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思想政治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3 15:35 熱度:
摘要:本文描述了近5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熱點問題和前沿問題,包括基本原理的內容與拓展、中國化、經典文本的研究、學科建設、對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等方面。這些方面代表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方向和最新成果。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 前沿問題 文本研究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問題及其面臨的挑戰
1、關于馬克思主義體系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不斷發展,學者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和理論體系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有學者認為,構建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體系首先要承認哲學是一門學科,哲學有明確的研究對象,應當有許多經過實踐檢驗而成立的原理且構成了一個前后一貫的完整嚴密的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對象應該包括三個層次:宇宙、人類社會、精神活動。而有的學者希望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能夠消除以往教科書的“板塊結構”,有意識地涉及自然哲學、社會理論、倫理學、美學、辯證邏輯以及中外哲學史研究等分支領域的基礎理論問題,從而建構一個以實踐觀點貫穿始終的新的馬克思主義學說體系。還有學者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區分為“內核”和“外圍”兩個部分。一方面,適當放寬和調整對理論之外圍的理解;另一方面,堅守對理論之核心內容的信念。
2、如何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
雖然這不算一個新話題,但依然受到學者們的關注,認為這是“馬克思主義觀”的問題。有的認為應急需糾正當前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的某些簡單化、絕對化傾向,需注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獨創性觀點,把握其基本精神,吸納研究的新成果,搞清其與馬克思哲學的關系,將其轉化為現實的思想路線。有的指出馬克思主義整體性是馬克思主義的固有特性,是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前提。
另外,學者們還探討了馬克思主義的解讀模式、馬克思主義與解釋學的關系。針對在認識馬克思主義問題上存在的所謂“以恩解馬”、“以蘇解馬”、“以西解馬”等片面形式,學者們從不同角度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3、關于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關于史論關系的討論。有學者指出,論從史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文本研究始終是“論”的研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不能是呆板的詮釋學,必須以論帶史,以問題方式提出新的研究課題,強化“論”的點擊以激活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中,很多學者關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重要理論家如盧森堡、葛蘭西等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學者認為,近十年來,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在傳播方面還有很大的研究潛力可挖,需要在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創新研究方法和發掘新的研究角度等方面繼續努力。還有學者對中俄馬克思主義傳播進行了比較。
5、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在當今經濟快速發展、多元文化融合的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遇到一些挑戰,如何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認清馬克思哲學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確定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成為學者們關注的對象。有學者指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遇到三大挑戰:一是意識形態話語主題的轉換受到非馬克思主義的解讀;二是意識形態的社會整合功能受到新語境的挑戰從而需要創新;三是意識形態的文化特征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構成了挑戰。還有學者提出疑問,面對后現代主義的質疑和拷問,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應執行一種退行性的收斂、緊縮策略抑或是一種積極的擴張、開放計劃?另有觀點認為,發展的實踐凸顯了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當代意義不僅體現在它所直面的時代與問題仍在“當代”之中,而且體現在它自身所特有的理論價值中。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當代價值不是自然顯現出來的,而是需要人們的自覺把握,這就要求從問題的審視、發展經驗教訓的總結、不同發展理論的比較、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特質與品格的領悟等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在新形勢下,如何傳播馬克思主義?有學者認為,當前首要的任務是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活動,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構筑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支柱。還有學者根據葛蘭西文化領導權思想,指出在文化領導權的獲取、鞏固和實施過程中應注重從大眾日常生活領域入手,借助大眾文化形式,塑造大眾共同的社會心理基礎。
二、“回到馬克思”與文本研究
回到馬克思、對經典文本進行研究是近幾年來學術界一直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與張一兵剛提出“回到馬克思”時頗具爭議不同,現在更多學者同意返本,就是要超越對于馬克思哲學的誤解、歧解和膚淺之解,要在理論上真正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澄清誤解、把握真諦;返本是為了開新,從現實當中尋找新質要素的生長點,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的發展與創新。有學者認為在理解“回到馬克思”時,可以有解釋學的視野、思想史的視野、認識論的視野、價值觀的視野等等。視野不同,理解到的意義也會不同。只有具體分析“回到馬克思”的各種不同的含義,才能在確定的意義上肯定或否定“回到馬克思”,把握“回到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關系。
近期學者們在探討文本的翻譯、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對一些實質性問題進行了探索。如對《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文本研究,《共產黨宣言》的翻譯討論等。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黨的理論創新的一條根本經驗,也是理論界始終關注的熱點之一。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命題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命題,除了個別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法應當慎重外,學術界普遍接受這一命題,但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區別持不同意見。有的認為這是兩個不盡完全相同的概念,從時間上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概念比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概念使用的時間要晚一些。從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屬于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無疑已不再是西方語言、西方風格,而具有中國的形式、內容和民族特色、風格、氣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辯證統一的整體。還有學者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從五個方面進行了區分:形成時間、內涵、狀態、質和量、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當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
有學者從時代主題轉換的角度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即四大理論成果誕生的過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的治國理念。而有學者將其分為前反思階段和反思階段。還有的劃分為五階段。
有學者提出中國化應著重研究“化”出了什么東西,什么獨特的東西?怎樣看待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如何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異端”?是全面吸收還是具體分析?有的認為應重視和研究“中國經驗”。“中國經驗”是非常復雜的,也是活生生的流變著的現象,是任何抽象的概念和教條都無法框定的。
3、關于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
自從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后,科學發展觀就成為理論界關注的焦點。學者們認為,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全面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另外,很多學者從不同領域、不同角度論述了如何構建和諧社會。
四、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研究
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建立,受到廣大理論工作者的擁護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1、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意義
學者們認為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不僅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科學性決定的,也是由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作為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決定的,而且還是由當代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的要求、作為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要基礎而決定的。
2、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內涵和定位
一級學科設立以后,面對的首要任務是對各個分支學科進行定位。學者們把整體性看作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重要特征和學科規定,這樣才能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內涵、體系和精神,并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中的基礎性地位和核心地位。同樣,在對其他四個二級學科的定位上,學者們也進行了廣泛討論,提出了很多見解。
3、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思路
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設立還處在起步階段,還需要鞏固和完善,需要推進和發展,學科建設的前景建立在正確的學科建設思路的基礎上。對于具體建設,有學者指出,目前學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理清隊伍,形成學科共識,盡快選定和編寫一套博士生、碩士生培養的主干課程推薦教材。
五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熱點問題
在我國,馬克思主義一直用來指引我國的發展方向。我們在遇到層出不窮的新問題、需要解決新矛盾時,也總會在馬克思主義中去尋找答案。
對于當今社會面臨的新問題,學者們有的講述了市民社會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有的討論了文明和諧觀的當代形態;有的闡述了馬恩的生態觀對當今社會的重大啟迪意義。有的描述了關切“民生”的重要性;有的探討了以人為本思想的重要意義;有的圍繞人的全面發展進行了論述等等。
六、對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
由于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尤其是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在研究時所處的中立態度,以及所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果,使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近年來成為國內學者們的關注焦點。
對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主要圍繞以下熱點:“西方馬克思主義”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路徑;“后馬克思主義”研究;西方“馬克思學”;以及法蘭克福學派、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市場社會主義、21世紀社會主義等馬克思主義思潮。
有學者指出,開展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必須樹立問題意識。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實際是當代西方哲學與當代馬克思主義思潮之間的一個對話,各種馬克思主義流派則是這個對話的產物。而開展此研究必須具備西方哲學的良好基礎,也需要奠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及必要的外語能力。
七 其他
近些年,為紀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和十月革命90周年,對恩格斯和列寧的研究也比以往更多。對恩格斯研究的關注點在于其晚年思想以及與馬克思的關系上。而對列寧的研究重心在與其他哲學家的比較以及國內現實問題對列寧思想的借鑒上。
當然還有其他前沿問題,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述及。
[參考文獻]
人大復印資料.2005-200
文章標題:近年來國內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問題掃描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zhengzhi/58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