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23 13:05:27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經多巴胺或硅烷化修飾的氧化石墨烯鈦表面涂層的體外成骨性能研究————作者:吳清霖;賴穎真;黃艷玲;謝澤宇;林彥吟;
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過比較經多巴胺或硅烷化修飾的氧化石墨烯鈦表面涂層的成骨性能差異,旨在嘗試為鈦表面氧化石墨烯涂層的修飾提供較為適宜的方案。方法 鈦堿熱處理后分別進行多巴胺和硅烷化改性,被覆氧化石墨烯涂層,設計對照組:純鈦(Ti)組;實驗組:鈦經堿熱處理(Ti-NaOH)組、鈦經堿熱處理后硅烷化改性(Ti-APTES)組、鈦經堿熱處理后多巴胺改性(Ti-DOPA)組、鈦經硅烷化改性表面修飾氧化石墨烯(T...
梯形瓣和角形瓣對引導骨再生術后黏膜血供及成骨效果的影響————作者:陳雙鎮;張賢月;賈曉鳳;夏榮;姜凡;
摘要:目的 通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術(CDFI)及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CBCT)評估使用梯形瓣和角形瓣進行上頜前牙區引導骨再生(GBR)術后黏膜血管參數變化及成骨效果。方法 將單顆上頜前牙種植手術同期GBR的患者隨機分為梯形瓣組和角形瓣組,采用不同的翻瓣方式行GBR術后,在不同的時間間隔(術前、術后2 h、1 d、3 d、1周、2周及4周)利用CDFI測量術區黏膜血管參數,拍攝術前、術后即刻、術...
數字化全頜固定咬合重建(一):有牙頜的“5-19N”(牙合)重建臨床技術方案————作者:于海洋;吳嘉誠;稅鈺森;顏哲彬;裴亞鵬;
摘要:咬合重建也叫重建,是指采用修復手段,在正確的頜位關系下重新建立全牙列或多數牙的咬合接觸關系的治療方法,是矯正牙齒嚴重磨損和牙列缺損等的重要治療手段。其中,全頜固定咬合重建可有效恢復美觀及功能,但其臨床技術方案復雜、技術敏感性高,各種并發癥高發,一直以來被業界關注。隨著數字化技術在重建中的應用和發展,數字化重建的臨床程序相較于傳統方案面貌一新。然而,數字化技術種類眾多,其效能高低不一,如何構建高效規...
3D打印樹脂種植工作模型尺寸穩定性對替代體復制精度影響的初步研究————作者:李欣;魯玉宗;楊詠濤;溫奧楠;王勇;趙一姣;
摘要:目的 研究3D打印樹脂種植工作模型尺寸穩定性對替代體復制精度的影響。方法 獲取10例擬進行2個種植體支持的連冠或者固定橋修復患者的數字化印模,在模型打印完成后的3、7、14 d在替代體上安裝掃描桿進行掃描,在Geomagic Wrap 2021軟件中基于掃描數據分析不同時間掃描桿相對于口內掃描的3D偏差、線性偏差和角度偏差。結果 種植替代體位置發生了與模型收縮方向一致的、近中舌側偏移。從第7天開始...
口腔唾液腺內鏡的臨床操作及技能培訓規范————作者:張博文;門乙;韓波;
摘要:唾液腺內鏡的出現,根本性地改變了唾液腺疾病的診療方式,對唾液腺疾病的診治發揮了巨大作用。然而,全國范圍內,能夠熟練使用唾液腺內鏡的口腔頜面外科醫生數量較少,限制了其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目前國內的口腔院校并未形成規范標準的唾液腺內鏡醫生的技能培訓方案,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培訓的內容和考核標準。本文通過臨床和培訓的相關經驗,強調唾液腺內鏡的臨床操作規范和技能培訓對于唾液腺內鏡醫生培養的重要作用,旨在推動...
口腔潛在惡性病變的臨床病理學診斷研究進展————作者:崔瑩瑩;丁傳揚;彭超然;張建運;蔡鑫嘉;李鐵軍;
摘要:隨著口腔組織病理學研究的不斷發展,具有顯著癌變風險的口腔黏膜疾病的命名和分類經歷了多次更替。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口腔潛在惡性病變的概念以替代術語口腔癌前病變和癌前狀態,2021年WHO口腔癌協作中心共識中,口腔潛在惡性病變被定義為“任何與口腔癌發生風險統計學上增加有關的口腔黏膜異常”,包括口腔白斑、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增殖性疣狀白斑、口腔扁平苔蘚等病變。由于口腔潛在惡性病變的病因...
伴耳鳴的顳下頜關節病患者臨床癥狀與偏側咀嚼習慣相關性的初步探討————作者:馬博文;黃東宗;徐鑫宇;王一涵;李曉星;胡一帆;楊淑芝;李鴻波;胡敏;劉洪臣;姜華;
摘要:目的 探討伴耳鳴的顳下頜關節�。═MD)患者臨床癥狀和偏側咀嚼習慣的相關性。方法 納入2020年12月—2024年5月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口腔科就診并明確診斷為TMD的患者285例,分為耳鳴組和非耳鳴組。分析2組患者中偏側咀嚼習慣的占比、耳鳴發生側與偏側咀嚼側的相關性、TMD臨床癥狀(彈響、關節疼痛、張口受限)與耳鳴的相關性、偏側咀嚼習慣與耳鳴的相關性、關節盤移位類型與偏側咀嚼和耳鳴...
正頜術后惡心和嘔吐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作者:羅楷;劉樂;趙樂;唐陽露;羅恩;吉陽;
摘要:術后惡心和嘔吐(PONV)是正頜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主要發生在術后24 h內。正頜手術PONV發生率居高不下,目前仍然是患者和外科醫生較為棘手的問題。惡心和嘔吐不僅影響傷口愈合,增加術后出血風險,嘔吐物及血液還可能進一步引發惡心和嘔吐,形成惡性循環。頻繁的惡心和嘔吐是一種痛苦的經歷,甚至比術后疼痛更為嚴重,是術后感染、延遲出院、增加住院費用和影響患者滿意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中筆者結合文獻回顧和臨...
右下頜融合磨牙7根管顯微根管治療1例————作者:許來俊;張劍英;黃紫華;歐越美;王祥柱;
摘要:融合牙通常由兩個正常牙胚在發育過程中部分或完全融合所形成,屬于牙發育異常。融合牙臨床上較為少見,發生于后牙區的融合牙更為罕見。本文報道1例右下頜第一恒磨牙與第二恒磨牙融合,該融合牙具有復雜的根管解剖結構(7個根管),通過錐形束CT對根管數量及位置進行分析,在顯微鏡的輔助下成功完成了根管治療
單側唇裂整復的創新理念、方法與技術————作者:石冰;
摘要:單側唇裂整復術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成績與困難依然并存。雖然唇裂整復術方法已經度過了快速發展期,但臨床仍迫切需要通過進一步完善來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本文以改進單側唇裂整復術方法為目標,對唇裂整復術的屬性、理念轉變、術式、技術、繼發畸形的分類及整復方法等方面,結合筆者的研究與體會,進行了剖析和闡述
邊緣性腭咽閉合不全臨床診斷方法的初步探索及可靠性分析————作者:黃欣怡;毛奇蓉;尹恒;吳敏;石冰;鄭謙;李精韜;
摘要:目的 針對邊緣性腭咽閉合不全(MVPI)缺乏統一診斷標準的問題,探索較為可靠的臨床診斷方法。方法 收集腭裂術后患者的鼻咽纖維鏡檢查和語音評估結果,分析不同腭咽閉合度下鼻腔共鳴情況分布的差異及二者的相關性。以輕/中度高鼻音及對應的腭咽閉合度建立MVPI的診斷標準,并驗證該標準的可重復性及有效性。結果 腭咽閉合度與鼻腔共鳴情況較強相關(P<0.001)。輕/中度高鼻音主要對應的腭咽閉合度為90%~99...
上頜中切牙完全脫位后異位牙再植及延期種植修復1例————作者:楊子珍;李強;龐云清;
摘要:牙外傷是口腔臨床工作中較為常見的急癥之一,發病率高,上頜中切牙最易受累。本文報告1例17歲女性患者,因外傷導致11、21牙完全脫位,21牙脫位后遺失,11牙因唇側牙槽骨壁缺如導致再植術預后差,因此將11牙體外根管治療后再植于條件較好的21牙牙槽窩內,并行彈性夾板固定。隨訪觀察20個月,發現患牙維持在穩定的功能位置,未見根尖周炎癥及骨性粘連發生,延期行11牙位種植修復,最終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這或在...
基于LASSO回歸的口腔癌患者失志綜合征風險預測模型構建及驗證————作者:毛莉艷;楊茜茜;畢小琴;劉敏;趙重陽;溫作珍;
摘要:目的 構建口腔癌患者發生失志綜合征的風險預測模型,為幫助口腔癌患者更好地應對失志綜合征,并為其制定更加個性化的支持方案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選取2024年3月—7月在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共486例口腔癌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綜合分析臨床資料和既往研究證據,以確定影響口腔癌患者失志綜合征的關鍵變量。將486例患者按照8∶2的比例分為訓練集和驗證集,將365例患者的個體數據納入訓...
過氧化氫和復方氯已定致過敏性休克1例及文獻分析————作者:鐘思雨;于竹君;馬蓓蓓;李丹丹;王建莉;
摘要:過氧化氫溶液和復方氯己定含漱液致嚴重過敏反應非常少見,大部分醫務工作者對其認識不足。本文報道了1例牙周膿腫患者治療過程中使用過氧化氫和復方氯已定沖洗口腔過程中發生過敏性休克案例,并結合國內外相關文獻,以期為過氧化氫和復方氯己定導致的嚴重不良反應的緊急處置提供參考
雙約束分體式正畸微螺釘導板的數字化設計與制作方法————作者:杜欣;溫奧楠;高梓翔;李志華;張晟;王勇;趙一姣;
摘要:本研究探索了一種新型雙約束分體式正畸微螺釘導板的數字化設計及制作方法,旨在提高臨床微螺釘植入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減少相關并發癥。研究選取1例需行微螺釘植入術的患者,利用錐形束CT (CBCT)和口內掃描獲取數據,通過Mimics 24.0、Geomagic wrap 2021和Materialise magics 21.0等軟件進行三維重建、模型整合及導板設計,構建包含釘孔導軌和植入桿導軌的雙約束分...
經舌腹入路取出舌根內魚刺異物1例————作者:李成焱;趙雙元;李一;韓波;張博文;
摘要:舌內異物在臨床上較為罕見,其精確定位和適宜的手術路徑選擇對于降低手術風險和減少術后并發癥至關重要。本文報道1例在影像學精確定位輔助下經舌腹入路取出舌根魚刺異物的病例
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研究————作者:許力升;劉帆;韋靖怡;鄭欣;李曉英;張玲;
摘要:目的 本研究擬通過橫斷面研究探索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狀況與其認知功能的關系。方法 選取2022年8月—2024年3月就診于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的老年人(年齡≥60歲)作為調查對象。根據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分將其分為認知功能障礙(CI)組和健康對照(HC)組。收集所有老年人的一般資料以及口腔健康狀況指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
顳下頜關節急性不可復性盤前移位復位后改良前牙咬合板聯合再定位咬合板維持的療效初步評估————作者:黃超;吳興勝;湛圳;張林;石連水;
摘要: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觀察改良前牙咬合板(MAS)聯合再定位咬合板(ARS)維持協調盤-髁關系的療效。方法 收集2024年1—6月就診于南昌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手法復位成功的10例顳下頜關節急性不可復性盤前移位(ADDwoR)患者的臨床及影像學資料。每位患者在復位后使用MAS和ARS治療,分別在治療前,治療2周、1月、3月后記錄患者的最大主動開口度(MMO)和疼痛視覺類比評分(VAS)。通過...
溫度驟降敏感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特點初步分析————作者:胡一帆;馬博文;翟孝庭;徐鑫宇;王一涵;李鴻波;胡敏;劉洪臣;姜華;
摘要:目的 分析對溫度驟降敏感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TMD)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影像學表現。方法納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于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口腔科就診的TMD患者119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75例,平均年齡為32.4±13.7歲。通過調查問卷確定是否對溫度驟降敏感,將TMD患者分為溫度驟降敏感組和溫度驟降不敏感組。觀察2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影像學表現。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
1例伴有軟腭裂的Muenke綜合征病例報告及文獻綜述————作者:孫嘉琳;王藝儒;石冰;賈仲林;
摘要:Muenke綜合征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通常表現為單側或雙側冠狀縫早閉、大頭畸形、面中部發育不全和發育遲緩。本文報道了一例伴有軟腭裂的Muenke綜合征患者,通過基因檢測發現患者存在FGFR3基因c.749C>G (p.P250A)雜合錯義突變。患者表現出冠狀縫早閉、雙耳聽力障礙、右側副耳和發育遲緩,接受了軟腭裂修復手術。通過匯總和比較文獻中伴有腭裂的Muenke綜合征病例,發現該類型病例較為...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常見問題及解答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