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發布日期:2011-01-10 08:31 熱度:
摘要:本文以黨和國家關于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規定為依據,并結合本人工作實際,分析了當前我國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所應采取的治理措施。
關鍵詞: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面臨問題;治理措施
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是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據《勞動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對用人單位違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和依法查處的行政執法行為,是維護勞動關系雙方合法權益,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手段。我國勞動保障監察制度的真正建立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于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急需加以研究和改進。
一、當前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面臨的新問題
1、當前我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和人員雖然保持基本穩定,但力量明顯不足。
據有關資料的數據顯示:我國勞動保障監察的機構和人員從2001年到2005年基本保持穩定。2001年,全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有3174個;2002年為3196個,專職監察員1.7萬人;2003年,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為3223個,專職監察員1.9萬人;2005年機構有3201個,專職監察員2萬人;2006年發展到2.2萬人。而與之相對應,就業人數的增長速度要快得多。再加上我國各項勞動保障制度處于不斷完善之中,勞動保障監察的機構和人員數與其任務相比存在嚴重的不對稱,力量明顯不足。即使以城鎮就業人員與專職監察員對比,2005年該比例達到1:13665;2006年該比例1:12868;與國際通行的1:8000還有很大的差距。加之,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隊伍現狀不適應新形勢下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需要。相當一部分勞動保障監察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本職業務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適應不了現職工作需要。同時,裝備差、缺經費、辦公條件落后也是制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
2、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不夠深入扎實。
近幾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為勞動保障監察機構依法行政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法規依據。然而在實踐中相關部門對這些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不夠得力,沒有在全社會形成學習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熱潮和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良好氛圍。致使勞動者自我維權意識不強。為了維持生活,在用工單位違反用工制度,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保險費,收取風險抵押金,延長勞動時間,加大勞動強度等情況出現時,認為找到工作不容易,只能消極忍讓,而不能利用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來維護自己應有的權益。
3、勞動力市場行為不規范,使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增加了難度。
隨著我國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和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一些企業跟不上形勢發展的步伐,加之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學習的不夠,造成法律意識的缺失,致使用工程序混亂。有的用工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有的雖然簽訂了勞動合同,但沒有明確工資支付行為規定;有的雖然明確了工資支付規定,但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得到兌現。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容易產生爭議,使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處理起來難度很大。
4、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相沖突的現象,使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處于兩難境地。
一是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管轄權限和監察機構出現“夠著的管不著,管著的夠不著”的問題;
二是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的沖突,根據《勞動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應參加社會保險,對社會保險費實行五險合一,一票征稅,但國辦發[2006]5號文件卻規定在農民工優先參加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二者在適用范圍上存在沖突;
三是法律法規相互沖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對勞動合同的訂立實施勞動保障監察,而《勞動合同法》則規定須對勞動合同的訂立,解除實施勞動保障監察,這種法律之間的相互沖突現象使勞動保障監察部門的工作增加了難度。
5、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缺少強制措施。
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主要法律依據是《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它沒有查封物品,凍結帳戶,沒收違法所得,追究當事人法律責任等強制措施。對拖欠工資,欠繳養老保險費等現象,勞動保障部門只能處罰,對企業負責人拖欠工錢,不繳保險費,轉移隱匿財產、逃避處罰,只能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由于申請法院執行程序復雜,執行期過長,且在企業普遍存在違法行為的情況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可能一一申請人民法律強制執行。
二、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所應采取的治理措施
1、強化隊伍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在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隊伍建設方面,應著力抓好兩支隊伍建設:
一是建立高素質的勞動保障專職監察員隊伍。監察執法人員的能力建設直接關系到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質量和有效的開展。因此,各級勞動保障監察職能部門必須重視對監察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執法技能的培訓。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培養教育,加強有關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學習;提高監察人員的綜合素質。
二是發展壯大兼職監察員隊伍。各級勞動保障監察職能部門可在勞動保障系統內部和相關部門中,挑選部分熟悉勞動保障政策法規、熱愛勞動保障執法工作人員,經過專業培訓,經考核符合監察人員條件者,發給合格證,持證上崗,作為專職監察人員不足的有益補充力量。
2、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用人單位的依法用工觀念和勞動者的維權意識。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缺乏了解是導致各種勞動爭議和糾紛的最直接原因。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切實加強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宣傳教育。具體地可通過新聞媒體報道、開辟宣傳欄、張貼標語、發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宣傳勞動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和監察人員也可直接進入企業向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進行面對面地溝通,利用各種機會宣講、解釋有關勞動保障方面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用人單位依法用工觀念和勞動者自覺維權的意識。
3、實施綜合治理,突出主題監察。
勞動保障監察部門的監察任務千頭萬緒,各種勞動糾紛層出不窮,有效的勞動保障監察必須抓住重點,突出主題。要采取強有力措施,以維權聯動為依托,聯合相關部門,針對特殊行業、特殊群體、特殊問題,有重點、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女職工權益保護、非法使用童工、農民工工資支付、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繳納等“維權主題監察”。在全面維護特殊群體權益的基礎上,重點對改制后企業抓勞動合同制度的規范運行;對流通領域、學校、醫院、銀行重點抓從業人員社會保險繳納情況;對紡織、服務、商業重點抓女職工權益保障情況;對城鄉結合部私營企業、餐飲、服裝業重點抓非法使用童工情況;對建筑施工、裝飾裝修企業重點抓農民工工資拖欠情況。
4、完善執法機制,規范執法行為。
一是推行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具體做法是對用工單位和勞動者逐戶逐人進行登記備案,對勞動用工實行動態管理。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在監察執法活動中,要督促用人單位按規定進行勞動用工登記備案,未按規定辦理人員錄用備案手續的,要嚴格進行處理,情節嚴重的要進行行政處罰。
二是建立用人單位勞動和社會保障誠信等級評價制度。勞動保障機構應通過勞動保障年檢、日常巡視檢查、舉報投訴專查、專項檢查等活動,對用人單位簽訂、履行勞動合同情況,遵守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工資支付、參加社會保障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對守法誠信的用人單位進行獎勵,免除日常監察;把存在問題多的用人單位列為監控重點對象,加強日常監察。
三是建立部門聯動機制。作為協調勞動關系主要部門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要主動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積極協調工商、建筑、公安、工會等有關部門,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優勢,適時組織開展聯合執法專項行動,查處用人單位違法用工行為,取締無證照經營的用人單位,嚴厲打擊勞動用工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促進用人單位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增強其依法用工觀念,從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5、強化內外監督,落實執法責任。
一是建立案卷評查制度。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應定期對勞動保障監察案件案卷材料的合法性、規范性、完整性進行檢查、評判。在自查的基礎上,上級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應定量抽取下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部門案卷,進行案卷評查活動。通過案卷評查加強執法監督,促進辦案質量的提高。
二是完善錯案追究制度。對在執法活動中故意或過失導致事實認定不清、適用法律法規不當、違反法定程度造成錯案,或徇私枉法、濫用職權實施處罰,給當事人造成損害,影響監察隊伍形象的,將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三是建立重要案件處理回訪制度。對查處的違法行為涉案人數多、金額大、情節重的案件不定期抽查回訪,了解用人單位糾正違法行為的整改情況,了解舉報投訴人對案件處理的意見,了解辦案人員在辦案過程中的依法行政情況,征求當事人對勞動保障監察行政執法的意見或建議,鞏固執法維權的效果。
四是健全依法行政社會監督制度。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可通過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工作者、用人單位和職工代表等擔任行政執法監督員;邀請法制、司法、工會等部門召開依法行政分析、研討會等形式,廣泛接受社會各界對勞動保障監察依法行政情況的監督,以便及時糾正發現的問題。預防執法過程中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保障黨和人民所賦予的勞動保障監察權力始終在陽光下規范運行。 論文網
文章標題:當前我國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面臨的問題及治理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shebao/634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