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思想政治論文 發布日期:2013-01-24 10:13 熱度:
摘要: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全面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包括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國有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中央企業可持續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國有資產監管能力和水平。落實科學發展觀,要著重把握的四個問題,主要闡述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性,重點分析探討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得出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根本途徑的結論。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
十七大報告突出的強調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地位,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這一理論對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發展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我國國有企業經過十多年改革與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比如發展付出的能源、資源、環境代價太大,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管理體制不夠完善,各種利益關系的處理等問題亟待解決,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就會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因此,如何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國有企業更好更快發展,成為黨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也是本文要探討的內容。
一、科學發展觀對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發展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科學發展觀是新時期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化的一個重要成果,發展觀是一定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思想觀念層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個國家在發展進程中對發展及怎樣發展的總的和系統的看法。它主要解決為什么發展和如何更好更快發展的問題。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從而對發展過程產生本質的,全面的重大影響。
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包括了經濟、社會、文化和人的全面發展,包括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是一個科學的發展目標。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200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我們黨對發展規律認識的一個飛躍,為我國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其重要意義至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一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客觀要求。本世紀前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重要戰略機遇期,能否緊緊抓住機遇,用好機遇,更好更快發展,對我國實現現代化具有極為重大的影響。這一階段把握的好,經濟社會發展將會邁上一個大臺階。把握不好,經濟發展將會遲緩,甚至倒退,各種社會矛盾將會激化。二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基于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在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人口多,資源相對不足,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表現為“三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排放、高投入、低效率。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世界驚嘆,但它以犧牲資源與環境為代價,屬資源型經濟,現在我國已成為世界二氧化碳最大排放國,按目前的方式繼續大量消耗資源和排放污染,不僅國內環境質量難以改善,國際環境壓力也會越來越大,而且我國經濟也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溫家寶總理向世界宣布了節能減排目標,這不僅是對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重大貢獻,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三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解決現實矛盾和問題的迫切需要。由于多年來我們對經濟發展的理解和認識不夠全面,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經濟建設一條腿長,社會建設一條腿短,中國近年來經濟建設發展很快,但社會建設嚴重滯后。城鄉就業和再就業問題十分嚴峻,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沒有根本緩解,以水資源為例,據專家測算,到2030年,我國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將達到國際規定的警界線,地區發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有擴大趨勢。這些問題和矛盾不解決,將無法保證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還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甚至引發更嚴重的社會矛盾。四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內在要求。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強調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的根本要求,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具體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在認識上的進一步深化,也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一次重大飛躍。
(一)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國有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但是2009年,我國國有企業仍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國民生產總值增長8.6%,這一方面得益于我國刺激經濟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同時也證明了我國經濟抵御風險的能力。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發展壯大國有經濟,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對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具有關鍵性作用。到2009年底,我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總量近30萬億,2009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13392.2億元,上交稅金21523.2億元,分別占全國工商企業的近二分之一。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上,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必須著力提高國有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目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數量比過去減少了許多,但實現利潤在不斷提高,從2003年的4951億元提高到2009年的13392.2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有企業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提高。但從總體上看,國有經濟的運行質量和效益仍然不高。高投入,低產出,低端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缺乏創新能力,科技含量不高,因此,溫家寶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時,特別強調要“好字當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多種途徑進一步提高經濟特別是國有經濟的運行質量和效益,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中央企業可持續發展
中央企業作為國有企業的中堅和骨干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影響。2009年,中央企業無論實現利潤還是上交稅金都有很好的成績,在世界500強排名中,我國國家電網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等多家公司榜上有名,這表明經過多年的改革和調整,中央企業發展取得了明顯進步,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和大企業集團。在反映經濟規模、經濟效益指標方面,部分中央企業已達到世界水平。以上海寶鋼為例。2003年粗鋼產量就已排名世界第六,其噸鋼綜合能耗、噸鋼水耗和粉塵,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也要看到,與跨國公司相比,目前我國中央企業營業規模和盈利能力仍處于較低水平。從規模看,2007年,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總資產為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的75%。從效益看,我國中央企業經濟增長相當程度靠資金、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等生產要素的粗放投入支撐。“八五”、“九五”和“十五”前三年,每增加一億元GDP即需要的固定資產投資分別是1.6億元、4.49億元和4.99億元。全社會從業人員的勞動生產率只相當于美國的1/46、日本的1/41、法國的1/34、德國的1/32。從企業內部來看,一些中央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不善,研發資金投入不足,注重政績的短期行為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之間進行不合理競爭,影響了資源的優化組合和整體競爭力的提高,增加了企業成本,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企業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努力轉變增長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術進步,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調整產品結構,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
(三)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國有資產監管能力和水平
國資委對國有資產的監管負有直接責任,近年來,國資委在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資產監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應該看到,國有資產監管工作極其復雜,難度極大,對這項工作的內在規律我們認識還不多,進一步提高國有資產監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國資委各項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落實科學發展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認識規律,把握規律,尊重規律,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做任何事情,只有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才會取得成功,違背客觀規律,就難以取得成功,就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在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既要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又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性,使企業獲的最大利益,這就要求我們在認識規律,把握規律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著重把握好四個問題
(一)促進國有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不能離開發展這個主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按照中央要求,把保增長、謀發展、調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2009年,中央企業在世界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繼續保持了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全年,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3455.9億元,同比增長6.5%,實現利潤9445.4億元,同比增長10.3%,實現利潤增幅比營業收入增幅高出3.8個百分點,這表了了中央企業的經濟運行質量的效益仍然是良好的。當前,面對世界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的關口,風險與機遇并存,如果能抓住機遇,化被動為主動加快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國有企業就可以邁上一個新臺階,如果錯失良機,處置不當,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就會在競爭中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在世界500強中,我國公司到二十家,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大公司大集團戰略。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大多處在關系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大多是行業的排頭兵,無論是從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的發展還是從國家的發展看,都要求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突出主業,做強做大,好字當頭,在注重發展速度的同時,更要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把發展的著力點轉到優化產品結構、加快技術創新,轉變發展方式,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全面履行職責義務
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內容。國資委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全面履行國務院賦予的各項職責、任務。
全面履行職責任務,最重要的是要牢牢把握出資人職責定位,依法履行好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切實做到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決不能把企業管死。
其次要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對推進國有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要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任務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積極探索與現代企業相適應的黨建工作新體制新機制,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另外,建立監事會制度,向國有企業派出監事會,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從體制機制上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做出的重要決策。實踐證明,監事會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遏制了國有資產的流失,對侵害國有資產行為起到了威懾作用,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監事會工作,既是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國資委履行好職責的需要。必須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監事會制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
(三)正確處理各種關系
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統籌就是總攬全局,科學籌劃。兼顧就是要兼顧各方,協調發展。統籌兼顧最重要的就是要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從履行好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來講,最重要的是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是處理好維護所有者權益和維護企業依法享有各種權益的關系。企業國有資產屬于國家所有。國資委作為出資人代表,有責任、有義務保證出資人各項權利的充分行使和所有者權益的充分體現,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同時要切實尊重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二是要處理好加強監管和企業有效經營的關系。實現政資分開以后,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認真探索的就是如何處理好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關系,既不能干預所出資企業的經營活動,又要有所作為,該監督的監督,該管理的管理,該把關的把關,督促和指導企業自覺依法經營,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對其經營管理的國有企業資產承擔著保值增值責任。三是處理好深化企業改革與保持企業穩定的關系。促進國有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目前國有企業最突出的問題是:既要發展,又要轉變發展方式,加強科技創新,掌握核心競爭力,提高內部管理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等。這些問題解決的好,就會促進企業的發展,處理不當,就會影響企業甚至社會的穩定。給國家的發展帶來很大壓力。這就要求我們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力度、企業發展的速度和職工可承受的程度有機結合起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制度創新保障可持續發展,用深化改革、發展的成效來保障職工的長遠利益。
(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是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優勢是最大優勢的觀念,更加注重國有企業全體員工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其工作積極性,不斷提高其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
企業發展的好壞,除科技創新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勞動者素質的高低,要使企業能夠持續發展,必須加大全體員工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實踐能力、開拓能力和創新能力,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素質。要圍繞人的積極性的發揮和全面發展,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競聘上崗,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派一些有培養前途的干部職工到高等院校、大型企業鍛煉深造,增長實際工作才干。為國有企業的持續發展儲備更多人才。
1、 建立健全科學的企業管理體制
完善企業管理體制,是為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體制和機制上的保障。從一定意義上講,能否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企業管理體制和制度,是企業能否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從2009年中央企業財務狀況看,企業在生產經營、經濟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存在不少突出問題,一部分企業資產質量差,存在巨額不良資產掛帳,一部分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還有一部分企業搞投機性經營,涉足房地產市場,忽視了主業生產。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地影響了國有企業的資產質量,影響到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分析這些問題的原因,根本問題就在于管理體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必須把體制創新和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這是實現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當前,關鍵要抓住兩個環節,一是要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步伐,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通過多種途徑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二是加快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盡快形成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董事會。健全國有企業決策機制、風險防范機制,確保出資人到位,以保證企業有效、健康運行。
2、指導企業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和規劃
企業發展戰略與規劃是企業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途徑的集中體現,是企業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和行動指南。從國有企業來看,當前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部分企業一味求強做大,但由于資金實力不足、技術力量薄弱、管理水平欠佳,結果欲速則不達,大未做大,強又不強,因此,制定企業發展戰略規劃,一定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立足現實,著眼可持續,實事求是,穩步推進,以有效規避投資風險。二是部分企業主業不突出,競爭力不強,有些企業有幾個主業,這不利于企業集中資源做強主業,提高主業競爭力,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
“走出
我們要按照國家總體規劃和產業政策,指導國有企業按照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調整方向,研究制定好本企業的發展戰略和規劃。積極引導國有企業突出主業,在做強做大上下功夫,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要指導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和加強管理,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統籌規劃,綜合治理。要使企業把中長期發展戰略與近期規劃結合起來,及時糾正部分企業盲目發展,一味貪大的傾向。要指導國有企業按照新型工業的要求,更加重視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加大科技研發、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和資金投入,切實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指導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堅持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堅持“”“占去”戰略,在占領國內市場的同時走出去加強海外資源開發利用,拓展發展空間。
3、建立健全科學的評價體系
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也是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重要依據。進一步完善科學評價體系,一是一定要把統計工作做好做實,清產核資,摸清家底,為科學評價和考核企業經營業績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國有企業的財務決算的審計管理制度,確保財務決算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切實加強對國有企業經營風險的管理;建立起適合國有企業特點的評價指標,客觀準確地考核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二是要完善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要把經營業績考核與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結合起來,考核企業經營業績既要注重當前的經營效果,更要看其長遠的發展后勁,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要把年度考核與任期考核結合起來,加快建立健全任期考核體系,實現年度階段性目標考核與任期終極目標考核的有機結合,防止短期行為,,引導企業更加重視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要進一步把結果考核與過程評價結合起來,將過程評價納入有效監督的視線之內;要進一步完善經營業績考核體系,逐步探索引入已占用資本回報率等一些國際通用的有關投資收益的指標,使經營業績考核盡快與國際接軌。三是要建立客觀標準、全面準確的企業負責人評價機制。建立科學的以業績考核為重點的評價指標體系,客觀公正地評價企業負責人的基本要素、業績和貢獻,主要考核企業負責人經營決策能力、市場應變能力、誠信守法表現以及執行董事會決議的情況和經營效果,重在市場認可和出資人認可。
4、制定和完善科學的獎懲辦法
科學的獎懲辦法是引導國有企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保證和有效手段。一是要進一步把經營考核結果與獎懲結合起來,按照業績責任書的內容兌現獎懲,獎勵與業績貢獻直接掛鉤。對認真落實經營目標和保值增值責任,愛崗敬業、求真務實、踏實苦干、業績優異的經營管理者要大力褒獎和重用,對責任心不強甚至弄虛作假的要敢于批評和懲處。二是要研究制定合理的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引入持有股權等長期激勵方式,引導和促進企業負責人將企業效益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同時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獎懲辦法。三是在加大激勵力度的同時,加強對企業負責人的監督機制。進一步發揮監事會的監督約束作用,逐步規范職務消費,嚴格審計監督,確保經營業績各項指標的真實性。
5、建立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要使國有企更快地發展,必須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建立健全人力吸引、培養、使用的機制。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以能力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把可塑性強、有一定素質的骨干分子分期分批地送到各級各類高等院校進行深造。要重點培養企業負責人的創新能力,戰略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市場應變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公平、平等、擇優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通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做到出資人決定董事會、監事會成員,董事會選聘高級經營管理者,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權,內部競爭上崗,外部公開招聘。同時,要建立企業負責人選拔任用的糾錯機制。在選拔任用企業負責人時,既要考核實際工作能力,也要根據其在崗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評。如果所選拔的企業負責人不能適應企業發展,就必須通過有效的糾錯機制,及時進行調整,避免給企業造成重大的損失,影響企業的發展。
落實科學發展,關鍵在落實,要把科學發展觀真正落實到各項工作,各個環節中去,做到理論上理解吃透,觀念上不斷更新,作風上不斷改進,工作上統籌協調,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指導我們的具體工作,全面深入推動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翼生、彭銳,《創新時代的企業管理》,企業管理出版社,2007年。
[2] 張卓元、鄭海航,《中國國有企業改革30年回顧與發展》,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蔡銳,《MBO與國有企業改革》,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年。
[4] 張平華,《中國企業管理創新》,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年。
[5] 楊潔,《企業創新論》,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
[6] 藍海林,《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技術》,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年。
[7] 肖楓桐,《國有企業改革調整與發展》,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
[8] 鄧垏文,《國有企業改革與國有資產管理》,中國實言出版社,2003年。
[9] 張維迎,《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10] 張壽正、戚建、孫欽軍《攻堅之戰: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回顧與展望》,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11] 張茂金、楊麗君,《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思考對策》,人民出版社,1998年。
文章標題:落實科學發展觀 全面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zhengzhi/1578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