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7 04:05:39
科技管理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信號理論視角的研發活動對創新模式的影響機制研究————作者:龐長偉;唐佩斯;王瓊;
摘要:研發投入如何更好地促進企業創新活動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與以往將創新產出視為單一類型不同,將創新類型區分為突變創新與漸進創新。基于信號理論視角并采用2012—2021年生物醫藥產業上市公司的財務和專利申請授權數據為研究樣本,實證檢驗了研發投入如何影響不同的企業創新活動,并探討了商譽價值和違規行為對研發投入與不同創新類型之間的調節作用。研究發現:(1)研發投入正向影響企業突變創新活動,而與漸進創新...
新時期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統計評價分析——以2013—2022年4種CSSCI統計學期刊為例————作者:劉柳青;汪琛;楊浩東;
摘要:推進新時期學術期刊的高質量發展,是提升學界研究質量和成果水平的關鍵策略之一。以構建新時期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為目標,聚焦統計學領域期刊的發展質量評價問題。在系統闡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價值與社會功能基礎上,創新性地構建包含期刊規模、影響力、綜合效能的多維評價指標體系,并基于2013—2022年CSSCI來源統計學期刊的實證數據,運用熵值法構建綜合評價模型。研究發現:(1)統計學期刊呈...
科技金融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理論邏輯、現實問題和實踐路徑——兼論政策性科技金融和商業性科技金融————作者:霍偉東;呂晨煒;李媛媛;薄瀾;
摘要:科技金融通過整合金融資源支持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創新,并推動創新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界定政策性與商業性科技金融的內涵,指出前者依托政府信用和財政支持,主要面向種子期與創立期企業,承擔彌補市場失靈、降低融資風險的重要職責;后者則以市場機制為主,更適用于發展期與成熟期企業,通過股權、債權及并購重組等方式滿足企業擴張和創新需求。目前,科技金融領域存在業務模式混淆、結構失衡及產品供需不足等現實問題。建議明確...
開放式創新對“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作者:荊浩;汪釋易;曲貴民;
摘要:“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關注的重點之一,如何提高其創新績效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基于2012—2022年A股專精特新板塊上市公司數據,實證分析了開放式創新對“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及作用機制。實證結果顯示,開放式創新對“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績效存在正向影響,并且該結論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仍然成立。機制分析表明,開放式創新可以通過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促進企業創新績...
碳社會成本的評估、應用及對氣候變化管理的啟示————作者:陳向東;左鵬;王天鵬;孫顏;郭偲悅;顧阿倫;吳筱月;湯昕昇;
摘要:傳統氣候變化經濟學已經得出“減排行動越遲緩,未來成本和代價越大”的結論,新氣候變化經濟學則將重點放在如何評估氣候影響上,因此引入碳社會成本并進行評估對制定氣候變化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界定了碳的社會成本基本概念以及其主要特點,隨后對目前用于碳社會成本評估的主要綜合評估模型進行了介紹,并對影響碳的社會成本的關鍵指標和要素進行了討論。研究發現:碳社會成本的政策應用基本上在發達經濟體的政策設計中有一定...
歐盟“人腦計劃”的實施特點及對中國的啟示————作者:陳白雪;劉蔚;屈寶強;
摘要:分析國際上實施效果較好的、有組織的大科學計劃的組織模式和實施方式,對中國開展大科學計劃的組織與管理具有參考和借鑒價值。歐盟“人腦計劃”作為腦科學領域里備受關注的大科學計劃,取得較好的研究成果,但目前較少研究對歐盟“人腦計劃”的實施特點進行深入探討。為此,以歐盟“人腦計劃”為例,深入剖析其管理結構、資助模式、實施方式和科研產出情況。結果發現,歐盟“人腦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建立起以利益相關者委員會、董事...
基于科學數據與文獻融合的學科關注度評價研究——以植物學為例————作者:黃蓉;王雨華;莊會富;王亞楠;史繼強;陸穎;
摘要:常規分析學科研究關注度和熱點的方法是基于科學文獻的關鍵詞識別。隨著學科問題日益復雜,維度增多,傳統從科學論文中提取關鍵詞并通過“物理距離”解釋詞間關系的方法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為了完善常規的研究熱點評估方法,提出一些創新的研究方法,以植物學為例,將科學數據與科學文獻相關聯,采用專家咨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構建了一套學科關注度評估方法,使文獻和數據共同服務于學科關注度評價,以期為科研管理政策制定和科研...
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績效評價和產業結構優化效應分析————作者:李滋婷;薛美慧;張愛寧;
摘要:構建創新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模型和熵權法,綜合評價2020年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績效并橫向對比分析時空差異。運用Malmquist指數動態分析2014—2020年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績效和其建設主體創新績效。選取2008—2020年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時間序列數據,以2016年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上報申請建設時間為政策討論的時間節點,構建含有虛擬變量的計量模型...
浙江省全要素碳生產率測度與收斂性分析————作者:徐波;李立平;崔秀麗;
摘要:“雙碳”目標下,測算區域碳生產率并分析其收斂特征對促進區域綠色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運用Slack-based Measure(SBM)方向性距離函數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數,測算了2007—2021年浙江省11個地市全要素碳生產率,并對其收斂性進行了檢驗。研究發現:(1)整體上浙江省全要素碳生產率年均增長3.5%并且呈波動上升趨勢,技術效率年均增長只有0...
可供性視角下隱形冠軍企業產業互聯網形成路徑——基于“華孚時尚”的縱向單案例分析————作者:杜晶晶;胡偉;郝喜玲;
摘要:雖然產業互聯網被認為是新一輪技術范式遷移下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決勝點,但實踐中,產業互聯網的形成路徑仍不明朗。通過采用探索性縱向案例研究方法,以一家隱形冠軍企業的成長歷程為研究對象,揭示制造業企業如何深耕于特定細分領域,利用技術可供性提升內部管理能力的同時改變外部環境,實現從產品到品類,從品類到生態的轉化,從而開創一條企業自身與行業整體升級的變革路徑。研究結果表明,隱形冠軍企業在初創期利用服務技術設...
數字經濟對智能制造產業鏈韌性的影響作用機制——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作者:袁峰;張科研;邱愛蓮;
摘要:數字經濟作為科技革命的新力量,為產業鏈韌性的提升提供了新動力,深入探究數字經濟對智能制造業產業鏈韌性的影響對維護產業鏈安全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從新要素、新模式、新產業、新業態4個方面詳細推演了數字經濟對智能制造業產業鏈韌性的影響作用機制機制,并利用2011—2020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深入探究數字經濟與智能制造業產業鏈韌性之間的關系與作用機制。結果表明:(1)數字經濟的發展對于智能制造業產業鏈韌性具...
首席執行官(CEO)權力作用下人工智能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機制————作者:吳偉偉;周佳璇;劉業鑫;
摘要:人工智能是加強企業研發投入從而驅動創新的重要動力,而管理者權力與企業研發投入決策息息相關。將首席執行官(CEO)權力劃分為組織權力、所有者權力、聲望權力和專家權力4個維度,并將其作為調節變量構建實證研究模型,探討人工智能對研發投入的影響,以及CEO權力在此過程中的調節作用。另外,基于企業行業、所在地區進行異質性檢驗,并采用雙重差分法(DID)分析政策文件對企業創新作用的因果分析關系。研究結果表明:...
企業家精神對區域經濟韌性的作用機制——基于雙元創新和孵化服務視角的分析————作者:李靜;梁冰清;杜江;顏振軍;
摘要:區域經濟強韌性不僅是中國經濟復蘇回穩的鎮定劑,還是實現中國經濟彎道超車的保障石。探索企業家精神對區域經濟韌性的影響及作用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利用中國281個地級市2004—2021年的面板數據,基于雙元創新和孵化服務的視角,實證檢驗了企業家精神對區域經濟韌性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研究發現:(1)企業家精神與區域經濟韌性呈現顯著的“U”型關系,該結論經過一系列穩健性和內生性檢驗后仍然成立;(...
信息生態系統視角下區塊鏈賦能食品安全數字化治理研究————作者:何德華;于洋;
摘要:區塊鏈驅動食品安全數字化治理是食品供應鏈運作和監管由傳統技術范式向數字化新技術范式躍遷的過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基于此,從信息生態系統視角出發,從信息內容、信息主體、信息技術以及信息環境4個維度,分析區塊鏈在數字化治理中面臨參與、監督、教育認知和技術應用等多重困境,并基于理論邏輯的構建,從優化信息內容質量、促進信息主體的協同參與、推動信息技術融合以及促進系統要素耦合等方面...
工業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作者:于明旭;陳棟梁;尚舵;
摘要:工業區塊鏈是工業與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以重構工業運行體系的一種模式。工業企業利用工業區塊鏈可以提高協同效率,優化業務流程,打造信任生態。目前中國工業區塊鏈發展整體處于初期,技術的成熟和應用的落地還需要探索。為統一對工業區塊鏈的認識,為工業區塊鏈技術在工業領域的融合應用和創新發展提供參考,系統總結工業區塊鏈內涵和特征,從產業、企業、產線/車間、設備/單元等4個實施層級以及關鍵技術、基礎平臺、融合模式3...
財政補貼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一項元分析研究————作者:郭潤桐;宋大成;溫珂;
摘要:財政補貼作為政府廣泛采用的激勵企業創新的政策工具,能否真正有效提升企業創新績效一直是學術界和企業界關注的核心議題,但目前研究尚未對此問題達成統一共識。通過對2013—2022年討論財政補貼與企業創新績效關系的文獻進行系統梳理,最終篩選出75篇文獻中的87個獨立效應值、995 614個獨立實證研究樣本進行元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并進一步圍繞不同的企業類型探討影響財政補貼與企業創新績效關系的重要因素...
高校專利導航實踐與服務模式————作者:趙陽;
摘要:高校開展專利導航是滿足科技創新決策、學科發展建設、成果轉移轉化以及社會服務的必然要求,研究高校專利導航服務模式可以提升服務精度與深度。梳理專利導航服務發展現狀和相關平臺資源,調研高校專利導航工作實際,總結高校專利導航服務特色和面臨的問題,以需求為本,從服務框架和服務流程兩個方面構建新環境下高校專利導航服務模式。根據目前高校專利導航存在的問題,建議從政府層面夯實發展基礎,在機構協同、成果管理、平臺支...
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監督管理改革路徑————作者:董博為;楊翊帆;徐瓊;丁明磊;金燦;
摘要:黨中央高度重視科研經費管理體制改革,發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優化體制機制,創新方式方法,不斷完善財政科技經費分配和管理使用機制。與此相應的是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自主權和管理權的下放對高校科研經費內部控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涌現出了一些新的風險和挑戰。通過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科研經費監管政策的演進,參考借鑒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科研經費使用和監管方面的經驗做法,深入學習貫徹黨和國家在深化科研...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實質及其倫理規制路徑————作者:李倫;徐妍;
摘要: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的產出特性展現了一種交織著創造力、知識價值評估及技術決定論的復雜形態。深入剖析其本質,這一現象實則根源于人工智能(AI)算法設計者與內容提詞者的協同作業。此合作框架凸顯了在內容創作過程中這兩類角色所承載的道德責任,進而明確了人類主體在AIGC倫理治理中的核心地位。為了深入剖析AIGC倫理...
數據賦能:大數據與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系及作用機制————作者:孫獻貞;李言;
摘要: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普及應用,探討大數據對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新的實現路徑。從緩解融資約束和優化創新要素配置兩個角度理論分析大數據影響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制,以2013—2021年的1 110家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構建面板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結果發現:大數據能夠顯著促進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且經過一系列穩健性和內生性檢驗之后回歸結果依然穩健;...
科技管理研究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決審拒稿,無任何拒稿意見,審稿周期兩個月,中間退修一次,最終仍然拒稿
2024-12-07 09:58退稿周期兩個月,退稿理由:不符合優中選優!不建議投!
2024-12-05 15:13雖然形式上有三審,但無任何修改意見,也無任何反饋建議;決審后被退稿,2.5個月左右,退稿理由,千篇一律,即未達到優中選優要求,無語的期刊。投稿純浪費時間!!! 現在的期刊界真的一點點良知都沒有了。
2024-11-29 20:07盡量別投,浪費時間,很容易就近決審了,但是一直不給消息,后來實在等不上打電話問才知道被斃了,系統都不顯示被斃了
2024-11-22 16:28盡量不投,效率極低。浪費時間很多。
2024-11-18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