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民事訴訟論文 發布日期:2014-04-15 14:52 熱度:
論文導讀:確立法律援助的法律地位和效力,與現有司法制度相銜接,更好地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建議制定《法律援助法》,明確法律援助機構的設立和性質,明確法律援助機構人員的資質和法律地位,更好地發揮法律援助在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中的作用。[6]制定的法律援助法中,可以結合我國農村人口眾多的具體國情,專章規定農村法律援助,堅持法律援助向農村和農民傾斜的導向,適度放寬經濟困難標準,擴大農村法律援助覆蓋面,簡化農村法律援助程序,將更多的農村弱勢群體納入保障范圍。本文選自《法制與社會》。《法制與社會》雜志由云南省法學會主辦,云南省司法廳主管,是一本集科學性、思想性、理論性為一體的綜合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53-1095/D,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9-0592。
《法制與社會》雜志社理會不僅為社會各界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總結行業經驗、樹立企、事業單位形象的廣闊平臺,而且以法律援助、法律服務、理事會法學專家解疑等方式為會員單位提供了法律保護的堅實后盾。同時,理事會也是一個集法理研究、法學交流、輿論監督于一體的高層次機構。我們企盼,以我們的資源和力量、正義和行動,以法律為支點,架起共同亟需橋梁,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法制與社會》設有:法制縱橫、經濟與法、法制園地、法學研究、政法論壇、司法天地、城鄉建設、管理視野、學術前沿、理論新探、文化教育等欄目。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
關鍵詞:法律援助,法制與社會
1.建立完善的法律援助立法體系
發達國家的法律援助實踐表明,法律援助機制的良好運行,需要以法律體系建設為基礎。獲得法律援助的權利,是國際社會關注的保障司法人權重要內容。作為一項憲法原則,法律援助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憲法中得以確立。我國法律援助制度肩負保障人權、維護正義、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任,與弱勢群體聯系廣泛而密切,應當緊隨人權入憲立法步伐,將法律援助作為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載入《憲法》,以憲法修正案的形式明確規定國家支持和發展法律援助事業。目前我國關于法律援助的立法只有國務院制訂的《法律援助條例》,隨著法律援助工作的快速推進,條例約束力有限的弊端在實際運作過程中顯現,條例中的很多規定已經不完全適應法律援助現實工作需要。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探索,制定一部統一的法律援助基本法律的思想基礎、社會經濟狀態和立法意愿等各方面條件已經日趨成熟,具備了立法的現實可能。為確立法律援助的法律地位和效力,與現有司法制度相銜接,更好地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建議制定《法律援助法》,明確法律援助機構的設立和性質,明確法律援助機構人員的資質和法律地位,更好地發揮法律援助在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中的作用。[6]制定的法律援助法中,可以結合我國農村人口眾多的具體國情,專章規定農村法律援助,堅持法律援助向農村和農民傾斜的導向,適度放寬經濟困難標準,擴大農村法律援助覆蓋面,簡化農村法律援助程序,將更多的農村弱勢群體納入保障范圍。
2.健全農村法律援助經費運行機制
資金是法律援助制度的物質基礎,也是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的關鍵性因素。雖然我國法律援助經費近年來不斷增長,資金緊張仍是困擾我國農村法律援助實施的一大難題。法律援助經費的匱乏使得有限的法律資源與越來越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間矛盾更加突出,直接影響到法律援助的受益范圍和辦案質量。世界大部分國家在實施法律援助制度的過程中,結合本國國情,形成了不同的資金供給制度,通行做法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以政府撥款為主,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政府財政預算。法律援助是政府責任,國家建立經費保障制度是法律援助順利實施的重要環節。根據我國法律援助事業發展現狀,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法律援助經費供給制度很有必要。應當強化政府的財政撥款,將法律援助經費在政府財政預算中單獨列項,建立以各級政府撥款為主,社會捐助為輔的經費保障制度。通過機制創新,建立法律援助最低經費財政保障制度及轉移支付制度,保障法律援助經費的撥付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確保法律援助經費財政主渠道的穩定性。世界上大多數實施法律援助的國家,都不采取單一的經費籌集方式,而是綜合采用政府財政撥款、社會資助等多種形式,我國又是一個農村人口多的發展中國家,各級政府財政能力有限,巨額法律援助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短時期有較大困難。可以拓寬資金來源和途經,建立由政府與社會共同承擔的多渠道籌資機制,成立法律援助專項基金,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緩解財政壓力,推動農村法律援助事業的發展。
3.建設法律援助五級網絡,提高援助質量
法律援助難,難在群眾,難在基層。當前,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利益格局的不斷調整,許多鄉村呈現出矛盾凸顯、糾紛高發的狀況,基層成為矛盾最多、糾紛最易激化的一環,如果解決不當,矛盾糾紛還可能激化,危害社會和諧穩定。因此,更有必要發揮法律援助在預防和化解普通鄉村糾紛及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突發事件中的獨特作用,建設法律援助省、市、縣、鄉、村五級網絡,推行農村法律援助入村工程,實現法律援助村村通,把黨和政府的陽光灑向每一個鄉鎮和村莊,溫暖每一位期待法律幫助的村民。這種法律援助面向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農民,可以讓農民尋求法律援助時有歸屬感,更加方便他們尋求法律的幫助,農民所面臨的一些共性法律問題也能得到集中地解決。對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引導農民理性表達訴求、化解涉農矛盾糾紛、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將發揮重要作用。法律援助工作的質量是農村法律援助事業的核心,雖存在一些具體困難,農村法律援助仍然要注重法律援助監督管理制度建設,探索相應的法律援助質量保證體系和方式,強化農村法律援助人員的培訓,提高法律援助人員的專業素質。
4.抓好隊伍建設,創新工作手段,促進農村法律援助事業健康發展
農村法律援助是一項“一手連著黨和政府,一手牽著農民群眾”的特殊公益事業。我國農民是一個人數龐大的群體,貧困人口集中,法律援助人員缺乏。目前我國承擔農村法律援助的主體還是律師,而律師也得面對市場經濟現實,難以放棄個人的生存與發展,存在著律師法律援助服務的公益性與個人利益的沖突,影響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當前國情下,讓律師承擔全部農村法律援助工作,困難很大,現實性不強。從長遠看,我國應建立一支以律師和基層法律工作者專業服務為主,以社會組織和志愿者服務為輔的農村法律援助隊伍。采用政府購買法律服務的方式解決律師從事農村法律援助服務的公益性與市場性矛盾,調動律師承辦案件積極性,保證法律援助質量。我國應調整農村法律援助資格準入制度,充分發揮鄉村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立足農村、貼近農民、鄉土氣息濃郁的作用,對沒有律師執照和法律工作者證,本人又在鄉村法律援助站工作,經過培訓考核合格的人員,由省級主管部門頒發法律援助證,給予經費支持,允許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這樣可以大幅度拓展承辦農村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數量。美國大法官霍姆斯曾說:“法律的生命在于經驗而不在于邏輯。”農村法律援助可以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優勢,鼓勵法律專業大學生深入鄉村,既可以幫助學生完成社會實踐,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又可以緩解農村法律援助人員缺乏問題,節省大量人力財力,還可以引導法律專業大學生投身于農村法律援助事業,充實法律援助隊伍。農村法律援助可以廣泛運用民間組織力量,扶持社會團體介入,發揮社會團體對農村法律援助的積極作用,彌補政府法律援助資源的不足。農村法律援助還可以結合當前倡導社會公正的執政理念,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堅持以人為本,盡力做到“應援盡援”。同時有針對性地做好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深入細致的宣傳,加強法律援助制度的推廣普及,使廣大農村的弱勢群體知道怎樣尋求法律保護,擴大法律援助的知曉率和影響力。
文章標題:民事訴訟論文范文論加強對農村的法律援助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minshi/2057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