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思想政治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06 09:12 熱度:
概要:當代大學生成長的時代正是新舊觀念更迭、中西文化交流與沖突、生活節奏加快以及社會競爭加劇的時代,這使大學生的心理產生了眾多的矛盾。只有正確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對策,才能解決問題,促其成才。
關鍵詞:心理問題,大學生,成因及對策
當代大學生正處在新舊觀念更迭、中西文化交流與沖突、生活節奏加快以及社會競爭加劇的時代,大學生產生了許多心理困惑,如何在多樣化的環境和觀念中保持學生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價值觀,這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的心理方面呈現出的諸多矛盾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觀和人生觀正在形成階段,加之所處環境的紛繁復雜,在心理上便呈現出諸多矛盾。
1、認識社會的渴望與缺乏辯證思考的矛盾。他們關注社會問題和社會變革,但又不甚懂得改革開放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對社會轉型期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困難缺乏辯證的思考,導致對改革開放缺乏信心,甚至表示懷疑。
2、對理想的追求與動機功利化的矛盾。當代大學生注重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有機結合,在理想的實現途徑上,更注重個人的奮斗。一部分大學生的理想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不能正確處理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義與利的關系。
3、智力發達與缺乏辨識的矛盾。思想活躍,反應敏捷,善于獨立思考,敢于標新立異,具有頑強的探索精神,但他們缺乏社會實踐,思想易脫離實際,好走極端,表現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往往不分是非良莠,易受錯誤思潮的影響,缺乏分辨能力。
4、自我設計與自我評價的矛盾。升入大學以后,他們有著強烈的自我設計“自己到底能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的愿望,但是他們往往不能正確評價自己,過高或過低估計自我,使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距離較大,從而影響自我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
6、獨立與依賴心理的矛盾。大學期間,獨立意識、自我意識增強。然而,長期以來由于教育導向的弊端,學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準備,當生活、學習上碰到問題、遇到困難挫折時,他們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家,表現出較大的心理依賴性。
二、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
1、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幻和多元化思想傾向造成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前蘇聯和東歐劇變、中國社會轉型期法律體系的不健全;網絡時代迅速涌現出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等,導致大學生對世界社會主義的前途的疑慮和困惑,一部分學生信仰發生動搖,造成思想混亂,從而導致思想意識深處的矛盾和沖突。
2、功利化傾向的教育造成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高校把成才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而忽視了對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和傳統文化的教育。一些大學生學習的目標也是為了將來自己能有好的收入,而沒有更多地考慮社會的長遠發展。教育功利化這種“重義輕利”的傾向,造成理想與信念漸趨淡漠和困惑。
3、就業形勢的嚴峻加大了學生的就業心理壓力。大學擴招、嚴峻的經濟形勢、大學教育與市場脫節、大學生動手能力差、用人單位對學歷要求、家長的高期望等造成了就業形勢的嚴峻,導致畢業生就業觀念過于狹隘,工作期望值過高,對邊遠地區、艱苦行業、基層鄉鎮企業存在偏見。凡此種種,就業的理想和現實,造成了畢業生莫名的心理壓力。
4、升入大學后諸多變化使大學生受到一些問題的干擾。從高中升入大學,學習生活環境和人際關系的變化,一定程度的影響到心理健康。較強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離開父母百般呵護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全新的生活環境,使他們感到不適應,茫然、不安、苦悶、焦慮、心理壓力大、失落和孤獨等不良情緒的應激反應。有的學生自我為中心意識強而團結協作能力弱,希望自己能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卻很少想到自己怎樣去關心和幫助別人,人際交往能力的缺乏使他們感到孤獨。
三、改善心理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1、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樹立堅定地政治方向。教育學生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引導大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提高,使他們自覺將個人學業與國家大業緊密結合起來,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同甘共苦,自覺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建功立業。
2、加強大學生人生價值教育。人生價值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大學生懂得,人生價值的實現主要體現在社會價值的創造上,更多的是貢獻而不是索取。在滿足自己正當利益,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時候,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覺地克服、抵制自己不正當的欲望與利益追求,切實轉變“極端個人主義”、“狹隘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心態和思想。
3、加強實踐能力的鍛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當代大學生普遍缺乏對社會的了解。因此,要引導他們積極投入社會實踐。通過社會實踐,培養大學生參與社會的意識,增強其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在社會實踐中看清自己的位置,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認識到自身素質與社會要求的差距。
4、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素質。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應著力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動機、強烈的求知欲望、持久的學習熱情、自尊心、自信心、義務感、榮譽感、自制力、堅持性、獨立等,使他們具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有強烈的責任感,有堅韌頑強的毅力,有細致敏銳的觀察力,有永不滿足的進取心,有服務社會的獻身精神。總之,創新性人才應該具有的優良的意志品質和個性心理特征。
5、培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當今社會正處在急劇變化之中,每個人可能受到的沖擊與壓力日益增多,因此,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力以及人際協調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針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交友、就業等方面反映出的不堪壓力現狀做過細的思想工作。如開設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開展心理咨詢、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普查,根據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次教育等,使學生能夠順利成才,為國家社會貢獻聰明才智。
6、加強大學生心理輔導和就業指導。學校工作者應給予大學生心理輔導,端正他們的就業態度,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讓他們在心理上接受就業難這個現實。同時,還應該加強就業指導,將所學知識能夠有效地運用到實踐中去,并且開設就業指導課,增加就業培訓,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羅洪鐵.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范曉東.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分析[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8(06).
文章標題: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zhengzhi/1252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