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思想政治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16 13:50 熱度:
列寧的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思想是對馬克思恩格斯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的靈活運用,從此開辟了東方落后國家無產階級革命多樣化的道路。盡管社會主義的蘇聯已經解體,但研究列寧的這一思想仍具有實際意義,它為我國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創刊于1985年,國內外公開發行,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術性期刊,是黑龍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會刊。本刊為雙月刊,逢雙月20日出版,A4大開本。期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規律,研究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及德育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指導工作,總結經驗,溝通信息,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創新型人才服務。
在俄國革命的過程中,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實際情況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關于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理論,“十月革命”是列寧關于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理論的實踐成果。列寧對這一理論的論述,主要有以下基本內容。
1、各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都有其特殊性,俄國的特殊情況決定了自己的特色革命道路。馬克思恩格斯從分析19世紀資本主義發展的現狀出發,得出社會主義革命將在西歐的幾個主要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同時發動并同時取得勝利的結論,列寧沒有囿于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論斷,而是靈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通過對俄國國情的具體考察和對帝國主義的深人研究,從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出發,提出了社會主義將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的論斷。列寧認為,馬克思主義提供的只是一種指導性的原則和科學精神,只是為一種科學理論奠定了基礎,在具體運用時要從不同國家的具體實際情況出發,列寧說:“我們決不把馬克思的理論看作某種一成不變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東西;恰恰相反,我們深信:它只是給一種科學奠定了基礎,社會黨人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實際生活,就應當在各方面把這門科學推向前進。我們認為,對于俄國社會黨人來說,尤其需要獨立地探討馬克思的理論,因為它所提供的只是總的指導原理,而這些原理的應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于法國,在法國不同于德國,在德國又不同于俄國。這里,列寧深刻地指出了各個國家由于不同的國情,要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指導,要抓住各國革命的特殊性。列寧在分析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時同樣指出:“一切民族都將走向社會主義,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卻不會完全一樣,在民主的這種或那種形式上,在無產階級專政的這種或那種形態上,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速度上,每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特點。’,閣這里列寧就比較明確地論及了各國的社會主義道路不應千篇一律,是有其特殊性的。同時,針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國家的革命,列寧還指出:“在東方那些人口無比眾多、社會情況無比復雜的國家里,今后的革命無疑會比俄國革命帶有更多的特殊性。由此可見列寧對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高度關注,而中國等東方國家后來所走的革命道路也已有力地印證了列寧的科學預見。
2、落后國家具有比先進國家更復雜的國內環境,比較容易發生革命。列寧在《第三國際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一文中曾經列舉了俄國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更容易發生革命的6個方面原因:第一是沙皇君主制在政治上的非常落后使得群眾的革命攻擊力量異常強大。第二是俄國的落后使得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革命與農民反對地主的革命獨特地結合了起來。第三是俄國1905年革命使工農群眾受到了非常多的教育。第四是俄國的地理條件使它比其他國家更能長久地對抗資本主義先進國家的軍事優勢。第五是無產階級同農民的特殊關系。第六是蘇維埃這種特殊的無產階級革命組織形勢。在二月革命發生后,俄國出現了臨時政府和工人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存的特殊情況,列寧就尖銳地指出,臨時政府是擁有億萬資本的“英法”“公司”的伙計,他們“不可能給人民和平、面包和自由”,只有無產階級,“利用目前過渡時期的特點,就可能而且一定能夠首先爭得民主共和國,爭得農民對地主的完全勝利,來代替古契柯夫、米留可夫的半君主制度,然后再爭得唯一能給予備受戰爭痛苦的各族人民以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會主義”。根據俄國革命的特點,列寧稱“二月革命”為革命的第一階段,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他指出這絕不是最后一個階段。因此,列寧結合國內外革命形勢的變化,果斷而適時提出將革命進行到第二階段,即發動無產階級革命,提出了把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有機地連接起來、使無產階級在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后爭取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和過渡的思想。但是,列寧也清醒地認識到革命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是比較難的。所以,他一方面堅決主張俄國無產階級應當當機立斷地奪取政權,絕不能因為俄國資本主義經濟還不夠發達而放棄社會主義革命;另一方面他又十分清醒地認識到在俄國這樣一個經濟相當落后的國家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是比較容易的,但要完全組織起社會主義社會就比較困難。“我屢次說過:與各先進國家相比,俄國人開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把它繼續到獲得最終勝利,即完全組織起社會主義社會,就比較困難了。可見,列寧在當時已經對無產階級革命勝利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艱巨性有了清醒的認識。
3、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俄國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為俄國無產階級進行革命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遇,這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革命是不同的。一方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沙皇以及后來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相繼卷人了戰爭,給本來就處于苦難之中的俄國人民帶來了更加深重的災難,人民對政府的不滿和怨恨更大了,工人暴動和農民起義有一觸即發的態勢。對于戰爭帶來的俄國新的變化,列寧說,俄國革命“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相聯系的革命,這樣的革命勢必表現出一些新的特征,或者說正是由于戰爭而有所改變的一些特征,因為世界上還從來沒有過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這樣的戰爭”。戰爭“要求各族人民立即做出選擇:是死亡,還是馬上采取走向社會主義的堅決步驟”,~正是帝國主義戰爭在俄國形成了農民戰爭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特殊形勢,也只有通過革命才能實現人民對“和平、土地、自由、面包”的需求。另一方面,各歐洲帝國主義都卷人了一戰中,戰爭的消耗造成了帝國主義國家間新的不平衡,形成了比較復雜的國際環境,使他們自顧不暇,這就為俄國無產階級進行革命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列寧指出,兩大帝國主義集團正在進行你死我活的搏斗,“以致無論哪一個帝國主義集團都無法集中較大的力量來反對俄國革命”,“也不能立即聯合起來對付我們。”列寧還認為,各交戰國的無產階級有可能利用這一有利時機進行革命,形成歐洲普遍革命的形勢,這樣的局面一旦形成會給俄國革命非常有力的支持。盡管這樣的局面由于環境的變化沒有形成,但列寧提出的在俄國“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目標卻成功實現。
在列寧關于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思想的指導下,布爾什維克黨通過“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世界共產主義運動開辟了新的道路。但圍繞“十月革命”的合理性問題,卻一直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一個長期爭論的話題。有人說社會主義應該通過和平方式而不是像“十月革命”這樣的暴力方式實現;也有人說“十月革命”違背了馬克思的生產力理論,是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早產兒”;特別在蘇聯解體以后的一段時間里,對“十月革命”的否定達到了高潮,并試圖通過否定十月革命達到否定列寧的目的。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共產主義學說僅僅為世界無產階級運動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框架,它需要每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領袖的靈活運用,列寧無疑是把馬克思主義和俄國特殊情況相結合運用的最早和最為成功的人。他通過對世界形勢的準確把握和對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正確估計,創立的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理論,正確地指引了俄國革命的道路,打破了資本主義一手遮天的形勢,為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十月革命影響下,西方爆發了大規模的群眾運動,盡管都遭到了失敗,但卻促使資產階級調整其內部政策,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緩和了階級矛盾。同樣,十月革命也大大影響了中國革命的進程,毛澤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陰可見,走特殊性革命道路是落后國家走向獨立和富強的必要選擇。
列寧關于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思想并沒有違背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恰恰相反,它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極其靈活的應用。根據馬克思主義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只有當資本主義得到充分發展,生產力水平極大提高,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矛盾激化時才有社會主義革命的可能。但馬克思和恩格斯并沒有把生產力落后的俄國和西方國家相提并論,反而指出了俄國革命與西歐革命“互相補充’,的特征。在《共產黨宣言》俄文版序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寫到:“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互相補充的話,那么現今的俄國土地公有制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并不拘泥于一般性結論,而是對生產力發展水平落后的國家采取了靈活的態度。當時,一些人借口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還沒有完成,還不具備走進社會主義的物質條件而不應該進行無產階級革命時,列寧也明確指出:“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除個別發展的階段,在發展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某些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陰列寧又指出:“我們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國為這種文明創造前提,如驅逐地主,驅逐俄國資本家,然后開始走向社會主義呢,你們在哪些書本上讀到過,通常的歷史順序是不容許或不可能有這類改變的呢? “歷史證明:列寧的主張是完全正確的。十月革命后的蘇維埃政權不僅打敗了國內外反對者的進攻,迅速醫治了戰爭創傷,還在很短的時間就掃除了社會丑惡現象。特別是在救助孤兒、重建鐵路、恢復經濟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加突出,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財富。
自蘇聯解體后,十月革命失敗論者鼓噪一時,關于落后的俄國“不具備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客觀條件”,的思想又沉渣泛起。這些人認為,既然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蘇聯已不復存在了,列寧關于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思想和“十月革命”的正確性自然也要遭到質疑。
通觀蘇聯解體,其原因很多。主要是長期積累的各種矛盾和危機,在西方“和平演變”策略下惡化的結果;也是原蘇聯領導者違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脫離客觀實際,在經濟政治體制上嚴重僵化造成的惡果。可見,蘇聯社會主義的失敗與“十月革命”并沒有直接的聯系。時至今日,俄羅斯大多數學者對十月革命的評價已經從蘇聯解體之初的盲目否定態度轉而漸趨客觀。他們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決不是俄國歷史發展的偶然現象,而是在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取得的一次無產階級革命的的偉大勝利。在2007年俄羅斯紀念“十月革命”90周年的時候,列瓦達中心的調查顯示:55%的受訪者稱,十月革命“開辟了俄羅斯民族史的新紀元”,“推動了社會和經濟發展”。這恰恰說明了列寧的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思想的正確性。
列寧關于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思想開創了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革命有不同形式的思想先河,建立了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國勝利的新起點,而毛澤東和鄧小平在不同時期對中國國情的正確認識則開創了中國革命和改革走向成功的特殊道路。
毛澤東創立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理論,開創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革命道路多樣化的形式,是對列寧關于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思想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毛澤東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革命理論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從沒有嘗試過,是完全中國式的革命理論。不管在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著作里,還是在俄國的革命實踐中,都把無產階級革命的重心放在城市,把在中心城市舉行武裝起義奪取政權,作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取得革命成功的一般模式。毛澤東通過對中國社會情況的調查分析后認為,中國具有不同于俄國的特殊性。在中國,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最大問題,中國無產階級需要聯合廣大農民,得到農民的廣泛支持,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在土地革命戰爭中,毛澤東逐步放棄了“城市中心論”觀點,最終形成了先在農村“武裝割據”,建立根據地,再一步步擴大到全國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思想。正如鄧小平所說,由于中國的特殊情況,“中國革命就沒有按照俄國十月革命的模式去進行,而是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正是在這一正確理論的指導下,中國無產階級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在目前生產力比較落后的情況下,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理論選擇,與列寧關于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思想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傳統的社會主義觀認為,資主義應該是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就應該是計劃經濟。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面對政治上的混亂和經濟上落后的現狀,鄧小平認為,傳統的斯大林模式已經僵化了,只有探索新的經濟體制,才能改變中國貧窮和落后的面貌。鄧小平指出:“過去搞民主革命,要適合中國的情況,走毛澤東同志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 “各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方法,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要多種形式,各有自己的特點。各國只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和與之相適應的方法、方式,制定適合自己具體實際的政策。都是一個模式不行,我們都吃了這個虧。所以,必須要結合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進行改革,按照“三個有利于”標準,才能走上正常的發展軌道。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中,鄧小平逐步澄清了人們對社會主義不能搞市場經濟的錯誤認識,他指出:“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一論斷徹底撥開了人們心頭的迷霧,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奠定了理論基礎。在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指導下,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國力得到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整體實現了小康。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正確性,也證明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
文章標題:列寧的落后國家革命特殊性理論原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zhengzhi/3234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