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思想政治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3 15:45 熱度:
摘要: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表明,決定一個國家和名族興衰的關鍵是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把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為解放和發展中國社會生產力不懈奮斗的歷史,大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斷取得新勝利的成功經驗。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革命和建設 生產力 成功經驗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中,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是社會發展最終決定力量。從歷史發展看,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興衰的關鍵是生產力的水平,只有代表和反映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階級和社會集團,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革命力量,人類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進步,社會形態由低級到高級的更替,從根本上都是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都是不同歷史時期代表當時社會生產力的階段或政治集團發揮推動歷史進步作用的結果。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建立的先進政黨,以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活躍于中國政治舞臺上,并以解放生產力,促進社會生產力的偉大貢獻贏得全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要更好地肩負起自己的歷史責任,必須把握發展的總體趨勢,緊緊抓住發展社會生產力這個最主要的東西,自覺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地推向前進,這是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成功經驗。
一、中國共產黨解放和發展中國社會生產力的偉大歷史進程
我們黨從成立以來,就把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和根本任務。回顧80多年的歷程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為解決和發展中國社會生產力不懈奮斗的歷史。
1、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頑強奮斗,取得重大勝利。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帶領全國人民堅決徹底地同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帶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進行斗爭,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摧毀舊的國家機器,打碎嚴重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代表了當時中國先進生產力——近代大工業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的發展方向,為建立新制度,推動中國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掃除了障礙,鋪平了道路。因而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
2、建國后前30年,我們黨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既有成功的經驗,又有沉重的教訓。
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們黨繼續保持發揚了優良傳統,很好地代表了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民利益的要求,整個國家欣欣向榮,因而黨的威信和聲望不斷提高。
但是,1957年以后,我黨逐漸偏離了正確的道路,脫離生產力實際,一味拔高生產關系。應該說,取得政權以后,特別是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們黨的主觀愿望是好的,力圖盡快扭轉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盡快使全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問題是良好的愿望脫離了生產力的客觀實際,誤以為用先進的生產關系可以把落后的生產力帶動起來,然而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嚴重傷害了生產力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告訴我們:生落后,生產關系落后于生產力。這兩種情況的結局都是一樣的,阻礙乃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1957年以后,我們主觀地在拔高生產關系上做文章,搞互助組太慢,又搞初級社,初級社還是慢,搞高級社,高級社慢,就搞人民公社,誤以為公有制越大越好,越純越好,“一大二公”直到發生“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失誤。這種只是在拔高生產關系上做文章的辦法,不僅不能發展生產力,反倒會阻礙、破壞生產力。從1957年到“文革”結束,在這期間,我們嚴重忽視發展社會生產力,忽視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導致社會生產力發展不快,人民生活水平和國家實力沒有得到應有提高,黨的形象和威望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3、改革開放30年,是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重新恢復和發展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制定并執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帶領全國人民奮力開拓、不斷推動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示了新的活力。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十分明確地指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不僅是對改革開放30年來一條基本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我們黨長期奮斗得來的一項基本經驗的科學概括。實踐證明,改革開放這30年,是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從而也是中國人民生活最好的時期,是我國文化最繁榮的時期,是我國綜合國力最強大的時期。
二、為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而不懈努力
通過對我們黨在推動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歷史回顧,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在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日子里,最大的啟示就是為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而不懈努力。
1、必須始終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作為黨的中心工作。早在新民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指出:“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在8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在怎樣才能成功地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問題上,歷經艱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最終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并正確地堅持了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正是由于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時期,堅決地站在時代進步潮流的前列,不斷打破生產力發展的各種障礙,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解放和發展,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因而在曲折的發展中被歷史選擇,并在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成為當代社會主義的一面旗幟。面對新形勢,我們黨要堅持自己的性質,代表工人階級和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宏偉的奮斗目標,一定要始終把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一定要堅持不懈地為之奮斗并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這樣,我們黨才能繼續得到中國人民的擁戴,才能繼續帶領人民不斷前進。
2、在新時期,我們黨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就要善于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從實際出發,科學地制定并堅決地貫徹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產關系對生產力的不適應或阻礙作用有兩種情況:一是超前,生產關系跑到生產力前面去了;一是正確決策。
我們黨推動生產力解放和發展這一根本任務是不能變也不長遠意義的戰略問題,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完全是適應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新情況、新要求的。貫徹落實好這些決策,必將大大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整體水平。會變的。但是由于生產力水平以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情況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必須從不同歷史階段的實際出發,高度關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妥善解決妨礙生產力向較高水平發展的問題,科學地制定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方針政策。只有這樣,黨才能牢牢掌握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主動權,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向前發展。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正確分析國情,尊重客觀規律,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并不斷從中獲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性的認識。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的十七大對我國改革和發展中具有全局意義和
3、在新時期,我們黨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就要堅持改革開放,破除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各種障礙,為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注入新的活力。鄧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生產力的強大動力。生產力的發展,總是要對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不斷提出與其相適應的要求,作為執政黨必須密切注意現階段生產力發展反映出來的新情況、提出的新要求,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通過不斷改革開放,破除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觀念,體制和其他障礙,保護和支持先進生產力,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前進,做生產力發展的促進派
文章標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我們黨領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zf/zhengzhi/59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政治法律論文范文
軍事論文 城市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 國際政治論文 行政管理論文 勞動與社會保障論文 國際法論文 公司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論文 環境法論文 知識產權論文 民事訴訟論文 民商法論文 犯罪學論文 法律史論文 行政法論文 憲法論文 法理論文 刑法論文 刑事訴訟法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