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環境法論文 發布日期:2014-04-19 11:04 熱度:
論文摘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正成為全球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也將產業結構的低碳化納入經濟轉型的重要路徑之一。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植物纖維為原料,通過專門的工藝加工,施加或不加膠黏劑,在一定條件下壓制而成的板材或型材。人造板具有既是產品又是原材料的特點,人造板產業的發展對于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森林資源、擴大森林覆蓋率、增加碳匯、減少碳排放與推動循環經濟等具有突出貢獻。低碳經濟給人造板產業帶來了難得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產業發展遭遇一系列嚴峻挑戰。低碳發展是人造板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中國人造板產業必須轉型為綠色、節能、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產業。人造板既是原材料又是產品,發展人造板產業可以節約森林資源、促進木材資源綜合利用。與國際人造板產業相比,中國人造板產業集中度低、生產工藝及技術裝備水平差、產品應用領域窄等問題突出。在低碳經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人造板產業必須實現低碳轉型,通過加快產業整合、結構升級、推進“林板一體化”發展模式,以及提高人造板生產的環保標準等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從人造板生產大國向人造板制造強國的轉變。
關鍵詞:低碳經濟,人造板產業,機遇,挑戰,對策
一、低碳經濟與人造板產業發展的新機遇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已經取得切實的成效,低碳經濟發展已涉及到能源、材料、制造等領域,為應對全球環境變化、推動環境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2011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多項環保政策法規,并積極開展低碳經濟試點。具體到人造板生產相關行業,人造板生產、貿易方面的優惠政策、林板一體化基地建設的投融資政策、國家對林業的直接投入與財政補貼、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設探索、碳匯交易試點工作的啟動、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提出以及全國林權改革的繼續推進,都給人造板生產企業帶來重大機遇。
(一)低碳經濟推進人造板產業結構調整
人造板產業的快速發展源于全球范圍內森林資源短缺,木材供需矛盾突出。隨著人造板生產技術不斷革新,人造板產品性能不斷提高,傳統的三板種類(膠合板、纖維板與刨花板)已不斷向以“三剩物”、非木質植物纖維及農林廢棄物等為原料的產品種類延伸。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促使人造板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引導人造板產業大力發展替代資源,促進人造板生產企業科技創新,提升人造板企業的技術水平與競爭力。
(二)低碳經濟促進人造板企業生產方式轉變
低碳經濟的運行模式倡導生產方式低消耗和生活方式的綠色消費,全球范圍內持續推進的森林認證,已逐漸成為人造板生產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人造板生產企業必須不斷降低木材資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用生態理念指導人造板生產的全過程,低碳化的綠色設計、綠色材料、綠色制造工藝等正在促進人造板生產方式的綠色轉變。
(三)低碳經濟保障人造板產業可持續發展
低碳經濟要求產業發展模式不僅要重視產業的數量擴張,更須注重產業發展的質量,對產業的綠色創新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未來產業新一輪國際競爭的焦點。人造板產業面臨低碳經濟機遇,根據自身的產業特點,將發展低碳經濟作為產業優先選擇的戰略方向,對于保障人造板產業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中國人造板產業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造板生產技術不斷革新,人造板產品性能不斷提高,人造板產業結構、產業布局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績效不斷提升。
(一)產業結構
目前,中國是世界人造板生產與消費第一大國,且仍在保持產業高速發展勢頭。如圖1所示,2011年中國人造板總產量已超過2億m3,占全球總產量的50.85%,產量同比增長40.36%。在中國傳統“三板”中,膠合板產量為1.18億m3,占人造板總產量的50.42%;纖維板的產量為4954萬m3,比重為21.08%;刨花板的產量為1269.8萬m3,比重為5.40%。目前,膠合板仍然占據人造板產業結構,其比重將不斷下降,纖維板和刨花板的比重不斷提高。同時,在低碳理念指導下,麥秸、竹材等非木質原料人造板產量不斷增加。
(二)產業布局
我國人造板產業布局呈現較強的資源與市場導向,產業布局以山東、江蘇、河南、河北、廣東等東中部省份產業聚集區為主體。2009年以來,受勞動力價格上漲等成本因素影響,國內區域間產業轉移加快,中、西部省份正在積極承接人造板生產企業的轉移。
(三)市場績效
2011年末,我國人造板產業生產企業達4636家,行業總資產達2360.5億元,同比增長23.63%.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人造板制造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86億元,同比增長35.41%;實現利潤總額368.57億元,同比增長42.71%。
三、中國人造板產業的低碳發展挑戰。
低碳經濟要求又好又快地發展人造板產業,我們在理智面對低碳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要清晰其低碳發展的挑戰。中國人造板產業低碳發展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人造板產業集中度低,企業競爭力不強。
中國人造板產業十多年的高速增長,至2011年人造板生產企業數量近萬家,規模以上企業為4636家,人造板產量2.35億立方米。人造板企業在數量和人造板供給量方面有了很大的增加,但產量不到1萬立方米的企業仍占企業總量的90%。從銷售收入看,大型企業銷售收入僅占全行業銷售收入的4.24%,中型企業與小型企業所占比例分別為16.13%和79.63%。人造板產業集中度偏低,人造板產業組織“小、散、亂、低”,加劇了企業間的競爭,難以形成共生式聯盟,人造板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缺乏對國際人造板市場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二)人造板生產的環境與低碳發展背道而馳
近年來,人造板品種不斷創新,但各種人造板板種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均不可避免使用甲醛合成的膠黏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另外,人造板生產過程中還可能存在諸如粉塵、噪聲、廢水和有機溶劑揮發等方面的環境問題,與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背道而馳。
(三)人造板生產工藝及技術裝備水平差,產品質量偏低
我國人造板產業的快速發展拉動了人造板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從仿制國外人造板生產線開始,我國小規模人造板生產線遍地開花,但目前我國在人造板技術裝備的生產能力與人造板單線生產規模,均與世界差距較大,導致人造板產品質量普遍偏低。我國中密度纖維板合格率平均為70%,膠合板、細木工板60%左右,刨花板的合格率只有50—60%。
(四)人造板局限于傳統應用領域,制約了產業發展
隨著人造板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及消費者低碳消費觀念的轉變,人造板的綠色需求不斷擴大,世界人造板的應用趨勢正向功能化、結構性方向發展,人造板應用范圍日益廣泛。而中國人造板的應用范圍則主要為家具生產、建筑、包裝和集裝箱、地板等傳統領域,附加值偏低,且這些行業的景氣周期也制約了人造板產業的發展。
四、中國人造板產業的低碳發展戰略與對策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們必須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人造板產業的低碳發展趨勢,積極應對產業低碳發展的諸多挑戰,完成人造板產業的低碳轉型,加快我國從人造板生產大國向人造板制造強國轉變。
(一)加快人造板產業整合,提升人造板產業集中度
中國人造板產業集中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產業進入壁壘低,企業數量過多,中小企業分流了本就不足的產業原料供給,導致了人造板生產企業的過度競爭,抑制了產業進一步發展。作為低碳材料制造業,規模經濟效應同樣存在于人造板產業,通過品牌、企業運營能力、技術實力等因素可使企業整體競爭力得以提升,但小型企業數目眾多,偏低的產業集中度使大型企業尚不能形成規模效益。人造板產業必須改變高消耗、高投入、低附加值的粗放型增長模式,轉向低消耗、低投入、高附加值的集約型增長模式,從節能、環保的角度來調整產業發展,加快行業整合速度,通過技術設備升級改造,提高企業管理與資本運作水平、提升品牌意識等實現企業做大做強,逐步提升產業集中度,提升產業競爭力,抓住產業發展的低碳機遇。
(二)促進人造板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擴大人造板應用領域
中國人造板產業從無到有,不斷滿足經濟快速發展中對人造板產品的量的需求。隨著低碳經濟的提出,消費者對人造板產品的環保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市場上對人造板已經不僅僅是量的需求,消費升級與低碳消費模式呼喚人造板質的提升,人造板產品要不斷從產品結構、產品外觀、個性化訂制、售前售后服務等方面去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不斷升級產品性能,擴大人造板應用領域,把室外用人造板和結構用人造板作為人造板產業發展的新型應用領域,降低人造板厚度,減少甲醛類膠黏劑的使用,提高人造板的強度、防潮、保溫等性能,加快人造板低碳板種的開發,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大空間。
(三)推進“林板一體化”發展模式,提高人造板產業進入壁壘
作為資源依賴型產業,人造板生產企業對原材料的穩定供應依賴性較強,原材料的穩定供應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資源基礎。我國木材供需缺口巨大,木材資源短缺嚴重制約了人造板產業的發展,產品趨同加之木質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使人造板產業利潤稀薄,嚴重制約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快形成“林板一體化”發展模式,推進人工林原料基地建設,可以有效延伸人造板產業鏈條,確保人造板企業原材料的持續穩定供給,有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在確保人造板產業經濟效益同時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從行業管理角度,人工林原料基地建設也可以有效提高人造板產業進入壁壘,改變企業無序競爭,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推進人造板生產企業產業鏈延伸,維護企業合作造林的積極性,必須從政策、法律層面確保投資造林的人造板企業如期獲得生產原料的權益。
(四)利用產業梯度轉移,形成人造板產業合理布局
我國人造板產業布局具有一定市場導向特點,東強西弱格局明顯。隨著東部省份土地、勞動力價格與運輸成本不斷上漲,區域發展的環保要求不斷提高,東部地區的一些人造板生產企業已經將制造環節陸續向成本較低的中西部地區轉移,同時保留東部的研發、品牌運營、資本運作等。這種自發的梯度轉移可以有效發揮中西部原料資源、土地、勞動力等方面的優勢,降低人造板企業生產成本,同時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實現雙贏。中西部地區要作好承接產業轉移的工作,如加快人工林原料基地的建設,給予人造板產業投資優惠等,有效運用國家扶持人工林基地建設政策、林木采伐政策、資源綜合利用政策等相關政策,為東部人造板企業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利用東部企業的制造優勢共同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五)調整人造板產業資源獲取范圍,實現“走出去”的資源優化配置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開放的競爭,我們要鼓勵人造板生產企業創造條件“走出去”,積極到國際市場融資,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實現跨國經營,擴大中國人造板產業資源獲取的外部范圍,實施“走出去”的資源優化配置。要加大開發海外人工林資源的力度,通過并購重組等多種方式,形成長期穩定的海外人工林原料基地,同時有效利用海外部分地區相對更為廉價的勞動力,規避中國人造板產業資源與成本劣勢。通過各種補貼、優惠貸款等方式,對人造板企業“走出去”給予資金上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人造板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使人造板企業在更大的市場空間上優化產業布局,最終實現人造板產業的低碳可持續發展。
(六)繼續大力推行森林認證、清潔生產認證等工作,提高人造板生產的環保標準
要提高人造板生產線驗收的節能減排標準,鼓勵再生材料使用,減少廢棄物排放,突出人造板機械行業的節能減排方向。推行人造板生產企業清潔生產認證,使之成為人造板生產企業生存的重要門檻。
同時,也要對節能減排成效突出的人造板企業在資金、稅收上給予相應優惠。為使中國人造板產業更好地與國際接軌,解決人造板產品的國際市場準入問題,必須加快推進中國森林認證工作,充分考慮國情、林情,積極與國際相關森林認證標準接軌。健全補貼制度,為積極進行森林認證的人造板生產企業提供補貼、減稅、信貸支持等,提升人造板生產企業實施森林認證的動力。
[參考文獻][1]臧奇,繆東玲,宋維明。金融危機對中國人造板出口的影響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97-99.
[2]錢小瑜。我國人造板行業的穩步發展及調整升級[J]。木材工業,2012(1):1-6.
[3]張旭青,李周,謝晨。中國人造板工業生產布局變動分析[J]。世界林業研究,2010(6):45-49.
[4]廖才茂。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構建核心競爭力[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1(4):70-74.
[5]錢小瑜。我國人造板行業發展現狀、前景與挑戰[J]。木材工業,2010(1):15-18.
[3]秦越存。價值評價的本質[J]。學術交流,2002(3).
[4]馮平。評價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68,115,285,31.
[5]何萍。生存與評價[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2,3,201.
[6]吳德勤。評價論研究的本體論方向[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
[7]陳新漢。主體需要評價標準及其選擇[J]。求索,1995(1).
[8]王良銘。論價值評價及其標準[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9]李德順。價值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293.
[10]王智。評價的情感標準與理性標準[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
[11]王玉樑。價值哲學新探[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98-304.
[12]李連科。價值哲學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130.
[13]陳新漢。社會評價論:社會群體為主體的評價活動思考[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1-4.
[14]晏輝。關于社會評價的幾個問題[J]。人文雜志,2001(6).
[15]陳新漢。民眾評價活動中的悖論及解決的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2004(2).
[16]羅詩鈿,李冬梅。論網絡時代的民眾評價活動及其在現代政治文明中的價值[J]。長白學刊,2011(4).
[17]張理海。社會評價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22.
[18]陳新漢。自我評價活動論綱[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98-106.
[19]陳新漢。自我評價活動和自我意識的自覺[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
[20]馬俊峰。評價活動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417.
[21]張理海。論社會評價的合理性[J]。哲學研究,1999(8).
[22]李德順。價值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325.
[23]李江凌。論價值評價的路徑[J]。學術研究,2004(8).
[24]陳新漢。論規范是評價活動中反映價值的思維形式[J]。社會科學,1992(6).
[25]歐陽康,張明倉。在觀念激蕩與現實變革之間:馬克思實踐觀的當代闡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77.
[2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
[27][捷]弗·布羅日克。價值與評價[M]。李志林,盛宗范,譯。上海:知識出版社,1988:6.
[28]曠三平。評價尺度的本體論詮釋:抑或一個被“遮蔽”了的問題的“解蔽”[J]。哲學研究,2003(11).
[29]陳新漢。評價論研究的新進展[J]。哲學動態,1999(12):21-23.
文章標題:環境法論文范文下載論低碳經濟與人造板陳葉發展前景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huanjing/2073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