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我國刑法中有組織犯罪的制裁體系及其完善論文

所屬欄目:刑法論文 發布日期:2011-11-25 09:21 熱度:

  摘要:有組織犯罪從一般犯罪集團到黑社會(性質)組織,再到恐怖組織,其組織嚴密性和社會危害性呈階梯性增強的態勢,刑事立法也針鋒相對建立了整體趨嚴的一體化制裁體系。我國現行刑法中有組織犯罪的制裁體系不夠協調,需要更加關注與組織犯罪的外圍犯罪,實現跨國有組織犯罪從嚴制裁體系的一體化。
  關鍵詞:有組織犯罪論文;制裁體系論文;構建與完善論文
  面對日益嚴重的有組織犯罪,許多國家都在法律條文中直接規定了有組織犯罪的概念。我國刑法沒有直接對有組織犯罪進行界定,有組織犯罪一詞更多地是在理論層面上予以討論,同時,立法機關對于有組織犯罪一體化刑事制裁體系的構建尚缺乏統一的考慮,導致針對有組織犯罪的刑事打擊缺乏一致性、協調性和科學性論文。
  一、現行刑事立法中有組織犯罪的類型有組織犯罪一詞盡管被國內外學者頻繁使用,但對于有組織犯罪的基本問題,尤其是有組織犯罪的外延,國內外學者仍存在著較大爭議論文。
  一)有組織犯罪外延的確定筆者認為,對任何類型犯罪的研究都離不開分析其存在的客觀環境,對于有組織犯罪內涵和外延的界定,必須結合我國的客觀實際和《刑法》分則的規定。從語意上理解,有組織犯罪具備兩個基本特征:首先,必須是犯罪行為,即必須是符合我國《刑法》分則規定的具體犯罪構成的行為;其次,犯罪行為必須被有組織地實施。所謂組織是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統建立起來的集體,因此,有組織犯罪必須是一種高級的共同犯罪形式,在人數上至少要達到三人以上,并且在犯罪人之間要存在著系統性的聯系;谏鲜鰞蓚特征可以發現,盡管我國刑法沒有明確規定有組織犯罪的概念,但有組織犯罪實質上在組織形式上符合我國《刑法》第26條規定的犯罪集團的特征。有組織犯罪行為的外延實質上就是我國《刑法》第26條規定的犯罪集團所實施的犯罪行為。由此可以看出,有組織犯罪與犯罪集團并不是一個概念,有組織犯罪實質上是一種犯罪行為,而犯罪集團則是犯罪的一種組織形態論文。
  二)有組織犯罪的階梯性類型劃分基于上述分析,我國有組織犯罪的組織形式實質上就是犯罪集團,而根據我國《刑法》分則的規定以及犯罪集團組織性的強弱,可以將犯罪集團分為一般犯罪集團、黑社會(性質)組織和恐怖組織,它們體現了有組織犯罪組織嚴密性和社會危害性的階梯性增強論文。
  一般犯罪集團犯罪——有組織犯罪的基礎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犯罪集團可以分為一般犯罪集團和特殊犯罪集團,一般犯罪集團是指三人以上為實施一般犯罪而形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特殊犯罪集團是指《刑法》分則中特別規定的某種犯罪集團。犯罪集團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具有較強的組織性。對于一般犯罪集團的認定,需要區分兩個相關概念,一是犯罪團伙,另一個是會道門、邪教組織。(1)一般犯罪集團與犯罪團伙的關系。犯罪團伙是司法實踐中經常使用的概念,它不是嚴格的刑法術語。犯罪團伙實質上是指共同犯罪,它既包括一般共同犯罪,也包括犯罪集團。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發布的《關于當前辦理集團犯罪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答》規定,辦理團伙犯罪案件時,凡符合犯罪集團基本特征的,應當按照犯罪集團處理;不符合犯罪集團基本特征的,按一般共同犯罪處理。該司法解釋目前雖已失去效力,但仍具借鑒意義。(2)一般犯罪集團與會道門、邪教組織的關系。許多學者主張會道門和邪教組織屬于《刑法》分則規定的特殊犯罪集團,筆者認為會道門和邪教組織具有其特殊性,不適合將其劃人特殊犯罪集團。第一,刑法并未將組織和參加會道門、邪教組織的行為獨立規定為犯罪,該類行為的危害性實質上在于破壞法律實施或致人死亡,而非會道門、邪教組織本身,其在刑法制裁理念上與黑社會(性質)組織、恐怖組織犯罪不同。第二,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破壞法律實施罪和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本身并不必然成立有組織犯罪,邪教組織、會道門組織也不必然屬于犯罪集團,如行為人一人實施犯罪的,當然無法視為特殊犯罪集團論文。
  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有組織犯罪的中級形態。較之一般犯罪集團而言,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社會危害性更大、反偵查能力更強,往往會在一個地區內形成巨大的黑惡勢力,對社會秩序帶來嚴重的沖擊和破壞。我國現行刑法在對黑社會犯罪進行制裁時,區分境內和境外分別采用了黑社會性質組織和黑社會組織兩個概念,這主要是為了對那些在社會危害性和影響范圍上未達到黑社會程度的黑社會性質的犯罪組織進行制裁,體現了立法機關對黑社會組織更為嚴厲的刑事打擊。因此,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同黑社會組織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在組織的發展程度和社會危害性的量上具有差異論文。
  但是,立法機關的刻意區分對于從嚴打擊黑社會犯罪的刑事政策而言卻帶來了刑事司法上的難題和內在的邏輯缺陷。首先,黑社會組織難以認定。對于黑社會性質的組織雖然已有立法解釋出臺,但是從黑社會性質組織到黑社會組織,如何確定量化標準其次,邏輯用語上的錯誤。性質是一種事物所具有的區別于他事物的根本屬性②,依照現行刑法,具有黑社會性質的組織不等同于黑社會組織,也就是說黑社會性質組織具有黑社會組織同其他事物相區別的根本屬性,但又不屬于黑社會組織。這在邏輯上顯然是錯誤的。
  恐怖組織犯罪——有組織犯罪的最高形態論文。
  恐怖組織犯罪是目前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恐怖主義犯罪具有最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能夠對地區、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秩序帶來嚴重的破壞?植澜M織犯罪是有組織犯罪的最高形式,它的危害性程度遠遠超過一般犯罪集團犯罪,與黑社會組織犯罪相比,它也具有更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處于有組織犯罪中的最高階層?植澜M織犯罪的危害性主要體現在:
  具有最為嚴密的組織形式;直接危害國家安全;行為方式的極端性論文。
  二、有組織犯罪一體化刑事制裁體系的重新定位有組織犯罪理應是刑法打擊的重點,但由于有組織犯罪內在共同特征和不同組織形態之間階梯性特征的存在,使得該罪的刑事制裁體系在整體上呈現出一致性和差異性并存的特征。所謂一致性是指,基于有組織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立法對該類犯罪整體上采取嚴厲打擊的刑事政策。差異性是指,由于不同有組織犯罪形態之間存在著危害性階梯性增強的特征,所以對于不同的犯罪集團,刑事制裁的嚴厲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論文。
  一)有組織犯罪的整體特征一般犯罪集團、黑社會組織和恐怖組織,是根據犯罪集團的組織嚴密程度和犯罪行為所具有的危害性,而劃分出的有組織犯罪的三種組織形態。這三種組織類型所具有的危害性階梯性增強的特征也引起它們各自在刑事制裁體系內定位的不同。
  有組織犯罪的危害性在整體上階梯性增強。一般犯罪集團、黑社會組織和恐怖組織這三種有組織犯罪的組織類型在危害性上呈現出由低到高、階梯性增強的特征,具體表現為:(1)組織的嚴密程度由低到高。組織的嚴密程度是決定有組織犯罪社會危害性的重要方面,嚴密的組織系統可以更充分地發揮犯罪組織的能量并具有更強的反偵察能力,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將更加有恃無恐。一般犯罪集團的組織嚴密程度較低,只要是為了在一段時期內實施一種或幾種犯罪而糾集在一起的較為固定的組織,人數達到三人,即可構成一般犯罪集團。而黑社會犯罪組織人數較多,要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分工更為細致,組織體系更為嚴密。恐怖組織在有組織犯罪中的組織嚴密程度最高。(2)行為的暴力性質由弱到強。不同組織類型的有組織犯罪在行為方式的暴力性上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整體上體現為,“非必要的暴力手段一必要的暴力手段一必要的嚴重暴力手段(恐怖手段)”,暴力性由弱到強遞增。一般犯罪集團的行為方式并不必然具有暴力性。黑社會組織則需要必要的暴力、脅迫手段來謀取非法利益,以達到稱霸一方的目的?植澜M織的目的是在社會上引起一定的恐慌,一般暴力手段已經難以滿足其需要,它必須借助嚴重的暴力手段即恐怖手段來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其行為方式具有最為嚴重的暴力性。(3)社會危害的范圍由小到大。在犯罪行為的危害范圍上,三種類型的有組織犯罪形態呈現出“一定的受害人一特定的區域一整個國家(甚至是跨國)”的階梯性擴張的特征。一般犯罪集團實施的犯罪行為,其危害范圍一般僅局限于特定的受害人,黑社會組織犯罪則必然在一定區域內形成黑惡勢力,其危害范圍較一般犯罪集團明顯要廣。恐怖組織實施的犯罪大多直接危害國家安全,其通?梢赃_到對整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造成危害,危害范圍甚至可能波及整個世界論文。
  有組織犯罪的刑事制裁整體上由寬到嚴。從一般犯罪集團到黑社會性質組織再到恐怖組織,有組織犯罪的危險性逐漸增大,刑事政策對其的關注和打擊策略也趨于嚴厲。對于犯罪集團,現行刑法只是規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對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負責。但對于黑社會性質的組織和恐怖組織,則規定組織、領導、參加行為本身即構成獨立的犯罪,又實施其他犯罪行為的,數罪并罰。同時,刑法在具體的刑罰處罰上對黑社會組織犯罪和恐怖組織犯罪進行了一定的區分。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的行為,最高刑可以判處無期徒刑,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的行為,最高刑只能判處1O年有期徒刑。從刑事制裁的嚴厲程度上來看,對恐怖組織的刑事打擊顯然更為嚴厲。
  有組織犯罪刑事責任的分配原則對于有組織犯罪的刑事制裁應當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整體上要從嚴打擊,這是對有組織犯罪刑事制裁一致性的體現;另一方面,對于不同類型的有組織犯罪和有組織犯罪中的主從犯,應當體現出輕重有別的刑事制裁態度,這是對有組織犯罪刑事制裁體系差異性的體現。
  一般犯罪集團犯罪——有限從重。一般犯罪集團作為有組織犯罪的基本形態,相對于單獨犯罪和一般共同犯罪應當受到更為嚴格的刑法評價,但現行刑事立法對一般犯罪集團犯罪的從嚴打擊傾向并不明顯,整體上表現為一種有限的從重。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一般犯罪集團中的一般犯罪人、幫助者的行為的制裁同普通共同犯罪無異;另一方面,單純的組織、領導、參加一般犯罪集團并不成立犯罪,刑法對于組織形式上沒有特定化的犯罪集團本身并沒有進行刑事制裁。
  黑社會組織犯罪——整體從嚴基礎上的有限從輕。與一般犯罪集團相比,刑法對黑社會組織的犯罪行為設定了更為嚴格的刑事責任。第一,對于黑社會組織犯罪,單純的組織、領導、參加行為即成立犯罪,不需要實施其他犯罪行為,黑社會組織成員實施其他犯罪行為的,數罪并罰。第二,專門針對黑社會組織犯罪設立了相關的外圍犯罪,如入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和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從外圍加大對黑社會組織犯罪的打擊。不過在一定條件下,刑事司法對于黑社會組織犯罪也表現出一定的從輕態度。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對單純參加黑社會組織的人從寬處理,年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發表的《在審理故意殺人、傷害及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中切實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一文中也指出,黑社會性質組織中不同成員的處理原則是“分別情況,區別對待”。
  對于黑社會組織犯罪而言,整體上的從重評價是刑法對其刑事責任認定的主要原則。
  恐怖組織犯罪——整體從重?植澜M織犯罪是有組織犯罪的最高形態,現行刑法對它分配了最重的刑事責任。相對于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的行為,刑法不僅對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的行為設置了更高的法定刑,而且將資助恐怖活動的行為單獨入罪,體現了更為嚴厲的刑事打擊政策。
  立法機關在2001年12月29日頒布了專門針對恐怖活動犯罪的《刑法修正案(三)》,加重了對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行為的刑罰,并規定了資助恐怖活動罪作為恐怖組織犯罪的外圍犯罪。
  三、有組織犯罪制裁體系的完善一)刑罰制裁的一體化思考.有組織犯罪刑罰制裁體系內的失衡,F行刑法對于有組織犯罪的刑罰制裁體系內的失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對一般犯罪集團刑罰制裁的嚴厲程度不足,未能明顯體現從嚴評價。犯罪集團的現實危害性和潛在危害性要比普通共同犯罪大,因此在刑罰制裁上理應對犯罪集團予以更嚴厲的否定性評價,但現行刑法對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和一般共同犯罪主犯的刑事責任輕重的區分并不明顯,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對超出犯意的犯罪行為不負刑事責任,沒有體現出對犯罪集團的從重處罰。犯罪集團和普通共同犯罪在刑事責任的分配規則上基本一致,這顯然不符合罪責刑相適應原則。(2)黑社會性質組織和黑社會組織認定上的沖突。依照官方的解釋,黑社會性質組織實質上就是發展程度和社會危害性較弱的黑社會組織,此種解釋體現了對黑社會組織的從嚴打擊,但我國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論主要關注黑社會性質組織而忽略了黑社會組織,有關司法解釋也沒有界定黑社會組織,這就直接造成了《刑法》第294條第二款入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的地位尷尬。司法實踐中在人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的認定上,也沒有強調黑社會性質組織與黑社會組織的區分。黑社會性質組織和黑社會組織成了只存在于法律條文和刑法理論中的概念,在司法實踐中二者基本上是作為相同的概念在使用。
  有組織犯罪刑罰制裁體系的協調。針對上述有組織犯罪刑罰制裁體系內的失衡,刑事立法和司法應當及時進行調整,更為科學合理地對有組織犯罪進行規制。(1)司法從嚴方式的積極運用。相對于普通共同犯罪,現行刑法未能明顯體現對一般犯罪集團的從嚴評價;诖,通過刑法修改的方式對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規定從重處罰的規則,當然是最為有效、徹底的問題解決方式。但是,期待刑事立法的修訂在短期內顯然不具有可操作性。筆者認為,通過司法從嚴的方式來體現對犯罪集團的更為嚴厲的刑法評價是更為可行的方式。司法從嚴的方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司法機關應當將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作為量刑的酌定情節給予較重的處罰;其二,犯罪集團中存在首要分子型主犯和主要的實行犯兩類主犯,此兩類主犯之間的刑罰差異化一直是個立法空白,因此,設置相應的從嚴評價規則,實現此兩類主犯在不同犯罪組織中處罰規則的上下呼應,實際上促進了起“組織、領導、策劃、指揮”作用的首要分子型主犯制裁體系的自我完善。(2)入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的調整。根據發展程度和危害性大小來劃分黑社會性質組織和黑社會組織,在司法上已經不具有意義,因此筆者主張,應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刑法條文的修改,統一使用黑社會組織一詞,以免邏輯上的尷尬。
  二)跨國有組織犯罪從嚴制裁體系的一體化近年來跨國有組織犯罪日益增加,此類犯罪尤其是黑社會組織和恐怖組織的跨國化、國際化給整個國際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有必要予以更為嚴厲的刑事制裁。從整體上看,有組織犯罪的涉外因素可以分為犯罪集團由外向內發展和犯罪集團由內向外發展兩種情形。
  犯罪集團由外向內發展的情形。犯罪集團由外向內發展是指境外的犯罪集團向我國境內發展組織成員的行為。犯罪集團由外向內發展使國外犯罪集團在我國境內滲透,同境外犯罪集團共同實施危害我國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的行為,刑法應當對這種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這也是主張入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的法定刑仍然不宜下調,應當繼續保持“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高度的理由。目前對于犯罪集團由外向內發展的情形,我國《刑法》分則僅規定了入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而對社會危害性更為嚴重的恐怖組織犯罪缺乏明確的規定,這明顯會造成刑法規制體系的缺失。設立入境發展恐怖組織罪應當盡早被納入刑法修正的計劃中來,并且,應當賦予本罪較之單純在境內的“組織、領導”行為更為嚴厲的法定刑,因為此種犯罪行為本質上也是一種“組織、領導”型行為。
  犯罪集團由內向外發展的情形。犯罪集團由內向外發展是指境內犯罪集團向我國境外發展或同境外有組織犯罪集團相勾結的行為。這種行為雖然沒有在我國境內成立新的犯罪集團,但其壯大了原有的犯罪集團,使犯罪集團的能量得到了增強,其所產生的危害性也隨著增大。對于犯罪集團由內向外發展的有效制裁,筆者認為可以采用刑事立法或司法解釋的方式,在現有罪名的基礎上將向境外發展黑社會組織、恐怖組織或者境內黑社會組織、恐怖組織同境外黑社會組織、恐怖組織相勾結的行為,作為從重或加重處罰的情節。實際上,此種制裁模式在我國刑事立法中已有所體現,如《刑法》第347條第二款規定對“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行為加重處罰,就體現了對由內向外發展的有組織犯罪的嚴厲打擊態度。
  三)有組織犯罪的外圍犯罪體系的立法構建在現實生活中,有組織犯罪并不是孤立的,大多數有組織犯罪離不開外圍犯罪的支持,因此,為了有效地對有組織犯罪予以制裁,就必須關注有組織犯罪的外圍犯罪。
  資助有組織犯罪的問題!缎谭ā返121條規定了資助恐怖活動罪,將其作為恐怖組織犯罪的外圍犯罪進行獨立的打擊,而對于黑社會組織的資助行為,我國刑法卻沒有進行單獨的人罪化處理,那么是否應當將資助黑社會組織的行為也作為獨立的犯罪進行規制?筆者認為,對恐怖組織進行資助的行為人在主觀上與恐怖組織并不具有緊密的聯系,他們中大多數只是贊同恐怖組織的政治主張,因而不適合在共同犯罪的范疇內予以評價。而對于黑社會組織的資助行為,行為人與黑社會組織具有明顯的主觀聯系,根據資助行為具體情節的不同,可以將其視為黑社會組織犯罪的組織行為或幫助行為,不必進行單獨規制。
  有組織犯罪的反向洗錢問題。有組織犯罪與洗錢罪具有極為密切的聯系,有組織犯罪所獲得的非法收益需要通過洗錢行為而合法化。對于恐怖組織犯罪而言,由于資助恐怖活動行為的客觀存在,所以除了傳統的洗錢犯罪行為外,還存在著“反向洗錢”的行為制裁問題。這里的反向洗錢是指將合法資金秘密轉移到恐怖人員或組織的賬戶的行為,與傳統洗錢行為的掩飾、隱瞞“來源”及其性質不同,反向洗錢行為主要在于掩飾、隱瞞資助的“去向”及其性質。僅僅實施對將合法收益用于資助恐怖活動犯罪的情況加以掩飾和隱瞞的行為難以單獨構成資助恐怖活動罪,而由于實施此類反向洗錢行為并不需要與資助恐怖活動者事先通謀,因此行為人難以成立資助恐怖活動罪的共犯;诖,現行刑法中的洗錢犯罪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修正:將“資助恐怖活動罪”列入洗錢罪的上游犯罪;洗錢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傳統洗錢罪中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來源及其性質”,應同時包括“反向”洗錢模式。
  包庇、縱容有組織犯罪的問題。現行刑法僅規定了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沒有針對恐怖組織規定相關的犯罪?植澜M織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對恐怖組織進行包庇、縱容的行為會極大地助長恐怖組織犯罪的勢頭。如果說對于包庇行為可以通過《刑法》第310條的窩藏、包庇罪進行有限制裁的話,則刑法對于縱容恐怖組織的行為實際上缺乏有效的規制,造成了一定的刑罰真空。同時,基于恐怖組織所具有的特殊危害性,有必要將對恐怖組織進行包庇的行為進行單獨的入罪化處理,設置更重的法定刑。
  四)有組織犯罪特別自首制度的建構對于有組織犯罪而言,在犯罪組織外圍進行偵查取證往往難以獲得全部犯罪證據,取證難已經成為對有組織犯罪進行有效刑事制裁的主要阻礙之一。設立類似行賄罪、介紹賄賂罪等職務犯罪特別自首制度的有組織犯罪特別自首制度,有助于這一阻礙的解除。對有組織犯罪尤其是黑社會組織犯罪和恐怖組織犯罪設立特別自首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于有組織犯罪在從嚴打擊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區分,體現了刑事政策“寬”的一面;有組織犯罪的外圍犯罪人員、有組織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其行為的危害性較低,如果其實施了符合特別自首的行為,就應當考慮給予其較一般自首更大的趨輕的評價,以調和有組織犯罪的整體性趨嚴評價。第二,有利于有組織犯罪的偵破。有組織犯罪的隱蔽性強、組織程度高,如果沒有組織內部人員的合作,偵查機關將難以獲得犯罪集團實施的全部犯罪事實。設立特別自首制度有助于鼓勵犯罪集團的內部成員積極同司法機關合作,從而節省司法資源,也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證據不足而放縱核心犯罪人。

文章標題:我國刑法中有組織犯罪的制裁體系及其完善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xingfa/10739.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日日夜夜 | 超碰地址 | 自拍偷拍中文字幕 | 69av片| 你懂的av | 国产精品免费av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图片 | 国产一区中文 | 成人黄色av网站 | 久久人人网|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 91影院在线观看 | 国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天天曰夜夜操 | 成人a视频 | av影音|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欧美aaaa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尤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 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色综合99 | 国产精品国产a级 | 欧美在线天堂 | 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 | 欧美在线资源 | 岛国av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 | 欧美a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冷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黄色av|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www | 天天操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