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思想政治論文 發布日期:2014-07-30 17:46 熱度:
新時代大學生是社會中最具青春活力的中流砥柱,已逐漸肩負起推動社會發展的重擔。當前,大學生群體一方面積極要求思想進步,入黨心理傾向和內在 動力強烈,另一方面受經濟、社會轉型期衍生現象的影響,在價值取向、個人追求、理想信念上日趨多元化,其入黨動機也呈現諸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入黨動機是否 端正,不僅關系到大學生個人的成長和黨員隊伍的純潔性,而且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摘要】當代大學生由于受到社會環境和個性發展的影響,在入黨動機上呈現出多元化特點。本文通過對大學生入黨動機的問卷調查,嘗試對其入黨動機現狀、類型及相關影響因素進行歸納梳理,并創新性地從社會心理學視角分析其內在成因,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教育論文發表網站,大學生,入黨動機,社會心理學
一、研究背景
經過相關文獻梳理,我們發現針對大學生入黨動機的既有研究雖然范圍較廣、覆蓋面較大,但多數研究集中在政治思想領域,對研究涉及的社會變遷因素 關注較少,沒有深入地結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深入探討,對策研究相對缺乏針對性和操作性。本文嘗試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深入分析影響大學生入黨動機的構成 要素,進而挖掘成因根源,提出建議,以期達到針對性實效。
二、入黨動機現狀及類型
我們選取了河北省5所高校作為樣本,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大學生入黨動機,調查對象為高校本科生,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76 份,有效回收率為95.2%。調查對象包括:學生正式黨員、預備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27.5%),共青團員(63.7%)以及群眾(8.8%)。
通過結果分析,我們發現,在入黨這一問題上,大部分學生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也有少數學生表示無所謂或者與自己無關。(見圖一)
1、政治信仰型。調查數據表明,有23.9%的大學生入黨動機端正,這部分大學生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是懷著對黨忠誠,追 求共產主義信念而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他們對黨這份忠誠與執著既來自于中國共產黨自身的先進性與偉大政黨的自身魅力,也來自于生活中優秀共產黨員模范帶 頭作用的引領。此種類型體現了社會心理學中以“海曼”為代表的參照群體理論,這些大學生被優秀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深深地吸引,將他們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 形成一種加入共產黨的渴望,進而升華為其入黨動機。
2、工具跳板型。數據顯示,有31.2%的后大學生將入黨作為找工作的工具,有25.1%的大學生將入黨作為日后升職的跳板。也就是說,超過一 半的大學生積極爭取入黨,目的在于為就業增加籌碼、為以后仕途鋪路,把入黨當做滿足個人利益的工具,能夠幫助自己更好發展的跳板,拋棄了作為一名中國共產 黨員應有的素質與道德修養。社會心理學認為,動機會引導行為,而出于這種動機而產生的入黨行為,注定禁不起時間和黨和人民的考驗。
3、滿足虛榮型。大學生自尊心極強,需要來自他人的稱贊來滿足自我的心理需求,這9.2%的大學生將入黨視為一份榮耀,亦或是可以在眾人面前炫耀的資本,這是一種自我需求心理的推動。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心理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其中的自尊需求恰好符合了當代大學生對于來自他人尊重的一種需求,這種需求得到滿足正是自我虛榮心的一份滿足。
4、從眾心理型。目前在校的大學生一般處于18—22周歲之間,處于青年與成年的過渡階段,還處于“心理斷乳期”, 即使個人的自主性有所發展,但在實施個人行為時,仍然要在心理上得到周圍人尤其是與其同齡群體的認同和支持。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米勒和道拉德 (N.E.Miller &J.Dollard,)提出,人類許多社會行為都是通過人際相互影響—模仿而得來的,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主動仿效他人言行的社會心理現象。這部 分大學生申請入黨,動機非常模糊,看見別人寫入黨申請書,盲目跟風,對自己申請入黨的理由沒有認真地思考,他們迫于所屬群體的無形壓力,不自主地“隨大 流”,將個人的認識或行動與多數人保持一致。
5、被動驅使型。調查顯示,有將近10%的大學生對待入黨持無所謂的態度。這部分同學仍然積極爭取入黨機會,主要是來自父母的激勵與要求。父母 根據他們自己的社會經歷,認為入黨會得到許多實質性的好處,要求甚至強制孩子積極入黨。然而,這些大學生并沒有從實質上理解黨員的政治責任和應承擔的社會 義務,由此產生的入黨動機和行為也勢必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必須加以糾正和引導。
三、不端入黨動機的影響因素及原因分析
根據上述分析,目前大學生入黨動機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動機不純潔、信念不堅定,認識不深刻。解決問題就要首先找到問題原因,對癥下藥; 此,本文運用社會心理學的歸因理論給大學生入黨動機進行歸因,從社會、家庭與自身三個角度來分析大學生入黨動機的影響因素及原因。
(一) 社會環境影響。
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的一切社會行為都是在社會環境影響下,通過對示范行為的觀察學習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變的。從這個意義上 說,大學生的入黨動機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他們的入黨動機與所處的時代特征有著密切聯系。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開放程度在不斷深入,多 元化、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由此產生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元化的社會思潮。大學生身處高速發展的多元化社會,不僅要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殘酷的社會競 爭,也要面對勞動就業問題、人口問題、貧困問題這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二) 自身認知與定位影響。
大學生處于青少年階段,具有抽象邏輯思維和特定的唯我觀,按照社會心理學認知相符理論和角色理論,他們對自身的認知以及對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地位 及期望的認知會直接影響其心理活動和外部行為。過高的自我認知與定位會導致妄自尊大的心理狀態,在入黨動機上會有急功近利的表現,將入黨當做一種自我內心 滿足,進而形成了自我虛榮型的入黨動機。而過低的自我認知與定位會導致妄自菲薄的心理狀態,認為只有優秀的同學才可以獲得入黨的機會,漸漸形成一種消極的 入黨動機。
(三)家庭環境影響
以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中的社會學派別強調家庭環境和童年經驗對人格形成與發展的作用,重視自我整合與調節作用。有的學生家庭是傳統的黨員 家庭,祖輩一直傳承著對黨的熱愛,孩子自幼就接收著黨的熏陶,這類大學生一般具有端正的入黨動機。然而,朱志梅,陳培玲(2013)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 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許多家長從自身的經驗出發,基于孩子在未來的就業、從業競爭中不落下風的考慮,要求孩子在大學期間爭取入黨,甚至通過 種種途徑、尋找各種關系幫助孩子入黨。這種將入黨視為工具的入黨動機所激發的行為,也必將暴露這不端正的入黨動機。
根據社會心理學理論,每一個行為的產生不一定只由一個動機推動,而一個動機也不一定只會導致單一行為的發生,往往人們也不會完全通過行為將自己 的動機完全展露。因此,我們在對個體心理動機進行預測與推斷時,不能僅僅依靠其外在表現主觀臆斷,而應當深入其內心世界,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了解與把 握,才能做到真實,避免片面。
四、端正入黨動機對策
(一)運用個體動機和需要理論指導入黨動機
社會心理學認為,動機是引起和推動個體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前進的內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人的各種活動是在動機的指引下,并向著某一目 標進行的。能夠充分地理解動機產生的原因,有助于黨建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和分析大學生心理活動的誘因,從而掌握其入黨動機變化的第一手資料,并能夠采取準 確而有針對性的方式展開教育,以達到教育的目的。同時,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需要可以來自個體內部,也可以來自外部環境,是動機產生的根源。黨建 工作者只有充分地了解大學生的思想與生活、現在與未來的不同角度的需求,在工作中把握主動權,得到大學生的認可和支持,才能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入黨動 機。
(二) 加強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以及正式黨員的教育、考查、監督工作
正如圖二與圖三所示,部分大學生沒有經過良好的入黨教育,因而不具備正確端正的入黨動機,他們獲得入黨機會后,在思想覺悟和工作中先進性、模范 性不明顯,往往起不到示范引領的作用。這表明,端正入黨動機的培養應貫穿大學生入黨教育的始末,既需要加強入黨積極分子的選拔與教育,也要加強對預備黨員 的考察,更要加強對正式學生黨員的監督。對于一些顯現出盲目入黨動機的積極分子,要重視教育與引導,對于入黨后作風不正、影響黨員隊伍純潔性的個別學生黨 員,要依據黨章黨紀給予教育,若教育后仍沒有改善的,可以嘗試建立黨員淘汰機制優勝劣汰。這樣做,既切合了中央提出的“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 揮作用”的黨員發展管理要求,又可以保持學生黨員隊伍的純潔性與先進性,鞭策激勵學生黨員不斷要求自我進步,有助于端正大學生的入黨動機。
圖二:大學生對入黨條件的了解程度
圖三: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性質、宗旨的了解程度
(三)積極建立“四位一體”入黨引導機制
社會心理學認為個體的行為受到外部與內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入黨動機受到學校、家庭、社會與個人四個因素的影響。社會環境是每一個社會人 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學校就是社會大環境的縮影,我們應當正確分析、積極引導。調動社會、高校、家庭等方面的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引導大學生端正 入黨動機。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言傳身教,引導子女晚輩從思想上和組織上入黨;在高校教育中,高校應當充分把握大學生的需求,并且采取專業的教育學與心理 學等知識,引導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尤其是與就業以及未來人生發展有關的價值觀;社會中,也應當形成一股積極向上、熱愛黨、忠誠黨的社會主義風 尚;作為學生本人,更應該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對黨的認識,堅定自己的信仰,抓住每一個提升自我的機遇。
參考文獻:
[1]王陶.關注青少年偶像崇拜現象[J].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4.
[2]奎亞波.大學生入黨動機研究述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5):232-232.
[3]孫紅.大學生入黨動機研究綜述[J].洛陽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6,16(5):79-82.
[4]唐伯武.當前大學生入黨動機現狀調查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7):43-45.
[5]羅建軍. 大學生入黨動機研究[D].山東大學,2012.
[6]張建東,李強. 論社會心理學在思想工作中的應用[J]. 現代婦女(旬),2013,08:26-27.
[7]謝志霞,王淑英,王東陽. “90后”大學生入黨動機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13,21:43-44.
[8]龍溪虎.大學生入黨動機研究的歷史回眸與展望[J].南昌工程學報,2011,30(5):63-66.
文章標題:教育論文發表網站范文大學生入黨動機調查與社會心理學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zhengzhi/2208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