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行業信息 發布日期:2016-03-18 21:43 熱度:
很多搞科研的專家和學者都需要發表一些SCI論文,初次發表SCI論文的作者都有一個疑問,發表SCI論文困難嗎?學校里經常會有畢業的研究生講一些發表SCI的經驗,有的學生在校期間也曾發表過數十篇SCI論文,那么這是怎么做到的呢?發表一篇SCI論文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下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些發表SCI論文的流程以供參考:
發現問題-開會討論(解決什么科學問題-是否值得做-現在的實驗條件該怎么做-國內外有沒有做過類似的)-然后就是查閱文獻(一般一個小組三到五個人,兩周到一個月,把這一問題分解,查閱,學習,深化理解)-繼續開會討論(這次主要可以討論所查文獻的可取之處,不足之處,怎么改進,如果自己做該怎么設計實驗方案,這也是吵的最兇,爭論最多的)-設計實驗(可以分開設計最后綜合改進,也可以團隊共同設計,我在南大一般是分開設計,在美國時候一般是團隊一起設計,各有優劣)-繼續開組會討論(細節,步驟,有沒有疏忽的地方)
開始做數值模擬,把設計好的實驗通過軟件模擬先預先模擬,看結果,是不是符合現有規律,現有的認識,如果符合,繼續改變變量后再做,看結果的改變與變量存在的關系,如果不符合,重復開會的流程。
然后做實驗,不管你事先做多充分的準備,總會出現比想到的多的多的多的問題,我的方向主要是分布式光纖結構安全性檢測,所以既有宏觀的地質巖土問題,又有光纖傳感器這種非常小,相比地質體較為脆弱細觀物件,結合的時候需要非常小心。比如在實驗中,堆一個室內邊坡,大概幾十方土的樣子,邊堆邊埋設光纖傳感器,再在上方繼續堆土,如果后面的堆土過程導致先前鋪設傳感器斷裂,那先哭五分鐘,全挖出來重新做吧。我這種實驗做過六次,就一次是一次成型的,不過也省了健身房的費用。
實驗僥幸完成了,有數據了,還不錯嘛。然后就是data mining,又開始開會,數據好不好,能不能反映想要表達的東西,該如何表述,如何進一步細化處理。
撰寫文章這個過程在出產文章時候屬于相對簡單的(這個簡單是指工作不復雜,學術paper其實看的簡單點屬于實驗報告的一種),學術paper其實也具有一定的格式,結構,寫作時候也有一定套路,但是掌握的前提是你必須有巨大的閱讀量(起碼你自己方向所有的文章幾乎要一網打盡吧,世界上哪些人再做不知道,大牛中牛小牛要知道吧,看到一個人名,起碼知道他在哪,做過什么吧,什么?不可能?你連nba那個八十年代的球員哪場比賽數據都記得……你連哪個明星有過哪些男朋友都記得……)
然后給導師看,一般都是被批的體無完膚,就我老板從來不表揚,文章逐字逐字改,不過索性的是現在已經改的不多了。打回去重新改,這次改比寫還要累,因為文章整體結構在那,改一個地方往往連帶很多地方都要改,圖還要重新畫,如果這種工作重復三到四次,很容易讓人產生挫敗感,就和甲方一直讓改設計案一樣,但是還是得耐著性子,仔仔細細一個標點一個符號的改,如此重復,基本上文章除了你自己看著什么都不是意外,你讓同學看都覺得還不錯了,然后最后導師說差不多了,你就開始翻譯吧。
這里要說明一點,不同的雜志語言習慣也不太相同,翻譯是要根據目標雜志采取相應的英文興文習慣。
「其實我不是很建議從中文寫好翻譯成英文,語言習慣不同的,這樣翻譯時候會發現英文無法完全把自己的想法表達的很清晰。但是現在自己寫文章還是沒辦法完全用英文寫,需要一直不停地用中文寫結構啊,概要什么的提示」
翻譯好,如果導師負責那就幫你找同行外導看,改,如果導師自己英語好那也行,再修改再修改
然后選擇期刊,投出去,有些是全文投,有些則是將摘要,正文,圖,表分別提交。
漫長的等待等待,這時候做的是本文最上方的找下一個學術問題,重復這些步驟。
搜論文知識網會不定期的給大家更新一些SCI論文撰寫和發表的技巧,本文先給大家總結這么多,有需要的作者可以持續關注搜論文知識網新聞欄目或者直接咨詢我們的在線編輯給您專業的指導服務。
文章標題:發表一篇SCI論文困難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news/11/30563.html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61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32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47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43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34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