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10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啟動,此次普查,首次將常住大陸的港澳臺和外籍人口首次納入了全國人口普查的范圍,登記對象為在中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華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全國人口普查入戶時間選擇以方便住戶為原則,例如雙休日選擇在9:00-11:30、15:00-18:00、19:00-20:30,工作日一般選擇在18:30-20:30,盡量避免干擾居民的正常生活。
此次全國人口普查表共分普查表短表、普查表長表、境外人員普查表和死亡人口調查表四種。大部分的居民需要填寫的是短表,內容較少,5分鐘左右就能完成,內容包括人口基本狀況、受教育程度和戶的基本情況等12個項目。工作人員稱,一般情況下,一個五口之家登記一張短表的時間在十分鐘左右,一個三口之家則只要五六分鐘。
隨機抽到10%的居民需要填寫長表,內容相對較多,共28項,除短表有的12個項目外,還需要填寫人口的遷移流動、身體健康狀況、就業狀況、婦女生育狀況和住房情況等內容,均由普查指導員填寫。而房產仍是普查中最為敏感的問題。人普辦有關人士表示,此次人口普查涉及的房產普查,主要是了解居民的居住環境和居住狀況,而不是進行房產調查。如果某居民有三室兩廳和兩室一廳的住房各一套,則只需提供總的居住面積和5間臥室的統計數據,居民如實填寫的信息不會被當作今后征收房產稅等的依據。
針對以往人口普查工作中出現的“入戶難”問題,各普查區域盡量選擇小區內的樓長和社區工作人員擔任普查員。同時,也為避免有人借人口普查名義渾水摸魚,普查員都會佩戴縣級以上政府人口普查印章的身份普查員指導員證和普查員證。證件上有普查員的照片、姓名、編號、普查區域等詳細信息,加蓋市人普辦印章。市民在接受調查的時候,可先對普查員的身份進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