、亳阜路以西,建設用地面積65.9公頃。景觀帶規劃建成一個集娛樂、休閑、健身、生態于一體,兼顧工業展示及河道生態的城市綠地。
鳳尾溝風景帶:西起湯王大道,沿鳳尾溝東至亳城路與養生大道交叉口,規劃建設面積為67.9公頃。
亳城新河景觀帶:位于亳城新河兩側,亳城路以東,明王路以西,規劃建設面積為22.1公頃。
6.2.2防護綠地G3(服務范圍為500米)
生態防護綠帶,通過成片的生態防護林帶,不僅有效阻隔鐵路、公路帶來的噪音,同時也提高新區的凈化空氣能力。
京九鐵路防護林帶:京九鐵路兩側,防護林平均寬度200米,規劃建設面積為79.2公頃。
新區南部繞城快速路防護林:沿銀杏路南側,亳阜路以東,亳城路以西,防護林平均寬度175米,規劃建設面積為59.7公頃。
6.2.3附屬綠地G4
道路綠地G46:
景觀道路:古井大道、南一環路、經六路、希夷大道南段、湯王大道北段、黃河路的魏武大道西段、子建路、世紀大道、創業東路及其他一般道路綠地。
七、樹種策劃
7.1樹種策劃的基本原則
①尊重現狀,豐富植物種類,完善濕地生態系統;②抗逆性能力強;③以鄉土植物為主,外來植物為輔;④以喬灌為主,地被、草坪為輔;⑤豐富季相;⑥經濟適用。
7.2樹種技術經濟指標
植被類型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植被結構應以木本群落為主體,考慮自然植物群落的共生互補和生物種的多樣性,加大常綠樹木、灌木花卉、草本花卉和草坪的比例,優化植物種的結構。
喬木、灌木的比例為2:1。
木本植物與草本植物比例:6:4
鄉土樹種與外來樹種比例為6:4
速生與中生和慢生樹種比例為4:4:2
7.3基調樹種、骨干樹種和一般樹種的選定
7.3.1基調樹種的選擇
喬木類:泡桐、欒樹、二球懸鈴木、大葉女貞、中槐、廣玉蘭、椿樹、水杉、重陽木、五角楓、楸樹、柿樹、刺槐、榆樹。
灌木類:木槿、海棠、臘梅、紫荊、火棘、黃楊、小葉女貞、海桐、紫薇、木芙蓉、櫻花、垂絲海棠、金絲桃、迎春。
亳州特色觀賞中藥材:杜仲、金銀花、桔梗、亳菊、牡丹、芍藥、薄荷、紅花、決明子。
7.3.2骨干樹種規劃
城市綠地的骨干樹種,是具有優異的特點,在各類綠地中出現頻率最高,使用數量大、有發展潛力的數種。
農業用地(農村四旁綠地):
楊樹、銀杏、池杉、水杉、河柳、楸樹、櫸樹、樸樹、垂柳、旱柳、白榆、桃李、梅、棗樹、皂莢、女貞、桂花、廣玉蘭、白玉蘭、山楂、石榴、紫薇、柿樹、枇杷、剛竹。
水源綠地:
水杉、池杉、河柳、垂柳、欒樹、桑樹、蘆竹、蘆葦、烏桕、重陽木、狗牙根、結縷草、鳳眼蓮、水蔥、荷花、水生美人蕉、鳶尾、黃菖蒲、香蒲、水蔥、慈姑、茭白。
游憩綠地(含公園、花園、庭院等):
喬木類:欒樹、梧桐、女貞、銀杏、雪松、日本五針松、黑松、柳杉、池杉、水杉、龍柏、蜀檜、柏木、垂柳、河柳、龍爪柳、薄殼山核桃、胡桃、榔榆、二球懸鈴木、枇杷、石楠、楝樹、香椿、重陽木、烏桕、楓樹、無患子、喜樹、毛泡桐,泡桐。
灌木類:闊葉十大功勞、細葉十大功勞、南天竹、紫玉蘭、含笑、臘梅、海桐、貼梗海棠、壽縣桃、垂瓣郁李、火棘、木香、月季、日本繡線菊、紫荊、黃楊、雀舌黃楊、枸骨、冬青、衛矛、大葉黃楊、木芙蓉、木槿、金絲桃、金絲梅、胡頹子、金鐘花、迎春、夾竹桃、梔子花、六月雪、珊瑚樹、大鄉球花、木本鄉球、莢迷、海仙花、鋪地柏、鹿角檜、撒金千頭柏。
防護林綠種:楊樹、水杉、池杉、刺槐、龍柏、臭椿、合歡、重陽木、海桐、枸骨、泡桐、夾竹桃。
行道樹:欒樹、二球懸鈴木、銀杏、桂花、廣玉蘭、合歡、懸鈴木、重陽木、中槐、無患子、三角楓、楓楊、楸樹、刺槐、饅頭柳、千頭椿、柿樹、白玉蘭。
7.3.3主要引進樹種名錄
喬木類:羅漢松、白皮松、麻櫟、赤楊、野漆樹、黃櫨、黃連木、無患子、鵝掌楸、燈臺樹、槲樹、板栗、珙桐、糙葉樹、七葉樹。
花木類:歐洲莢蒾、瑞香、錦帶花、山梅花、溲疏、金縷梅、黃刺梅、流蘇樹、雞麻、郁李、文冠果、四照花。
果木類:桃葉珊瑚、花紅、花楸。
葉木類:弗森虎耳、十大功勞、八角金盤、蚊母樹、月桂、胡頹子、山麻桿、大花六道木。
蔓木類:常綠黎豆藤、北五味子、絡石、薛荔、扶芳藤。
文章標題:亳州市南部新區綠地系統策劃方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huanjing/132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