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影響因素
市場績效受市場結構與企業行為的共同影響,即市場集中度、進入壁壘、產品差異化、企業的兼并重組行為都會影響產業利潤率的大小。下面就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它們對液態奶產業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從市場結構來看,有以下分析及結果:①一般理論認為,市場集中度與資源配置效率正向相關,液態奶產業的市場集中度近幾年有下降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業利潤率的提高;②產品差異化構成了企業超額壟斷利潤的基礎,而液態奶產業產品同質化程度高,這也使得產業利潤率低于社會平均水平;③進入壁壘較低,退出壁壘高,從而不能阻止低效率企業的進入,整個行業過度競爭加劇,生產能力過剩,而專用性資產難以流動,加之地方政府的阻撓,都使得低效益企業很難退出,從而降低了整個產業的資源配置效率。
從企業的市場行為看,有以下分析結果:①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全行業的并購現象頻頻發生,這種有效的資源整合方式,使不具備規模經濟企業的資源可以順利流動到具備一定實力的大型乳制品企業中,一方面增加產業內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的規模,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市場集中度,減少產業內過度競爭的現象,引導產業向有效競爭發展,從而使整個產業的利潤率有所提高;②當各大企業爭相采取縱向一體化行為建設上游奶源時,無形中抬高了進入門檻,同時也對規模小效益不高的企業產生了一定的壓力,致使他們主動尋求并購,使資源流向具備優勢的大企業,從而有利于產業利潤率的提高;③技術創新已成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提高產品差異化程度,一方面使整個產業的技術水平得到提升,但同時要注意到,這種行為又會進一步拉大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差距,使得大型企業有更好的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
綜上所述,我國液態奶產業競爭過度,生產能力過剩,產業內存在較多低效益的小企業,整個產業的資源配置效率較低;同時,產業內企業的并購行為等,又促使產業內資源的合理整合,從而有利于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從長遠來看,液態奶產業的市場一定會向有效率的方向發展。
一個有效率的市場,一定是存在合理數量的規模企業,同時市場內競爭有效,不存在生產能力過剩的現象,我國現階段的市場機制并不是十分發達,市場還不能實行自動有效的資源配置,資源不會自動流向那些生產效率高的企業。所以進行一定的政策干預,實現資源的合理整合與配置,有利于液態奶產業的市場績效的提高。液態奶產業市場集中度沒有達到壟斷的程度,即產業內的大型企業不是沒有競爭的壓力,而是面臨著過度的競爭,所以政府應制定相關的政策,減少過度競爭,規范行業行為,引導產業的健康發展,資源的合理配置。
3規模經濟水平
就液態奶產業內部,大、中、小企業分布的規模結構來進行分析。我們發現以下問題:①產業內企業規模分布不均勻,小企業數量占據80%以上,而大企業只有1%左右,盡管這些大企業憑借自身的資源、技術、管理優勢具備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但由于規模分布的不均衡性,導致整個產業的利潤率低下,市場績效較差;②產業內非效率的小企業數量太多,這些企業利潤率低,一方面造成專用性生產要素難以流動,一方面也難以退出市場,最終結果導致,資源不能有效地配置與大規模企業中,大企業規模優勢并不明顯,液態奶產業的市場績效降低。圖1-2為2005-2008年我國液態奶產業不同企業規模的比較情況。
4總結
基于以上有關市場績效的分析,可發現,我國液態奶產業市場效率不高,但從長遠角度看,這種資源配置的低效率將會得到改善,現總結出以下結論。
①我國液態奶產業屬于寡占IV型,產業利潤率低于社會平均利潤率。這一方面是由于打企業規模效應沒有得以顯現;另一方面是由于產業中存在過度競爭,生產能力過剩。
②就企業規模來看,我國液態奶產業中企業規模分布極度不均衡,一方面大量的占用著專用資產而無法退出市場的低效益企業阻止這資源流向具有優勢的大型企業;另一方面,影響著大型企業取得規模經濟效益。
③就產權關系來看,國有企業的績效較低,但隨著股份制改造的進一步深入,這種現象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④就市場結構來看,市場集中度較低、產品差別化程度較低、低進入壁壘高退出壁壘等因素都使得液態奶產業內資源不能有效流動,從而導致了產業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⑤就企業的市場行為來看,企業的并購行為、技術創新行為、以及政府的政策引導都在干預市場上的資源流向,促進資源配置的進一步合理化,從而提高產業的市場績效。
參考文獻:
[1]何玉成.乳品企業進入阻撓行為與市場績效分析[J].東北財經大學
學報,2009(5):35-38.
[2]陳明,樂琪,王成.市場結構與市場績效——基于我國乳業成長期的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08,30(21):46-52.
[3]高建鋒.乳制品產業政策出臺支持企業兼并重組[EB/OL].
[4]高校財經數據庫[DB/OL].[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統計局網[DB/OL].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