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思想政治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3 15:42 熱度:
內容摘要:走自主創新之路,建設創新型國家,讓“中國制造”盡快成為“中國創造”,是時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關鍵詞:創新 創新型國家 科技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策,是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本文從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現實條件入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就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創新型國家
“創新型國家”這個概念在國外是怎么提出的?二戰以來,工業化、現代化就像迷魂藥一樣迷倒了世人,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尋求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道路。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實踐,這些國家根據各自國情走出了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現代化國家。對于這個問題,國際學術界已有基本共識,即把那些將科技創新作為基本戰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形成日益強大競爭優勢的國家稱之為創新型國家。學術界根據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不同方式,把這些國家分為三類。
一類是資源型國家,如中東盛產石油的國家,主要依靠自己豐富的自然資源增加國民收入,走出了一條現代化的捷徑。
第二類是依附型國家,如拉美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它們沒有能夠形成全球市場壟斷、動搖世界經濟神經的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于是就像窮人“傍大款”一樣采取“傍大國”的發展戰略,打開國門對外開放,充分利用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和人才、技術,從而走上工業化、現代化的道路。
第三類國家很特殊,它們與前邊兩類國家不同,它們不靠“天”、不靠“外”,而靠提高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形成日益強大的競爭優勢,通過創新的技術和產品引領潮流,從而達到現代化的巔峰狀態,國際學術界就把這一類國家稱為“創新型國家”。
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創新型國家有美國、日本、芬蘭、韓國等共20個左右,
具體來說,創新型國家應至少具備以下4個基本特征:
。ㄒ唬﹦撔峦度敫,國家的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
(二)科技進步貢獻率高達70%以上;
。ㄈ┳灾鲃撔履芰,國家的對外技術依存度指標通常在30%以下;
(四)創新產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認的20個左右的創新型國家所擁有的發明專利數量占全世界總數的99%。
二、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型國家?
中國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型國家?理由和重要性歸納起來有三點。
第一是實現新階段發展目標的需要。
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人均GDP要從現在的1000美元達到2020年的3000美元。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靠什么?溫家寶總理講“最根本是依靠兩大動力,一要靠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二要靠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有力支撐。”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那么實現這個目標靠什么呢?胡錦濤總書記講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二要“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年平均保持9%的快速增長,但這種增長主要是一種資源型、粗放型的增長,現在這種增長方式的局限性和瓶頸狀態已經出現,特別是能源資源和環境的制約日益嚴重。經濟發展就像一場馬拉松賽跑,運動員開始跑前一段路的時候,可以依靠肌體力量來支撐前進,但是越往后跑就越沒有勁頭,就來不起氣了。而要一直跑下去,就必須在體內裝入一種永動機制,對一個國家來說,這種永動機制就是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夠提供發展的無窮動力,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從資源依賴型轉向創新驅動型,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把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的第二點重要性,是應對世界科技革命挑戰和提高我國競爭力的需要。這個“挑戰”和“競爭力”是什么意思?通俗一點講就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能力、避免落后挨打和受人欺負的需要。人類社會有一個毛病,至今是一個無法醫治的毛病,就是富國、強國不會讓窮國、弱國安安靜靜地去過他的窮日子、弱日子,富國、強國總是要剝削、欺負和侮辱窮國、弱國。國與國之間折騰的永恒規律是以強凌弱。迄今為止,一部人類歷史,就是一部富國、強國剝削、欺負和打壓窮國、弱國的歷史。富國為什么富?不是它創造了富,而是它創造了一種奪取窮國、弱國的(技術創新)的“合法”方式,然后“依法”拿走窮國、弱國天然、天生、天賦應該擁有的東西。比如美國,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講人權、最有民主、最有法治的國家,可是它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耗著世界34%的資源,除了讓幾億人生活在極貧線上,除了不斷攻打別國、以至打出了一個當今世界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恐怖組織,它給世界盡了多少義務呢?毛澤東主席說“落后就要挨打”,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是歷史最深刻的教訓!我國現在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要掌握發展的主動權,就必須加快科技發展和創新,必須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說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這個壓力不僅是貧窮落后就要受剝削、受欺負,最大的壓力是“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們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不僅是要讓國內生產總值翻幾番的需要,從根本上來講是我們這個國家民族生存、發展、統一的需要。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第三點重要性,是加快我國科技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科技發展總體水平,同創新型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主要的差距有以下幾點:一是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弱;二是高新技術產業在整個經濟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三是關鍵技術自主研發比例和自給率低,產業技術的一些關鍵領域存在較大的對外依賴性,不少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四是科技成果轉化滯后;五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科技水平很低;五是科學研究實力不強,優秀拔尖人才比較缺乏;六是科技投入不足,體制機制還存在不少弊端。
從技術上講,這里邊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關鍵技術研發能力比較薄弱。關鍵技術創新最要命、最厲害的地方,往往主要不是那個創新的產品和技術本身的作用,而是它創新了一種技術標準,以后相關產業都得學習和執行這個標準。比如波音公司它不只是生產飛機那個厲害玩意,它還制定了一套生產飛機的技術標準;比如英特爾公司它不只是研制計算機芯片,關鍵是它探索出了微機芯片的一整套技術指標;又如微軟公司它不只是編制計算機軟件,關鍵是它編制了一套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指標體系。這些技術標準最要害的地方,就是它會形成行業壟斷,讓整個行業的科研、生產都跟著它的技術標準走,如果它修改或淘汰那個標準,就會給那些純粹的“學習型”企業造成致命打擊。例如微軟公司,它用WINDOWS淘汰MSDOS,全世界基于MSDOS的應用軟件就全部淘汰,也造成了一批軟件公司破產,同時又造就了一大批圖形界面公司。微軟公司的例子,就是技術標準的改變帶來一場信息行業的產業革命,F在微軟公司的WINDOWS、OFFICE一升級,我們全國的政府人事部門就要組織公務員交錢去參加學習、考試。這就是關鍵技術最要命、最厲害的地方,那個創新的關鍵技術形成之后,它可以在一定時期內不用再創新,而只是變動一下技術標準,就可以打倒競爭對手。所以關鍵技術創新最要害的地方,就是它創造了規則。綜上所述,建設創新型國家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刻不容緩的重大歷史使命。
三、怎么樣建設創新型國家?
(一)國家要為其提供良好的宏觀環境
首先要以政府為主導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為科技自主創新創造條件、優化環境,圍繞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把各種資源有效整合起來,以加強體系內各個創新主體的互動。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大學、中介機構這些要素要互動、協調,而不是分散地各自為政。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是推進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途徑之一。這個創新體系能否建設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自主創新戰略的成敗。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是一個復雜網絡系統,是基于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網絡平臺之上,在加強區域互動和國際交流的背景下,以及強化區域科技創新的軟硬環境對區域科技創新核心部分支撐作用的前提下形成的,以提高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為目標,在一定地域之內具有開放邊界,要素完備、配置高效、網絡互動、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體系。具體而言,在區域內形成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的科學研究體系;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以制度創新和環境建設為重點的政府宏觀調控體系;對區域創新起催化劑作用的中介服務體系。
其次是加大國家對科技開發的投入,并積極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比例,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我國2萬多家大中型企業中有研發機構的僅占25%,而其中有研發活動的僅30%。據有關統計,大中型企業的研發經費只占其銷售額的0.39%,即使高新技術企業也只占0.6%,這個比例還不到發達國家的10%。從國家投入來看,美國、日本這兩個典型的創新型國家,其2003年科研經費總額分別占其GDP的2.8%和2.9%,目前我國僅為1.35%。所以,加大國家對科技開發的投入,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比例以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是當前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第三,完善激勵創新的政策和法規體系。包括確立新時期我國科技發展基本方略的法律地位,推動科技自主創新政策措施的法律化;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支持自主技術標準的形成;完善產業技術政策,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技術和設備,鼓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完善創新激勵政策,包括財稅、金融和采購扶持政策、分配激勵政策;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加強技術咨詢、技術轉讓等中介服務;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推進科技創新基地與平臺建設、對科技創新的統籌協調的政策等。國家要通過這些激勵創新的政策和法規,降低企業的科技開發成本和調節風險企業收益,鼓勵企業積極應用新成果,引進新技術,加快技術改造。
。ǘ┩怀銎髽I在科技自主創新中的作用
企業既是國家經濟實力的基礎和支柱,更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既是企業自身發展壯大的根本動力,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我們現在的情況是,企業引進國外技術,但缺乏技術開發力量,而且引進以后對研究院、設計院保密;而真正有引進技術消化創新能力的研究院、設計院,人才濟濟卻只能靠通過搞國家下達的課題養活自己,研究成果不能變成產業成果。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突出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使企業能從國家和自身長遠發展的高度思考科技創新戰略,主動和研究院、設計院和高校結合,使自己真正成為科技開發和科技創新的決策主體、投入主體和利益主體,增強自身的主體意識,在由“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營造良好的創新社會文化氛圍
政府要通過宣傳、教育和宏觀政策引導等多方面措施,營造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的社會文化環境、法律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為企業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提供必要的保障。營造社會文化環境,就是要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提高公眾的技術素養,倡導尊重創新,容忍失敗的社會文化環境。營造法律環境,就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的法律法規體系,一方面要有企業自主創新的基本法;另一方面要將鼓勵自主創新、規范市場行為和創新行為的法規納入自主創新法律法規中。營造政策環境,就是要在產業政策、政府采購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給予政策支持。營造市場環境,就是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打破壟斷,放寬進入市場的準入,減少差別待遇。要在全社會樹立以創新求發展的新理念。
作者簡介:呂蓉:福建師范大學研究生學院2009級MPA(工作單位:中共泉州市豐澤區委黨校)
參考書目:
【1】郎咸平:《2008中國經濟的八大危機》
【2】陳華:《生產要素演進與創新型國家的經濟制度》
【3】費格伯格:《創新與追趕》
文章標題:努力提高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zhengzhi/59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