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20:05:03
經濟評論最新期刊目錄
誰從知識產權保護中獲益:來自企業內部工資不平等的證據————作者:劉成奎;王浩;
摘要: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探究知識產權保護的收入分配效應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構建理論模型的基礎上,運用雙重差分方法實證檢驗了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對企業內部工資不平等的影響。研究發現,知識產權保護顯著擴大了企業內部工資不平等。機制分析表明,知識產權保護通過管理者需求擴張的“價值效應”,以及提高對管理者租金分享的“工資溢價”加劇了企業內部工資不平等。異質性分析顯示,知識產權保護的工資不平等效應在創新績...
社會信用環境改善降低了企業避稅嗎?————作者:云鋒;葉永衛;劉兆達;陳昌健;
摘要:本文以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準自然實驗,采用2010—2020年滬深A股上市企業數據,運用雙重差分法分析了社會信用如何影響企業的避稅行為及其內在機制。結果顯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顯著抑制了企業的避稅行為,并且這一抑制作用在內外部治理機制較差的企業中更為凸顯。機制檢驗發現,誠信文化建立、融資約束緩解和信息透明度提高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抑制企業避稅的核心機制。進一步研究表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企業避稅行為...
技術不確定性視角下的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專業化分工————作者:余東華;馬路萌;
摘要:數字化轉型和數字技術驅動的專業化分工有助于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本文從技術不確定性視角出發,構建理論模型分析了信息、企業創新行為與專業化分工之間的作用機制,并基于中國制造業上市企業數據,實證考察了數字化轉型對企業分工的作用方向,驗證了專業化分工的經濟效應。研究發現,數字化轉型顯著促進了制造業企業的專業化分工,并進一步推動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異質性分析表明,產業發展的新興程度弱化了數字化轉型對企...
數字經濟、技能溢價與勞動力工資收入差距————作者:汪旭暉;席浩男;
摘要:本文利用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微觀數據和地級市宏觀數據,實證分析了數字經濟對勞動力工資收入和技能溢價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結果表明,數字經濟提高了低技能和高技能勞動力的工資收入,并對技能溢價產生“倒U型”影響。機制分析表明,數字經濟促進了勞動力人力資本的提升,從而提高了市場中高技能勞動力的比例。隨著高技能勞動力供給的增加,其相對稀缺性降低,技能溢價也隨之下降。進一步分析...
一枝獨秀還是百花齊放: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企業供應鏈集中度————作者:周闊;曲植;梁佳楊;王帥;
摘要: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究竟是推動企業供應鏈上下游“一枝獨秀”還是“百花齊放”,不僅關乎企業高質量發展,更關乎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本文在識別2010—2020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人工智能專利基礎上,系統考察了企業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對供應鏈集中度的可能影響與作用機理。研究發現,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顯著降低了企業供應鏈集中度,并且該效應主要通過改善供需效能、增強營運能力和優化企業聲譽三種作用機理得以實現。此外,人...
工業機器人應用、培訓投資與退休行為————作者:蔚金霞;倪晨旭;高文書;
摘要:本文基于工業機器人應用沖擊,將技術變革、人力資本投資和退休決策納入統一分析框架,考察了中老年勞動力在技術快速變革下的退休行為。利用多層次微觀調查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工業機器人應用顯著提升了中老年勞動力的退休概率。一方面,總體就業環境惡化,市場對中老年勞動力的就業需求下降,其失業風險上升,“沮喪的工人效應”使其選擇退休;另一方面,技能勞動者能夠在技能偏向型技術變革下維持其就業競爭優勢,但并未能在工...
環境規制與企業出口——基于清潔生產標準的微觀證據————作者:喻開志;馮佳晗;楊嵐;鄒紅;
摘要:環境保護和對外貿易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議題。本文構建理論模型并進行實證檢驗以探究環境規制對企業出口的影響與作用機制。具體而言,本文對一般均衡模型進行改進,分析發現環境規制將增大企業退出出口市場的概率并減少其出口額,且對小規模企業有更強的影響;進一步基于雙重差分法進行實證分析發現,環境規制的實施對違規企業出口有顯著的負向影響。機制分析顯示,環境規制是通過增加企業綠色投入產生成本效應和擠占生產投資...
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能否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兼論新質生產力的同群效應————作者:程秋旺;蔡雪雄;劉斌;
摘要:在制度型開放背景下探討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將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視為準自然實驗,基于2010—2022年中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樣本數據,運用多期雙重差分法檢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政策效果。研究發現,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能夠有效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并且較低的媒體關注和較好的法律環境可以使這一政策效果更顯著。機制檢驗表明,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可以...
水中撈月還是卓有成效:ESG評級與企業“漂綠”風險————作者:胥文帥;吳云朗;李明;彭劍飛;
摘要:在企業ESG相關信息披露持續增長與漂綠行為時有發生的雙重背景下,本文以商道融綠首次發布上市公司ESG評級作為外生沖擊,考察ESG評級對企業漂綠風險的治理作用。研究結果顯示,ESG評級能夠抑制企業漂綠風險,上述效應在非重污染企業、公司治理水平較低企業以及評級機構忙碌程度較低時更為顯著。機制檢驗發現,ESG評級通過觸發企業評級管理需求、緩解委托代理沖突雙管齊下地降低企業漂綠風險。經濟后果檢驗表明,ES...
股票市場開放與碳排放——來自世界各國工業行業的證據————作者:吳滋潤;李青原;
摘要:開放與環境是當今世界各國關注的重大議題。本文使用1990—2015年47個國家跨國行業層面的數據,以世界各國股票市場開放的交錯事件為準自然實驗,探討股票市場開放的碳減排效應。研究發現,股票市場開放降低了碳密集型行業的碳排放,該結論在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機制分析表明,股票市場開放通過加劇碳密集型行業的資本流出威脅,實現了綠色創新,促進了行業能源效率的提升,從而降低了經濟中的碳排放。異質性分析...
行業協會如何推進企業高質量生產?——一個基于公共品實驗的研究————作者:姚宇;王瑋;黃少安;
摘要:本文將行業生態看作一種公共品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相比正式懲罰制度,正式懲罰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的結合能夠顯著提高公共品合作水平,非正式制度借助內部信息優勢提升了對搭便車行為懲罰的指向性、加大了懲罰力度,并增加了對公共品投資行為的獎勵;進一步比較非正式制度間差異,相比正式懲罰與非正式懲罰結合制度,正式懲罰與非正式懲罰/獎勵結合制度不僅同樣可以實現對搭便車行為的遏制,還能顯著提升被試平均收益。因此,...
投稿指南
摘要:<正>《經濟評論》是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的經濟學學術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自1980年創刊以來,本刊堅持“讓思想引領學術、以學術砥礪思想”的基本理念,立足中國經濟實踐,瞄準當代世界經濟學前沿,致力于推動中國經濟學研究的規范化、現代化和本土化。《經濟評論》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期刊、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湖北省優秀精品期刊...
人工智能、資本-技能互補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作者:李健斌;周浩;
摘要:作為新一代通用目的技術,人工智能在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0—2020年滬深A股制造業上市企業數據,考察了人工智能技術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發現,人工智能技術顯著提高了企業全要素生產率。機制檢驗表明,人工智能技術顯著增加了企業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投資,并引致高技能勞動力占比提升,進而實現資本-技能互補以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異質性檢驗表明,對于高技術、數字化應用場景...
資管新規與銀行流動性囤積————作者:王勝;李簡;姚佳睿;鄧力行;
摘要:防范化解影子銀行風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是當前實務界和理論界的關注重點。本文基于銀行流動性囤積現象,以資管新規的出臺作為準自然實驗,深入分析金融強監管政策對銀行流動性囤積的作用效果。研究發現,資管新規實施后,銀行流動性囤積水平顯著下降。機制檢驗表明,資管新規主要通過減少銀行流動性資產、降低銀行主觀風險偏好、增加銀行信貸供給三個渠道降低銀行流動性囤積水平,且這種負向影...
數字金融與制造業企業供應鏈韌性提升————作者:蘇梽芳;王婷偉;白雨露;李嘉政;
摘要:作為數字技術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的產物,數字金融對制造業企業供應鏈韌性具有重要影響。本文基于2011—2021年制造業A股上市公司數據,探究數字金融對制造業企業供應鏈韌性的影響及傳導機制。研究結果表明,數字金融顯著提升了制造業企業供應鏈韌性,且該促進作用在供應鏈集中度較高、供應商規模較大的制造業企業以及金融監管水平較高的地區中更加明顯。機制研究表明,數字金融能夠通過提高信息透明度、緩解融資約束和降低...
稅收激勵與民營經濟創業——來自“營改增”的證據————作者:余泳澤;陳建;
摘要:減稅降費是釋放民營經濟活力的重要舉措。本文以“營改增”這一結構性減稅政策實施為例,從理論上厘清稅收激勵影響民營企業增長的內在機理,并構建漸進雙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營改增”政策對民營經濟創業的增長效應。研究發現,“營改增”政策實施顯著促進了民營經濟創業增長。機制分析表明,“營改增”政策主要通過減稅形成的稅收激勵促進創業活動的增長。減稅對服務業占比高的城市和非創業型試點城市的民營經濟創業增長的影響更強。...
省以下財政壓力與環境污染的“虹吸效應”:區域一體化均衡治理視角————作者:張海峰;王麗;劉春雪;
摘要: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探索區域協調均衡發展,既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本文基于區域一體化均衡治理視角,以生態環境治理為切入點,從理論與實證層面剖析省以下財政壓力對周邊環境治理的空間溢出效應及其形成的內在邏輯機理。實證結果表明,地區財政壓力對周邊環境污染具有“虹吸效應”,且這種效應主要由政府的經濟行為所致。進一步研究發現,在“虹吸效應”的決策機...
數字鄉村建設對縣域經濟技術進步偏向的影響研究————作者:孫學濤;孫怡龍;黃義;
摘要:技術進步偏向不僅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路徑,而且還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本文探究了數字鄉村建設與技術進步偏向的關系,并基于中國縣域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縣域技術進步偏向呈現出資本偏向型,且資本偏向程度不斷加深;數字鄉村建設會促進縣域技術進步偏向于資本;數字鄉村建設在對技術進步偏向產生直接影響的同時還會通過資本深化對技術進步偏向產生間接的正向影響;數字鄉村建設對縣域技術進步偏向的影響存在...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居民收入差距——來自“寬帶中國”戰略的經驗證據————作者:唐禮智;陳銘聰;馬青山;
摘要:以網絡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近年來快速發展,其在促進經濟包容性增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數據,在構建個體層面的收入相對剝奪測量指標的基礎上,將創建“寬帶中國”示范城市視為一次準自然實驗,采用交疊雙重差分法評估了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對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實證發現,“寬帶中國”示范城市顯著緩解了個體在其所在群體中受到的收入相對剝奪。機制分析發現,示范城市可通過提高互聯網可及性、...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與城市創業活躍度————作者:方觀富;馮其昂;朱穎;
摘要: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作為規范政府行為、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對提高市場效率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2014—2018年工商企業注冊數據,運用雙重差分模型,實證考察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對城市創業活躍度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顯著促進了城市創業活躍度。機制分析進一步揭示,該制度通過減少政府干預、優化要素資源配置以及提升企業經營績效,增強了城市創業活躍度。...
經濟評論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避雷,奔著速度快來的,結果初審兩個月,最后無理由拒稿,期間多次聯系編輯,電話無人接聽。這個刊物并不如以前快了,各種體驗都很糟糕,發表不易,大家避雷。
2024-08-25 12:25投稿是在2022年10月中旬,2023年3月初修改格式、確認錄用,這個過程大約4個月時間。中間身高過程透明、審稿專家給外審意見也不慢,整體過程比較順利。
2024-07-19 14:06投稿后一直在初審,然后一個半月初審退稿。中途詢問過編輯部,說近期在出新刊,編輯很忙。這意思就是投稿了一個多月編輯就沒有看過稿件。特別浪費時間,不會再投了。
2024-07-16 12:05完全就是搞笑的期刊,辛辛苦苦經歷兩輪外審退修,終審來退稿!如果不要真的可以早點退,浪費時間。也許是要求太高了吧,不會再碰。
2024-07-06 07:42再投是狗,完全就是浪費時間
2024-06-13 21:34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