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河北省充分利用北京交通便利、基礎較好、潛質較大的條件,在緊鄰北京的縣、市、區進行重點突破,發揮環繞首都優勢,從“服務京津、承接輻射”到“主動對接”,力圖在服務首都中實現跨越發展——建立環首都經濟圈。
河北省政府先是圈定涿州市、淶水縣等13個縣(市)區建設環首都經濟圈,要構筑環首都新型城市群,以三河、香河、大廠為基礎,建設京東新城,以涿州市為基礎,建設京南新城,以懷來縣、涿鹿縣為基礎,建設京北新城的
城市規劃。
此外,“010”的北京電話區號年底有望在涿州等縣市實現“固話無長途、移動無漫游”的設想。又提出。地鐵修建的議程提出,北京地鐵向河北延伸,目前規劃方案已經完成,將上報國務院。地鐵延伸無疑將極大地強化京津冀深層次合作,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進一步標志著以京津為主涵蓋河北部分地區的“首都圈”即將形成。
從地圖上看,北京和天津中間包著那么一塊地兒,在行政區劃上,它既不屬于北京,也不屬天津,而是河北廊坊市下轄的地方,包括三河、香河、大廠三個縣,一般稱“北三縣”,“北三縣”的勝芳到天津的距離也只有30公里,比薊縣離天津還近得多。就京津冀而言,在地理空間上,其實北京、天津、河北基本上處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人員和物流往來極其頻繁。但是,在三地人口和物流融合的同時,公共政策還沒能大膽跨越地域,起到制度性支撐作用,導致區域一體化建設遠遠落后于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在許多方面沒有形成協同效應。
眾所周知,幾乎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首都經濟圈,從倫敦、巴黎、東京、首爾等城市的發展歷程看,沒有一個是孤零零的城市,而是在其周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城市圈和產業圈。目前,許多國家的首都經濟圈創造的生產總值都占國家的三分之一以上。
加快建設環首都經濟圈有利于疏解首都的城市壓力。由于城市功能過度集中,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北京像許多國家的首都一樣,出現了人口膨脹、交通擁擠、資源緊張、房價高漲、發展空間受限、改善生態環境壓力加大等突出問題。借鑒國際經驗,分散首都功能勢在必行。
形成首都經濟圈,是一種經濟現象,也是城市化發展的一條規律。首都經濟圈作為優質生產要素富集的特殊載體,已成為當今最活躍的區域經濟中心之一。加快建設環首都經濟圈有利于釋放首都優勢,促進京津冀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